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那曲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四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正确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B.《山居秋瞑》的作者是唐朝王维写的。

    C.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是上课认真听讲。

  • 2、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负荆请罪”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不众望

    B.重前行

    C.一决胜

    D.久盛名

  • 3、下面语句描述的情景,表现了哪个成语的意思?( )

    同学们看见出国考察的张老师回来,一窝蜂地围了上去。

    A.直言不讳

    B.理直气壮

    C.众星拱月

    D.理所当然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照样子,写出藏在古诗词里的成语。

    成语:走马观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成语:________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成语:________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成语:________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成语:________       ——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 5、看拼音,写词语。

    jīn bì huī huáng jū shù qián lì zhòng xīng gǒng yu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选词填空。

    静寂 寂寞

    1.晚上,我独自一人在家感到很( )。

    2.( )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亲热   亲切

    3.老师( )地对我说:感谢你对班集体的付出。

    4.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   ),一点儿不拘束。

     

  • 7、把课文《搭石》中的一句俗语抄下来,另外再写几个自己积累的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

  • 8、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反义词。

    镇定——________——________

    坚强——________——________

    敏捷——________——________

    快乐——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我小时候很怕父亲。

    记得我刚开始跟父亲学木工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有一次,我趁父亲不在,自作聪明地一个人装配了一个大衣柜。衣柜刚刚装好,父亲便回来了。他走到衣柜前,阴着脸,转着圈看。蓦地,他用力把大衣柜推倒,拿起一根木料,瞪着我,指着装错的地方质问:“你瞎了?”他突然扔掉木料,举起厚重的巴掌,一下子打在我头上。

    从那一天起,每当父亲举起巴掌时,我都会心有余悸,生怕巴掌会落到我头上。

    然而,另外一件事,却让我改变了对父亲的看法。有一天,我在家里偷偷把新买回来的座钟拆开了,正在研究的兴头上,我突然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匆忙之间,我慌乱地把座钟拼凑在一起。

    父亲进屋后,一直没有出去,将近中午,他忽然盯着座钟发呆:“嗯?怎么停了?”他边说边搬起座钟,“当啷”一声,钟摆在里面发出碰撞边框的声音。

    我害怕地低下了头,他几步走过来。我把眼睛一闭,等着那满是老茧的手落下。可是那手掌轻轻地落在了我的头上,不是痛打,倒像是抚摸。

    那个年代,一台座钟可比一个木柜要值钱啊,为什么他不生气反而高兴呢?

    一直到我成家立业多年后,父亲才告诉我:“你跟我学木工是学手艺。做木工活好比做人,一榫(sǔn)一眼都要套牢弄实,才能保证家具结实。做人,也要实在、不投机取巧;可你学修座钟,那是钻研,我要是因此打你,就是阻止你钻研,我不想让我的孩子没有前途……”

    父亲两次举起的手掌,让我一生难忘。

    【1】给短文添加一个标题,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是对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描写,让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的父亲。

    【3】父亲第一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____________,他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第二次举起手掌,是因为“我”__________,他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通过这两件事,表达了__________

    【4】短文结尾的主要特点是(       

    A.点明主旨

    B.总结全文

    C.抒发情感

    D.首尾照应

    【5】你同意文中父亲的做法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怀念那一刻的温暖

    ①请相信,那些偷偷溜走的时光,催老了我们的容颜,却(丰盈   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在我们的心底留下了温暖。

    ②冬日的午后,阳光(懒散   慵懒)得像一只老猫。

    ③“叮”,一声轻响和着温润的冬阳,叩上我的眉睫。那轻得近似阳光落地的一声响动,应是碗勺碰触的声响,柔柔地,在暖意中酝酿荡漾。咦,妈妈午饭后不是去外婆家了吗?

