1、下列各图中,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2、在第二十二届中部农博会上,我省以食用菌品牌产品为主体参展,160多个食用菌产品集体“亮相”,彰显“沃野中原生态农业”的河南农业品牌整体形象,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会场用数码相机(焦距不变)先后拍摄的同一个新品种花菇的两张照片,结合图片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属于同一类透镜
B.甲照片中花菇的像是缩小的,乙照片中花菇的像是放大的
C.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靠近花菇,镜头向外伸
D.拍摄乙照片时,相机应适当远离花菇,镜头向外伸
3、小明同学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测量的数据分别是4.42cm、4.43cm、4.94cm、4.42cm、4.44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
A.4.42cm
B.4.4275cm
C.4.43cm
D.4.53cm
4、城区禁止汽车鸣笛可以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如图所示的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平面镜用玻璃板代替,目的是使蜡烛a的像更清晰
B.实验使用相同的蜡烛a、b,目的是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C.将光屏放到点燃的蜡烛a的像的位置,光屏能承接到像
D.改变点燃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这样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6、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越大运动得越快
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也随着停止
C.敲击音叉的力度越大音叉发出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D.笛子设置有多个孔是为了改变音色
7、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生用B超诊断仪检测病情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②③⑤⑥
B.①②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
8、如图所示是将话筒接在示波器上,用不同乐器对着话筒都发出C调1(duo)的波形图,比较三种乐器发出声音特性不同的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9、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 )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
B.空气中的氮气液化后形成的液态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
D.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10、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
A.响水地区夏天最高气温约50℃
B.一般电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可达到﹣18℃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8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5℃
11、下列光现象属于光折射形成的是( )
A.猴子捞月
B.手影表演
C.海市蜃楼
D.以铜为镜
12、如图所示,由骆文博领舞的《山水共清晖》,描绘出一片和谐美好的生态文明画卷。星光闪烁,90名舞蹈演员化身为“白鹭精灵”,挺立高雅身姿与繁星共舞,轻盈的步伐踏寻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演员们动作整齐地前进时,他们彼此相对静止
B.演员到镜子的距离与像到镜子的距离相等
C.她们站队看齐,保证队伍整齐,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
D.从镜中能看到演员的像,成的是实像
13、春天许多小朋友折下柳枝做成“口哨”,聪明的小敏拿剪刀边吹边剪,若用同样大小的力度吹,随着“口哨”的变短,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关于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能听到声音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B.在“口哨”变短的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C.这个过程中声音不一样的原因是响度发生了变化
D.正在学习的同学用耳塞堵住耳朵,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4、小明利用自制水透镜代替凸透镜,模拟视力矫正如图甲。已知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对光的会聚作用变弱。未放眼镜前,光屏上成像模糊,放上眼镜或者使水透镜的水稍减少,像变清晰。则( )
A.该眼镜为远视眼镜
B.矫正前后,像均为虚像
C.未矫正时,模拟光路图如图乙
D.图乙P对光的会聚作用比正常眼睛弱
15、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16、密度定义式由于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体的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17、如图所示,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支直立的铅笔从平面镜前50cm处,以10cm/s水平速度向平面镜匀速靠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铅笔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铅笔的像相对于铅笔的速度为20cm/s
C.经过2s,铅笔与它的像之间的距离变为40cm
D.当平面镜顺时针转到与水平面夹角(如图)时,则铅笔的像与铅笔成120°角。
18、2023年连山区运动会百米赛跑决赛中,小丽在最后时刻追上小红,取得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如图是比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50m,小红的平均速度大
B.以小红为参照物,小丽始终静止
C.小丽决赛的平均速度约为8m/s
D.终点裁判用“相同时间比路程”来确定比赛成绩
19、如图所示,在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具有能量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2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从泛黄的古籍中走出,跨越千年的历史,成为国人心有灵犀的文化记忆符号,构成独树一帜的东方浪漫。对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看到红花是因为花反射了红光
C.“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中的“水清浅”是光的反射现象
D.“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人池塘”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21、年
月
日上午,全球首架
大型客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顺利起飞,到达北京首都机场,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如图)。飞机飞行过程中,某乘客看到机翼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云朵
B.地面
C.太阳
D.座椅
22、如图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23、拍摄温泉广告照片时,为防止水蒸气进入相机内部损坏机器,都是在冷水池水面上撒干冰制造“热气腾腾”的效果后,再拍摄。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气腾腾”的“白气”是大量的水蒸气
B.干冰播撒后会放热,让空气温暖起来
