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下面不是一类的词语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电冰箱 电视机 电器 电饭锅 电风扇 ( )
2.火车 轮船 飞机 汽车 自行车 ( )
3.盗窃 抢劫 奴役 花季 陷阱 ( )
4.报纸 杂志 书籍 课本 阅读 ( )
5.苹果 梨 水果 香蕉 葡萄 ( )
2、下面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祖父的园子》 萧红
B.《跳水》 列夫·托尔斯泰
C.《刷子李》 丰子恺
D.《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列数字)
B.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作比较)
C.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打比方)
D.有的齿鲸还能捕食大鱼和海兽。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举例子)
4、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②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③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字的意思。
敏:________________ 犹:________________
寝:_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2)下面对句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中的“好”在这里是喜爱的意思。
B.这句话是说,我不是天生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欢古代文化,通过勤奋追求而获得知识的。
C.孔子启示我们只有喜欢古代文献,学习古代文化,才能成为有学问的人。
D.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天才,通过后天的刻苦学习、勤奋追求才会有丰富的知识。
(3)句③说明的道理与( )相同。
A.学而不思则罔 B.思而不学则殆
(4)理解句子并填一填。
第①句是孔子的“自我鉴定”,他把“________________”作为自己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读了第____句我们可以体会到学习要保持进取的渴望。第③句中,孔子把“______”和“____”进行比较,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
(5)读了这三句话,你有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补充诗句。
(1)_____________,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2)_____________,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宋人有闵___________而揠之者,___________,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___________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揠苗助长》)
6、请把下面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成语补充完整。
( )苗助长 ( )公移山
亡羊( )( ) ( )( )求剑
狐( )虎( ) 自相( )( )
7、积累填空。
(1)中国的诗词博大精深,诗词能叙事林杰说:“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诗词能言志,陆游说:“_____,家祭无忘告乃翁。”
(2)《少年中国说(节选)》中的句子“_____,其道大光。_____,_____。_____,鳞爪飞扬”,气势恢宏,慷慨激昂。
(3)《将相和》一文是根据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的《_____》改写的。课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三个小故事。
(4)你想劝不爱学习的小明趁年少抓紧时间学习,免得将来后悔,你可以用岳飞的名句劝他:“_____,_____,空悲切。”
8、根据语境补充诗句。
“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范成大用清新的笔调,细腻地描写农村初夏紧张劳动的场景。杜甫诗云“却看妻子愁何在,____________”,用连续动作和妻儿的欢欣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描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____________,意恐迟迟归”,孟郊用白描手法将慈母形象写得真切感人,千百年来赢得无数读者的情感共鸣。李白神弛目注送别孟浩然,这一细节描写包含在写景中,用笔传神!“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②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③。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忆读书》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着迷,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我的“长生果”》
【1】第一个文段中最能概括朱熹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2】你赞同第二个文段或第三个文段中作者的哪一种读书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第三个文段中的学校图书馆推荐在课内外读过的一首有关读书的诗词,把它默写在下面的方框里,书写时注意整洁、美观。
10、课内阅读。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zú cù)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huá huā)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huǎng huàng)。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pō bó)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认真读短文,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读音,用“√”标出来。
【2】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并将其填在括号里。
反义词:簇拥——____ 近义词:沉寂——____
【3】请用“______”画出威尼斯的静态之美。
【4】《戚尼斯的小艇》这个片段通过______和静态两个方面的描写,体现出“人动则艇动,人静则艇静”的特点,突出了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淘米水的妙用
①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白白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
②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 )洗净力适中,( )无任何副作用。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
③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 )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 )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营养头发,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
④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瘙痒,等等。
⑤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
⑥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白白倒掉它吗?
【1】在短文的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关联词。
【2】请将短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人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可以去掉吗?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心底盛开一朵花
匆匆上了公交车我才发现没带公交卡。
司机倒是不错,可能是看我不像是经常逃票的人,才没有把我撵下去,但让我在皮包里继续找零钱。
在车上,我觉得自己像个小偷,把身上里里外外翻了个遍,除了几张百元整钞,再也没有找到一个硬币。那种尴尬和狼狈是我从来没有过的。面对车厢里几十人诧异的目光,我恨不能马上掏张百元大钞扔进投币箱来证明自己的粗心大意和清白。慌乱时,一个粗哑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先生,我这里有一块钱,你拿去。”我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一位七十多岁左右的老太太,满脸黑色的皱纹,一套灰色的布衫,头上裹了条很旧的白毛巾,脚套一双褪了色的绣花鞋——一个典型的外地老太太。言语间,她已经替我把一块钱投了进去。我慌忙解释说:“那怎么可以,我怎么还您的钱呢?”