    ④我起身察看,轻轻地挪步,唯恐惊了这一午的梦。隔着磨砂玻璃,我瞥见一个略微矮胖的熟悉身影,他烹调的技艺并不娴熟,笨拙得有些手忙脚乱——是从不进厨房的父亲。

    ⑤白瓷的厨台上放置了一堆配料,大都是红枣、桂圆之类的补料,还有些不知名的药材,都被父亲小心地码放在漂亮的瓷碗里。他右手执木勺,小心地在锅里搅拌,却又不敢离锅壁太近,极细微地画孤。厨房里氤氲的温热气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水汽。我看不清里面的情景,只能循着浅浅的气味和锅里浓稠的姿态,猜测,父亲是在熬银耳汤吧。

    ⑥我倚在半掩的厨房门口,透过门隙,方才模糊的身影在眼里渐渐清晰,父亲系着母亲棉布质地的碎花围裙,那花围裙绷在父亲微微发福的肚腩上,显得有些(拘束   拘谨),系带在身后绾了个小小的结,勒出一道浅浅的印痕。不知怎的,我有种莫名的酸涩,忽然觉得这场景太过突兀。

    ⑦向上望去,柜门上像是贴了张纸,依稀辨得是一张菜谱,我嘴角不知被哪种力量牵引着上扬。父亲甚至细心地标好了每种配料放置的顺序和每种食材的数量,那些字,一笔一画排列整齐。

    父亲端起桌上的瓷碗,顺着锅沿小心翼翼地放置,不时看看柜门上的那张纸,小心念叨着它们的顺序,手里还不住地搅拌。

    ⑨如此温暖细致的父亲,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⑩父亲小心地将银耳汤倒入手边的木碗里,放上精致的瓷勺。我轻轻推开门,父亲转过身来,有点无措地望着我。桌上木碗里甜糯浓稠的暖黄色汤汁,升腾着热气,闪着奇异的珍珠光泽,枣色的汁液在汤里打了个圆润的旋儿,香气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潜入心里。父亲双手端起木碗:“妞儿,喝喝看。”他的话忽然多了起来:“红枣是我托人从新疆带来的,都是些好东西呢……”

    我舀起满满的一勺:“爸,其实,我不吃红枣的。”父亲有些(慌乱   惊慌)地望着我。我埋下头,朝勺里的枣咬下大大的一口。

    其实,那已经不重要了。只要记住那一刻的温暖就够了,不是吗?

    【1】结合语境,用“______”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通过读文,我知道文章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从文中找到一处相应的描写并体会这种描写方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题目“怀念那一刻的温暖”中的“那一刻”指的是______________

    【4】第①自然段中,“我”说“我”不吃红枣,却埋下头咬下大大的一口,此时“我”内心在想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两个方面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父母之舟(节选)

    恍恍惚惚我又置身于两年一度的庙会中,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父亲从家里带了粽子,找个偏僻的地方,父子俩坐下吃凉粽子。吃完粽子,父亲觉得我太委屈了,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卖玩意儿的也不少( )彩色的纸风车( )布老虎( )泥人( )竹制的花蛇( )虽然不可能花钱买玩意儿,但父亲很理解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回家后他用几片玻璃和彩色纸屑等糊了一个万花筒,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玩具了。万花筒里那千变万化的图案花样,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启迪吧!

    1(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

    2照样子,写词语。

    (1)密密层层________ ________  

    (2)恋恋不舍________ ________  

    (3)人山人海________ ________

    3逛庙会是作者花费笔墨最多的一处场景,这样盛大的庙会和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庙会是那样热闹,而“我们”却在_______的地方吃“凉粽子”。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我体会到______________

  • 12、我是中国人

    我很感谢父母给予我的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很纯很纯的东方血统,使人一看就知道我是中国人。

    不管是中国人、朝鲜人,还是越南人,一到国外,思乡的感情就会变得特别强烈。每当有人问到他们的国家时,他们会变得很兴奋,tāo tāo bù jué(     )地向别人介绍他们的国家。我就是这个典型。我喜欢有人这样问我,我会很高兴地向他们讲述中国的长城、中国的字和上海——我的故乡,还有那繁华的街市、拥挤的人群。

    在美国,每节课上,老师总会给同学们一点儿自由活动的时间。那时候,在黑板上写中文是我最大的乐趣与享受。我和陈婉琴相顾一笑,大摇大摆地走到黑板前面,旁若无人地写了起来。内容可丰富呢,有古诗、流行歌曲、名言……

