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对镜梳妆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水面波光粼粼
2、甲、乙两物体相向运动即两个物体各自朝对方的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
B.甲、乙不是同时出发的
C.相遇时甲通过的路程为300m
D.0﹣40s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是非晶体,乙是晶体
B.甲在第9min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C.在第4min到第8min内,甲没有吸热,乙继续吸热
D.甲的熔点是48℃,乙没有固定的熔点
4、密度公式因能被写成如图所示的样式而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关于该公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的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密度也不同
B.由不同种类的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
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D.根据公式物质密度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5、如图所示,为日落的咸阳湖,晚霞弥漫整个天空,绚丽多彩,美不胜收。用手机拍照美景时,手机上的彩色画面是由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这三种色光是( )
A.红、黄、蓝
B.红、绿、紫
C.红、黄、绿
D.红、绿、蓝
6、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小明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计算机,观察到计算机上的波形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音叉发出声音的说法与实际不符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接收器的
B.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音调和音色保持不变
C.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D.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速度保持不变
7、地球上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聚成了云。云的形成主要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升华
B.凝华
C.液化
D.凝固
8、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
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
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
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
9、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使成像清晰,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B.当蜡烛A距玻璃板0.1m时,其像与蜡烛A相距0.2m
C.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D.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10、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男子100m半决赛中,苏炳添以9.83s的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位闯入此项目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如图是他2014年至2021年参加60m和100m的十场短跑比赛成绩记录。下列关于这十场比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2021年的两次比赛中,60m短跑的平均速度较大
B.在2021年的100m的短跑中,每秒跑过的路程都是10.17m
C.这十场比赛中,苏炳添在2018年的60m短跑中跑得最快
D.若苏炳添以2021年100m短跑比赛的平均速度跑完60m大约用时5.90s
1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相同容器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在相同的环境下放置一段时间后,甲中酒精消失了,乙中剩余较多水。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A.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B.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有关
C.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以上结论都能得出
12、2023年央视春晚上演员用洞箫吹奏名曲《百鸟归巢》,演奏者用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鸟啼声,其模拟的鸟啼声使现场听众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用洞箫模拟鸟啼声,主要模拟鸟啼声的音调
C.现场的听众听到乐曲声是通过笛子传播的
D.听众在乐曲声中感受到了百鸟归巢的活跃气氛,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以下说法中( )
(1)选用较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易观察且安全
(2)为了使像更清晰,应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应将两支蜡烛都点燃
(4)在处换一光屏,不能承接到蜡烛
的像
A.只有(1)、(2)正确
B.只有(2)、(3)正确
C.只有(1)、(3)正确
D.只有(2)、(4)正确
14、挂在树上的苹果,静止时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
A.苹果受到的重力和苹果对树的拉力
B.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受到的重力
C.苹果对树的拉力和树对苹果的拉力
D.苹果受到的重力和树对苹果拉力
15、如图是内蒙古军区某边防连官兵在林海雪原进行耐寒训练的场景,与战士口中呼出的“白气”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玻璃上的冰花
C.游泳后上岸的人觉得冷
D.蜻蜓和植物上的露珠
16、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听不到物体发出声音,物体一定没有振动
D.物体停止振动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17、机械运动是一种常见的运动,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对任何参照物而言结果都是相同的
B.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时,首先要选定参照物
C.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D.物体运动的描述是相对于参照物的
1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km/h
B.适合人洗澡的水温约为60℃
C.演奏一遍国歌的时间约为5min
D.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 26m
19、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C.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
20、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
B.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C.水的密度是,表明
的水质量是
D.嫦娥五号返回舱从月球带回月球土壤样品返回地球,土壤样品质量变大
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 )
A.水中桥的倒影
B.水中“弯折”的筷子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雨后的彩虹
22、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课桌的高度约75cm
B.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约45s
C.夏天上课时教室内的气温约60℃
D.一名初中生的质量约500kg
23、下列有关估算符合实际的是( )
A.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5dm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小明同学的质量约为45mg
D.成人步行速度约为4km/h
2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B.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C.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D.选用精密的仪器可以消除误差
25、如图甲所示,一个足够高的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面积,容器内放入实心长方体A和正方体B,A、B通过轻质弹簧相连,弹簧原长
,体积不计。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水,当B刚好浸没时停止注水,如图乙所示。整个过程中,A对容器底的压力随容器中水深度h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弹簧所受拉力或压力每改变
,弹簧的长度改变
,正方体B的密度为_______
;剪断乙图中的弹簧,正方体B静止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_________
。
26、踢足球有“世界第一运动”的美誉,是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踢足球时,球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 ,最后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受到 .