老大太笑了:“一块钱,还什么?又不是一万元。”这时,我发现车里的人都冲我和老太大笑了,这种让我捉摸不透的笑容使我越发不安起来。他们越是这样,我越不好意思,迫不及待地说:“大娘,要不这样吧,我和您一道下车,您等我几分钟,我去买包香烟,换开零钱后给您。”老太太又笑了:“我下站就到了,下午回山东济宁老家。我儿子一家都在南京打工,我是专门来看孙子的。三年前,我第一次在南京坐车时,不知道要投币,身上也没有零钱,就像你现在的样子,是一位好心的姑娘帮我投了一块钱。今天我正好有机会还南京人一份情。下次,如果你在车上遇见像你一样的粗心人,替他投一块钱,就算你还我了,我把这一块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
听了老太太的话,满车厢的人都笑了,笑得那么灿烂,那么自然。
【1】请你简要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4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了老太太的两次笑,这两次笑所包含的意思分别是什么呢?
第一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笑: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文题“心底盛开一朵花”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题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赞扬了老太太的心灵如花般美好。
B.题目很特别,能引人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题目暗示了文章中心。
D.题目别出心裁,写出了“我”受到帮助后内心的愉悦。
13、课内阅读。
月亮已经上来,照得厅堂外面如同白昼。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1】用“√”给下面的标下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掂量(lian liang) 喝道(hē hè)
【2】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
【3】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洪教头傲气十足的样子,“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林冲被逼无奈的处境。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课外阅读,你还知道林冲的其他故事吗?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新型玻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玻璃家族中增添了许多新成员。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 )被打碎了,碎片( )能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
“变色玻璃”能够对阳光起反射作用。建筑物装上这种玻璃,从室内看外面很清楚,从外面看室内却什么也瞧不见。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又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
“吸热玻璃”能阻挡强烈的阳光,使室内比室外凉爽;在严寒的冬季,把冷空气挡在室外,使室内保持温暖。
“吃音玻璃”是消除噪音的能手。临街的窗子上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噪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对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短文中“变色玻璃”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介绍“吃音玻璃”时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如果现在让你发明一种玻璃,你会发明什么玻璃?仿照文中的介绍方式把它写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百花园。
慈母情深(节选)
我穿过一排排缝纫机,走到那个角落,看见一个极其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凑到缝纫机板上。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
“妈——”
“妈——”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1】选文中画“_”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___描写,写出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选文中画“ ”句子是对母亲的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
【3】“周围几只灯泡烤着我的脸。”这个句子中最传神的一个字是“______”,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被称为“绿色氧吧”。当你走进森林,会感到这里空气清新,使你忘记忧愁,精神振奋。因为,森林仿佛是一座氧气制造工厂。据测算,一公顷的森林一天可制造六七百公斤的氧气,足够七八百人一天使用。
森林能吸收噪音。城市噪声污染严重,林木能通过其枝叶的微振作用,减弱这种有害的噪声。
森林还有杀菌作用。森林能放出植物杀菌素,杀死有害细菌。在森林中,一立方米空气的细菌含量最多也只有三四百个,少则五六十个,而其他地方每立方米空气至少有细菌三四万个。
森林还能调节气候。平均一棵树在一个夏天要蒸腾2000公升的水。因此林地的空气湿度比无林地高出15~25%,降水量也有增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森林的四大作用: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2.短文用得最多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
3.给短文配上总起句和总结句,分别写在文前及文末的横线上。
1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野菊花
①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②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③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④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外套),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唯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⑤多少墨客骚人奉和酬唱,把菊魂菊意唱彻历朝历代;唱的大多是庭院、公园、花盆里的名菊。比起野菊花来,这些被驯化、供玩赏的同类,不免沾染着脂粉气、奶油味,显得矫饰和做作。而野菊花宁愿入汤入药、成渣成泥,决不任人摆布、供人亵玩。
⑥这就是野菊花!