    有一次,我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大字我爱你——中国。老师很有兴趣地凑过来问我在写什么。“I love you——”我很严肃地说,但眼里却颇有笑意。“What老师瞪大了眼睛,显得十分惊奇。“China我说完了最后一个词,只觉得肚子里在发笑。“Oh老师huǎng rán dà wù(     ),笑了笑,踱走了。我再也忍不住了,笑得蹲到了地上。

    欢乐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就说我们的地理老师吧,他大腹便便,时常挂着微笑,但他却十分瞧不起亚洲人。有一次发生的事实在令人气愤。

    几个月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大测验。快下课时,老师让我们把一张作业——multiplied(选择题)交上去,那时,我还不知道“multiplied”是什么意思,我以为他在说map(地图),所以我把整个测验连同一张地图一齐交给了老师。测验成绩在我的tǎn tè bù ān(     )中发下来了。

    “C”,这是我第一次得“C”,都是由于交错了作业才得了这么差的成绩。我试图和老师讲一下,但他只是奇怪地笑笑,摇头。一次次的解释都是徒然,已经没有一点希望了。老师为什么不信任我?为什么不听我的解释?为什么不给我一点儿分数?我觉得很气愤,咬了咬有些干涩的嘴唇,觉得眼睛有些潮湿。我下了决心……

    这以后,每次小测验我都得了满分,第二次大测验我得了“A”。得“A”的人寥寥无几。我为自己超过了美国人而骄傲,并不是为了那个显眼的“A”。我觉得很自豪,很扬眉吐气。

    【1】根据拼音在文中括号里写词语。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国籍)人,__________是作者的故乡。

    (2)“我”在黑板上写中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爱你——中国”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转折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声音延续

    【4】“我觉得很自豪,很扬眉吐气。”是什么使得“我”觉得很自豪,很扬眉吐气?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赵王到渑池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

    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毫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推辞——__________ 侮辱——___________

    【2】按要求改写句子。

    (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

    改成直接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

    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完成题目。

    大厨赫师傅

    ①年过花甲的赫师傅掌灶这么多年,还没碰到过让客人挑眼的事。

    ②那天,餐厅里客人出奇的多。几个大厨围着灶台,熬炖焖溜,煎炒烹炸,忙得不可开交。

    ③“芙蓉鸡片一盘!”服务员冲着后厨大声招呼。赫师傅手头正忙,就扭头朝徒弟说:“志昆,芙蓉鸡片你来,注意火候,马虎不得!"崔志昆应道:“放心吧,手到擒来!”

    ④只一会儿,就听餐厅里一位食客高声嚷嚷起来:“这芙蓉鸡片味儿不对呀!”赫师傅脸色一沉,三步并作两步从后厨走出来,瞥了那菜一眼,冲服务员一努嘴:“还愣着干什么?把菜端回去,重做!”服务员赶紧跟客人道了声“对不起”,把菜端回了厨房。

    赫师傅觉得脸有点儿发烧,他克制着自己,走到客人跟前,勉强挤田几个笑纹。“对不住,对不住,我给您重做,回头菜端上来,您再品品。”说着,他快步走回后厨。

    ⑥走进厨房,他指着那盘菜,眼里冒着火,厉声冲着徒弟吼了一嗓子:“你是怎么炒的!火候对吗!”“那人也太挑剔了……”“胡说!火候不对怨不得人家!”赫师傅的脸涨得通红,“说了多少遍,什么时候勾芡,什么时候起锅,你都当耳边风了!”崔志昆没想到师父会发这么大的火儿,大气儿也不敢出。

    ⑦说着,赫师傅精心挑选出鸡里脊,熟练地剔去筋膜,又用刀背砸成泥茸。厨房里闷得让人难受。灶台的火苗比往日更旺更红,本就不太的厨房具已经如同蒸笼一般。汗水顺着赫师傅的脸颊往下滴。

    ⑧看着师父那股子认真劲儿,再看看他手底下的活计,崔志昆脸上渐渐没了怨气。他赶紧帮着师父打下手,学着师父的样子,小心地磕开鸡蛋,小心地撇出蛋清,感觉蛋清好像有了从未见过的美丽的光泽,赫师傅歪头瞧了一眼,语重心长地说:“志昆,做每道菜都讲究个‘用心’,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得好好学,做菜如做人,马虎不得呀!”说着,他接过志昆手中的碗,一点儿一点儿地往砸好的泥茸上兑蛋清,又顺一个方向搅匀,接着舀入温油,上锅滑成鸡片,再用汤汁加白糖、精盐、味精勾荧,上锅颠了几下。“看到了吗,几下就出锅,这叫火候!你呀,老实学吧!”说着,赫师傅把炒好的菜倒在盘里。崔志昆一看,心里暗暗叫绝:“这菜相真好,形态雅致,软滑鲜嫩,像件精美的艺术品。唉,和师父比,我这火候真还差得远哪!”