C.在拍摄前摄影师发现镜头一半被不透明胶带贴住,利用剩下的一半透镜仍可拍摄出完整的照片
D.摄影师更换新镜头拍完如图所示的照片后,将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前伸,这样可以拍摄温泉的全景
24、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照物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
A.“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为参照物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照物的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的
D.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照物的
25、小军在物理课本开篇处读到了“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当中提到伽利略发现吊灯每一次往返摆动的时间是相等的。他想知道这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于是他找来了一根细绳子和一把小铁锁,做出了如图所示的一个单摆。
当小铁锁从A点开始摆动时马上按秒表计时,当小铁锁到达C点后会开始反向摆回,经过B点再返回到A点时迅速按秒表停止计时(此时秒表指针情况如图2所示),这单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是 ______s;由于单摆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较短,小军这种测量方法会存在较大的误差,请你帮他改进测量方法:______。
26、当飞行员遇到危险时,空中弹射座椅喷射高压气流可以把他弹射出机舱,让他远离飞机。如图是战斗机动力喷射座椅空中弹射实验,座椅向后喷气;使飞行员高高弹起。图中飞行员被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同时也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飞行员和座椅被弹起过程中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27、听到上课铃声我们走进教室,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喇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28、某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3N作用下,用时5s匀速竖直上升5m,再用时5s匀速水平移动5m,在整个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W=______J,10s内拉力F的平均功率P=______W。
29、重100N的物体受到F=20N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4m,拉力做功为______J,重力做的功为______J,合外力做的功为______J。
30、把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玻璃杯中,从杯中溢出8g酒精。若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则从杯中溢出的水的质量为_______g。(已知酒精的密度为0.8g/cm3)。
31、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高度为h1,底面积为S1,甲容器内装有水,圆柱形实心物体沉在水底,物体高度为h2,底面积为S2,密度为ρ2,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为m,密度为ρ3的某种液体,将物体从甲容器取出后,再缓慢放入乙容器内,物体漂浮且无液体溢出。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忽略物体吸附液体等次要因素,乙容器内液体质量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
32、小楠将小气球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如图,甲图表示正常眼睛的晶状体,在实验中测得其焦距为10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丙的形状,并分别测量出焦距。其中,测得焦距小于10cm的是 ___________(选填“乙”或“丙”),用它可以模拟人眼患有 __________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时的晶状体,在生活中应当佩戴 ___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33、请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值:
(1)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45______;
(2)我们学校教学楼每层的高度约为______m。
34、老人看报纸戴的老花镜是凸透镜。()
35、小祥同学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首先利用太阳光准确地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他应该让凸透镜_______阳光。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他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当他将纸片稍微向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发现光斑变小了一点,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可能大于或小于”)L。
(2)小祥仔细调节纸片的距离,当纸片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时测得该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f=_______cm。
(3)小祥将烛焰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_______、的实像,___________就是根据这个成像规律制成的。
(4)小祥在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光屏上有一个清晰的像时,从旁边同学处拿来一个焦距为5cm的凸透镜,直接替换自己的凸透镜,而没有改变烛焰的位置,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模糊了,于是他将光屏向该凸透镜移近一些距离后,光屏上又出现烛焰清晰的像了,于是他又得出了:当物距相同时,焦距越小,像距越______的一个新的结论。
36、甲、乙两个电动车在一条水平道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运动,如图所示是描述它们的运动情况的s﹣t图象。求:
(1)甲、乙两个电动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
(2)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个电动小车相遇。
37、一个体积是0.5dm3的铁球,其质量为2.37kg,问:它是实心的还是空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铁=7.9×103kg/m3)
3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长航程极地漫游机器人。其重力为4500N,装有四条履带,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000cm2,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完成了30km匀速自主行走。(g=10N/kg)问:
(1)机器人质量为多少?
(2)该机器人静止在水平冰面上时,对冰面的压强为多大?
(3)行走时阻力为重力的0.1倍,牵引力是多少?
39、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在图中画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40、木块A静止在斜面上,请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41、如图所示,小灯泡位于凸透镜的焦点处。请画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对应的折射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