【1】短文第①②③段从哪些角度描写了野菊花?请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短文,回答问题。
①第②段中的“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写出了野菊花生长得________的特点。第③段的“________、________”也写出了这个特点。再结合第②③段其他词句,我们发现作者借这些词句表达了________之情。
②第④段中,作者把野菊花与________、天空、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檀竹进行对比,表现了野菊花________(填序号)的品格。
A.高洁与孤傲 B.豪放与壮烈 C.勇敢和进取 D.狂野和骄傲
③文中还有一处与第④段的写法相同。抄写到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短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野菊花,表现了作者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B.在作者眼中,野菊花美得豪放壮烈,美得灿烂辉煌,美得野性,这种美太特殊了,没有名菊惹人喜爱
C.本文告诉我们人生要像野菊花一样有姿态地开放,努力向上,勇敢进取
【4】短文的第①⑥段都使用了“!”,把它换成“。”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
特殊的点名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在他们敬佩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严父慈母般的老人,这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将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教室里一片寂静。
这时,班长站了起来,红着眼圈说:“老师,您给我们点个名吧!”
沉默打破了,同学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点,渴盼地望着老师说:对,老师,您就再给我们点一次名吧!”
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同学们立即调整坐姿,端端正正坐好,静神凝望着老师。
“现在开始点名!”马教授清了清嗓子,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肖石、温天立、张颖……”他大声叫着学生的名字。45位同学相继站起来又端正坐下。
“马国政!”
“?”同学们蒙了。
“到!”未等同学们反应过来,马教授已经响亮地回答了自己。
掌声立即响起,同学们眼里噙满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
【1】根据短文内容完成词语搭配。
大大的(______) 幸福的(______) 响亮地(______)
【2】“马教授愣怔了半晌,深情地扫视了一遍同学们,然后捧起了花名册”中的“捧”字说明马教授对点名十分________,态度很________。
【3】马教授宣布下课了,为什么同学们“谁也没有动”?
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短文中的马教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郑州园博园购票须知
一、普通票:60元/人。适用于所有游客。
二、优惠票:40元/人。仅限身高1.4m以上(不含1.4m)的儿童及中小学生,全日制本、专科生及60~69周岁老人。购票时须出示有效身份证件。
三、爱心票:身高不超过1.4m(含1.4m)的儿童(需有成人陪同)、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中国现役军人凭本人有效证件免费入园(老人及残疾人建议有人陪同)。
四、入园时间:园区开放时间9:00~18:00,售票时8:30~17:00,17:30起停止入园,18:00清场闭园。
五、票、款当面点清,门票一经售出概不退换,遗失不补。
六、游客中途可通过专用通道出园。二次入园服务当天每人仅限一次。
【1】入园游玩哪一类人必须有成人陪同?( )
A.残疾人
B.1.4m以下儿童
C.1.4m以上儿童
D.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
【2】判断正误,正确的“ √”,错误的打“×”。
(1)小宇一家8:10到园博园,可以立刻购票进园。( )
(2)小宇一时大意买错票,可以退了再买。( )
(3)中午一家人出园用餐,用完餐可以持票继续人园游玩。( )
(4)小宇说:“园博园这么大,我们玩到几点都可以。”( )
【3】小宇一家到园博园游玩,来到购票处,看到园区设置了_____类票种。根据要求,妹妹刚刚一岁可以享受___________票;爸爸、妈妈需要购买_______票;小宇是小学生,身高1.45m,带了学生证,可以购买_______票;奶奶65岁了,可是忘带有效证件,所以需要购买________票。
20、句子加工厂。
(1)哥哥嫂子待他很不好。(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富丽堂皇。 天上没有自由, 她不喜欢。(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词句段运用。
(1)说发现。读例句,发现了什么秘方呢?用符号勾画或句末批注出来。
①在金色的夕阳下,金色的田野,金色的沙漠,连尼罗河的河水也泛着金光,而那古老的金字塔,简直就是用纯金铸成。
②两边的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道看哪一处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想语境。夕阳红,群鸟飞过湖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表达。用你发现的写作秘方,把你想象的场景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写下面句子。
(1)紧跟在后边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
(2)一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太阳光里快乐地飞舞。
23、习作表达
“达人”指的是在某一方面比较精通,是某一领域的高手。贝楚齐尼亚钢琴弹得好是“钢琴达人”,同学游戏玩得好是“游戏达人”,妈妈饭做得好是“厨艺达人”……想一想你身边有什么达人,动笔写一写吧。
要求:1.题目自拟。
2.对达人的技能要着重介绍,说服力要强。
3.注意字迹端正,字数400字以上。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