    ⑨赫师傅让服务员给客人端过去,那位客人说:“够味儿,地道!是不是刚才那位老师傅炒的?”“是”服务员说,“他姓赫,是我们这儿的老师傅了。”

    ⑩“啊,他就是的有名的大厨赫师傅呀!”客人竖起拇指说,“果然名不虚传!”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赫师傅让徒弟炒芙蓉鸡片,顾客尝了不满意,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

    【2】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年过花甲”中的“花甲”指(______

    A.四十岁             B.六十岁             C.七十岁

    (2)对“够味儿,地道!”中“地道”一词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讲道理            B.地下的道路或坑道             C.真正的;纯粹

    (3)对第⑦自然段画“    ”的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说明厨师们工作十分辛苦

    B.突显赫师傅做工精细的人物形象

    C.反衬崔志昆学手艺很认真

    (4)第⑧自然段中两个“火候”理解依次为(______)(______

    A.学问、技艺等修养工夫的成熟

    B.比喻紧要的时机

    C.烹饪时火力的强弱和时间的长短

    (5)赫师傅亲自为客人重新做芙蓉鸡片的原因是(______

    A.餐厅里客人出奇的多

    B.对客人与菜式都做到够“火候”

    C.掌灶这么多年,还没碰到过让客人挑眼的事

    (6)联系上下文,对崔志昆的描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师父让袖志昆炒芙蓉鸡片,崔志昆说“手到擒来”,表明他对这事儿并不重视

    B.客人不满意,崔志昆认为是客人挑别,表明他对批评不服气,不从自身找原因

    C.写志昆磕鸡蛋撒蛋清时连用两个“小心”,是为表明他做菜时间长,十分辛苦

    【3】第⑤自然段中画“   ”的语句,联系上下文,推测赫师傅心里想些什么,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

    鹿角的“血腥”重生

    卫红霞

    提起鹿,大家都会想到它头上挂着的那对大大的、美丽的鹿角。因其每年都会再生脱落,鹿角被人们赋予“死后再生”“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因此,世界各地的人们常常把雄鹿和鹿角作为神圣图腾。可当大家从《动物世界》里看到逐渐骨化的鹿角表面那层柔软的表皮脱落时的鲜血淋漓,便心疼不已。这种“血腥”的脱落与重生,得多疼呀!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鹿是唯一能再生完整身体零部件的哺乳动物。世界上约有50种鹿类动物,其中大部分种类的雄鹿都长有鹿角,且“奢侈”到每年都要换一对最新欯,这和牛、羊等动物的“终身”空洞角明显不同。

    那么,鹿角是如何长出来的呢?原来,每年春暖花开时,雄鹿头顶就会冒出一对小小的隆起,且以每天几厘米的速度“疯长”着,直到逐渐形成双角的形状。令人惊奇的是,最初的鹿角内部是软骨,外覆一层类似天鹅绒般薄薄的皮肤和绒毛,圆润而软韧,绒毛里充满血管,不断供给鹿角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鹿角生长,这便是人气极高的补品——鹿茸。

    由于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所以相当敏感,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从不将它作为进攻的武器。

    鹿茸生长2到4个月后,内部会生出一个环状物,能有效地作为一个栓阀,组成鹿角的基础,切断鹿茸的供血,使得鹿茸逐渐干涸,在鹿用角和树皮摩擦的过程中脱落成再生的鹿角。此时,鹿角完全骨化,成为雄鹿进行种内竞争和抵御天敌的兵刃,待顺利与母鹿“完婚”后,鹿角的脱落循环将再次开始。