27、如图所示,当汽车在AB路段行驶时,由于__________________(从光学角度回答),司机看不到BC路段的情况;为了看到BC路段的情况,人们利用光的____________规律,在公路急拐弯B处装上________________,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28、将内部盛有少量碘颗粒的密闭玻璃容器放置在电吹风机的出风口处,如图所示。用电吹风机向玻璃容器吹热风,不久后观察到容器内的固态碘减少且出现紫色的碘蒸气,此物态变化为_______,该过程需要 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撤去电吹风机,过一会儿又观察到容器侧壁上附有少量细小的碘晶体,这是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2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两个底面积不同(S甲<S乙)、高度相同、质量可以忽略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分别盛满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现将密度为ρ的物体A分别放入水和酒精中,待静止后,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水和P酒精,则P水_____P酒精;甲和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F甲_____F乙(ρ<ρ酒精<ρ水)。
30、小明身高1.65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像的高度为________m,他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________m。
31、网球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使物体的____发生改变.
32、日食是因 挡住了太阳光,它是由于 而形成的;海市蜃楼是由光的 所形成的 像(选填“实”,“虚”).
33、小明从凸透镜A(焦距为)和凸透镜B(焦距为
)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验探究,他将凸透镜与蜡烛、光屏按照图所示的位置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发现光屏上恰好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__(选填“倒立放大”“倒立缩小”“正立放大”或“正立缩小”)的,他所选择的凸透镜是______(选填“A”或“B”)。
34、某冰块中有一金属块,金属块和冰块的总质量为133g,总体积为70cm3;将它们放在盛有水的圆柱形容器中,发现最终沉底,如图甲所示。当冰全部熔化后,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6cm,如图乙所示。若容器的底面积为10cm2,则冰全部熔化后体积减小了______cm3,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ρ冰=0.9×103kg/m3)
3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80℃时,每格1分钟记录一次,直到水沸腾4分钟后停止读数,如下表: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T/℃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1)图1读数为 ___________℃,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 ______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_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低于”)1标准大气压;
(2)通过探究,水温和时间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___________;
(3)由实验结果可知,水沸腾时的规律:不断 ___________热,但温度 ___________;
(4)水沸腾时水面上冒“白气”是 ___________现象;
(5)图2是水沸腾前的是 ___________;
(6)实验时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 ___________。
36、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用字母Φ表示)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之和与泡沫钢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kg/m3,一块质量为0.79kg,边长为1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多少?
37、车辆超载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现有一辆核准载重为7t,车厢体积为8m3的货车.若该车装满沙子,试通过计算判断该车是否超载?(沙子密度ρ=1.6×103kg/m3)
38、下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动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请根据该表回答下列问题:
车站里程/km | 到站 发车时刻 |
福州0 | 7∶12 |
莆田105 | 7∶54 7∶56 |
泉州174 | 8∶17 8∶19 |
厦门276 | 9∶02 |
(1)列车从福州到泉州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在8∶18的速度多大?
39、如图,请用直尺和笔作出光线AF在透镜左侧时的入射光线和光线AF进入水(虚线区域)中的折射光线和大致路径
40、如图,是篮球投出后在空中飞行时的情景。如不计空气的阻力,请在图中画出篮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41、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并写出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度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