    鹿角脱落时,鹿会疼吗?其实,鹿角脱落就像人类换牙,会流血,有轻微的疼痛感,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相反,割鹿茸就有些残暴了。由于鹿茸里遍布血管和神经,人为割断时,不但流出很多血,而且会非常疼,就像我们不打麻药拔智齿一般。

    为了揭开这个秘密,以英国国皇家兽医学院普赖斯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对鹿可以长出新鹿角的非凡再生能力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这种被医学界称为“万用细胞”的干细胞在鹿角再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

    鹿角的再生功能令人惊诧又羡慕,这种“血腥”的生长脱落规律帮助人类了解了“再生”自然模型。也许未来,不管是身体损伤还是器官病变,都可通过干细胞修复再生,而这个技术核心秘密就藏在美丽的鹿角中。

    (选自《知识窗》2019年第11期)

    【1】鹿角什么时候开始生长(   

    A.春天

    B.夏天

    C.秋天

    D.冬天

    【2】“血腥”的脱落与重生中“血腥”具体指的是什么(   

    A.鹿群战斗或屠杀非常残酷,令人心疼。

    B.《动物世界》里各种各样动物的画面。

    C.鹿角外覆一层绒毛,绒毛里充满血管。

    D.逐渐骨化的鹿角表皮脱落时鲜血淋漓。

    【3】文末提到的藏在美丽鹿角中的“技术核心秘密”指的是什么(   

    A.干细胞修复再生

    B.每年的再生脱落

    C.再生的自然模型

    D.鹿角内部是软骨

    【4】雄鹿们从不将鹿茸作为进攻武器的原因有哪些(   

    ①鹿茸是人气极高的补品,必须珍惜。      ②鹿茸内有大量血管、神经,很敏感。

    ③雄鹿们十分珍惜这顶娇嫩的“桂冠”。     ④鹿角还未完全骨化,不能成为兵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举例子   打比方

    B.列数字   打比方

    C.列数字   作比较

    D.作假设   作比较

    【6】下面哪一个选项与鹿角生长的过程无关(   

    A.雄鹿头顶冒出一对小小的隆起

    B.像天鹅绒的皮肤和绒毛很漂亮

    C.生出环状物,切断鹿茸的供血

    D.鹿茸干涸,脱落成再生的鹿角

    【7】“在一定条件下,干细胞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具有生长成各种组织器官的潜能。”这句话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对人为割鹿茸有什么看法?请结合文本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课外阅读。

    你在伞里吗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1】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词语。

    攥着:________________

    若即若离: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感人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短文最后一段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

    _______

    ①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地方,看见前面有一座大山,呼呼地燃着大火。

    ②孙悟空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火焰山。想过火焰山,得找铁扇公主借芭蕉扇,对着火焰山扇三下,火焰就会熄灭。

    ③“师父,我借芭蕉扇去,你们在这儿等着。”孙悟空翻了一个跟头,来到了翠云山。他向铁扇公主行了个礼,说:“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

    ④铁扇公主哪里肯借,故意说:“你等着,你等着……”她从嘴里吐出一把树叶大的扇子,拿在手里一晃,就变得席子那么大了。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朝孙悟空一扇,扇起一阵狂风,把孙悟空刮到天上去了。

    ⑤孙悟空像断了线的风筝,在天上飘呀,飘呀,飘了很久很久,掉在一座山上。这里住着好心的灵吉菩萨,他给孙悟空一颗定风丹,说:“你把它含在嘴里,铁扇公主就扇不动你了。”

    ⑥孙悟空把定风丹含在嘴里,又到翠云山去。铁扇公主看见孙悟空,觉得很奇怪:“咦,这猴子怎么又来了?这次我使劲扇,叫他再也回不来。”

    ⑦铁扇公主拿出芭蕉扇,扇了一下,孙悟空一动也不动。接连扇了几下,孙悟空还是一动不动。她吓坏了,赶快逃进山洞,砰的一声,把大门关得紧紧的。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小飞虫,从门缝里飞了进去。看见铁扇公主正在喝茶,他就飞到她的茶杯里。铁扇公主没留神,咕噜咕噜把孙悟空也喝到肚子里去了。

    ⑧“铁扇公主,快把你的芭蕉扇借给我老孙!”

    ⑨铁扇公主还当孙悟空在大门外面叫唤呢,说:“不借,不借,就是不借!”

    ⑩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

    “哎哟,哎哟,饶命呀!我把扇子借给你,你快出来吧!”孙悟空爬到铁扇公主的嘴里,把头伸到外面瞧了瞧,看见铁扇公主手里拿着芭蕉扇,这才呼的一下跳出来。他接过扇子,回火焰山去了。

    唐僧、猪八戒和沙和尚都等急了,看见孙悟空扛着芭蕉扇回来,高兴极了。

    孙悟空举起芭蕉扇,朝火焰山一扇。咦,火焰没有熄灭,反而直往上冒!他以为自己没使上劲,又狠狠地一扇。不好了,那火焰冒起几丈高,烧得更厉害了。孙悟空再一扇,不得了,那火焰冒起千丈高,把天空都烧红了。孙悟空赶快扔下扇子,转身往回跑。

    孙悟空挠挠头,摇身一变,变作铁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的模样,重新来到翠云山。

    铁扇公主见了,还当他是真的牛魔王呢。这个假牛魔王说:“听说孙悟空来借芭蕉扇,我心里可着急了。你把扇子借给他了吗?”

    铁扇公主说:“我给他一把假芭蕉扇,这会儿呀,那猴子也许让火烧死了。”

    假牛魔王说:“真的芭蕉扇呢?拿来给我瞧瞧。”

    “在这儿呢。”铁扇公主说着,从嘴里吐出小扇子,晃了一晃,变作大扇子,递给假牛魔王。

    假牛魔王接过扇子,把脸一抹,变成孙悟空了。孙悟空背起扇子就走,铁扇公主气得话也说不出来。

    孙悟空拿了芭蕉扇,回到火焰山。他朝着火焰一扇,把火焰压下去了;又一扇,火焰熄灭了;再一扇,天空起了乌云,沙沙地下起雨来,好凉快哟!

    孙悟空把芭蕉扇还给铁扇公主。师徒四人过了火焰山,继续西行。

    【1】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横线上。

    【2】本文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小说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请再写两个小说中的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写的时间是去西天取经路上的一天,地点是_________,人物是______________,事件的起因是____________,事件的经过是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这件事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

    【4】短文中写孙悟空三次借芭蕉扇,每次都是用什么办法借的?完成表格。

    过程

    办法

    结果

    第一次

    ______

    ______

    第二次

    ______

    ______

    第三次

    ______

    ______

    【5】短文中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乘坐喷气式飞机去旅行,速度绝对是够快的了。但是,如果你想到月球上去,就需要搭乘速度更快的工具了。对!我们需要一枚火箭。为了摆脱地心引力,飞到浩瀚的太空中,火箭的速度要比喷气式飞机的速度快得多才行。火箭的最大速度能达到4万千米每小时,是声速的30多倍。进入太空之后,即使关掉发动机,火箭仍可以继续前进。

    【1】抓住关键句,把握段落讲述的主要内容能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用“____”画出选文两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2】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

    句子中加点的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快速浏览文段,搜索相关信息,以下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A.游隼的速度没有飞机的速度快,但游隼俯冲的速度比飞机快。

    B.声音传播的速度是1050千米每小时。

    C.声音传播的速度没有超音速移动的物体速度快。

    D.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比声音传播的速度快。

    【4】提高阅读的速度有诀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更不要回读。

    B.带着问题读也可以加快阅读的速度。遇到不懂的词语,先不管它,直接跳过,继续一口气往下读。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一边读一边想,圈画出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俗话说:“熟能生巧”只要我们不断练习,一定能做到眼睛看得快,脑子想得快。

  • 19、课内阅读。

    186010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根据选段的内容填一填。

    能拿得动的东西_____

    拿不动的东西_____

    运不走的东西_____

    2如果把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中的闯进换成进入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遗址旁,你最想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高高地向上翘着。(缩句)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召开。(缩句)

     

  • 21、按要求写句子。

    1.将军白了秘书一眼: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在岛上吃晚饭。  我在岛上吃明天的早饭。(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你不知道博览群书的好处吗?(改成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把《走遍天下书为侣》这篇课文背得滚瓜烂熟。(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被精彩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改成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快乐习作。

    请以“我的微心愿”为主题,通过一件事,把心愿从产生到实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