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苗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我们听到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几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C.声音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

    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

  • 2、如图所示,小芳轻敲桌子,小明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敲击声,而附近的同学没听到,此实验能说明(  )

    A.空气不能传播声音

    B.附近的同学一定处在真空的环境中

    C.固体能传播声音

    D.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

  • 3、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铅笔水平向左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大

    B.若换用比较小的平面镜,铅笔也能成完整的像

    C.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

    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

  • 4、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直线行驶,它们的运动信息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甲做加速运动,乙匀速直线运动

    B.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静止

    C.甲和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经过4s时,它们相距10m

  • 5、如图所示,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盛有等质量的酒精、纯水和盐水,且。则甲、乙、丙玻璃杯中分别是(       

       

    A.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纯水

    B.甲是纯水、乙是盐水、丙是酒精

    C.甲是酒精、乙是纯水、丙是盐水

    D.甲是盐水、乙是纯水、丙是酒精

  • 6、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它的(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

  • 7、挂有钩码的弹簧测力计悬挂在垂直升降的电梯中,随电梯从1楼直接上升到6楼过程中,用照相机对测力计示数进行记录。图1是电梯静止时弹簧测力的示数,则图2所示的示数时,电梯处于(  )

    A.静止状态

    B.加速上升

    C.匀速上升

    D.减速上升

  • 8、放在凸透镜左侧20cm处的蜡烛,通过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红记录了实验时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并补充了光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补充的光路图是正确的

    B.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C.若光屏放在透镜左侧某位置,能呈现该像

    D.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 9、如图所示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响度、音色都相同

    B.甲、丙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C.乙、丁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

    D.甲、丁的音调、音色相同,响度不同

  • 10、下列诗词中涉及到的光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楼台经水面反射成的虚像

    B.雾雨当空飞彩虹——彩虹的形成是由于光的反射

    C. 明镜可鉴形——镜子可以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D. 长河落日圆——水中“落日”能用照相机拍摄,所以是实像

  • 1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4

    D.甲乙两物质在任何状态下密度都不发生变化

  • 12、图是一款3D打印笔,使用时在笔中装入塑料条,接通电源加热一段时间,塑料条受热变软、变稀后被挤出,在常温下可制成各种立体造型。此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固

    C.汽化和液化

    D.熔化和凝华

  • 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D.我们无法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是因为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Hz

  • 14、声音在下列哪种环境中不能传播(  )

    A.月球上

    B.封闭的房间内

    C.海洋深处

    D.旷野中

  • 15、在某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巡01”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波能向四周传播

    B.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超声波

    C.声波能传递信息

    D.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使声传播得更远

  • 16、要测量1张扑克牌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扑克牌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扑克牌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同一副20张扑克牌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20

    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副20张扑克牌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 17、如图所示,人脸识别取款机通过摄像机的镜头成像。人看镜头并输入正确信息,即可完成取款。下列关于该镜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镜头相当于凹透镜

    B.镜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可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为了成像清晰,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小于镜头的焦距

  • 1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会变小

    B.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C.在玻璃板与蜡烛A的像之间放一不透明挡板,从A这一侧看玻璃板的后面,再也看不到A的像了

    D.保持AB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B始终能与A的像重合

  • 19、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大的泡沫制成

    B.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

    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

  • 20、如图所示光现象中与月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对镜梳妆

    B.水中倒影

    C.小孔成像

    D.水面波光粼粼

  • 21、日出东方,万物光明;林间疏影,潭影映人。上面句中,林间疏影与潭影映人,是两种光学现象,其原理与下面两幅图的光学原理相同,这两幅图是(       

    A.③和④

    B.②和③

    C.①和②

    D.②和④

  • 22、甲、乙、丙三列动车组同时停靠在海阳站.一段时间后,甲列车上的人看到乙列车相对自己向东运动,乙列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列车都相对自己向西运动,而丙列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上的树木向东运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列车必定向西行驶

    B.乙列车必定向东行驶

    C.丙列车必定向西行驶

    D.甲、丙两列车的行驶方向必定相同

  • 23、在清扫卫生的时候,同学们经常要把椅子搬到桌面上,已知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00g,那么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你所搬的椅子质量的是(     

    A.50g

    B.500g

    C.5kg

    D.50kg

  • 24、早在公元前1650年,我国劳动人民就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用石杓舀出液态铜倒入陶范中冷却成固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铜倒入陶范冷却成青铜器是凝华现象

    B.液态铜冷却成固态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C.工匠身上的汗水不断汽化,需要吸热

    D.刚用过的石杓放入水中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水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m,它若靠近湖面,则像_____湖面(填靠近远离),像的大小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 26、如图所示,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其制作方法是:先将洗净的山楂或其它野果穿在竹签上,然后将山楂串蘸上糖稀,再等糖稀冷却_____后(填物态变化名称),令人垂涎欲滴的冰糖葫芦就做好了;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自行车座四周挂满了冰凌,冰凌的形成属于_____现象、居民家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水蒸气_____生成的.

  • 27、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不同。

  • 28、让一束白光通过一个正立的三棱镜后,看到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光谱,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现象,它是光的________引起的。

     

  • 29、一束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 度。

     

  • 30、请你分析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还是利用声传递信息.(填序号)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________,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________

  • 31、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它的形成过程需要________(吸热放热”).

     

  • 32、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一支上天似雄鹰、下海如蛟龙、入地似猛虎的神秘方队首次踢着正步走过天安门,这就是中国最年轻的兵种——特种兵(如图所示)。他们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___________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________(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 33、2022年10月16日,小明通过电视机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电视机里传出的声音是物体___________产生的,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___________(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 34、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3米处,他若以0.5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小明的速度为_____ m/s,在靠近的过程中,镜中像的大小会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______(选填“厚”或“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同)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选填“前侧“或“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直接观察光屏,光屏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4)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靠近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或“不变”“变小”);

    (5)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中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选填“向右”或“向左”或“不”)移动。

    (6)小刚根据所学的平面镜知识,设计了如图乙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A点与光屏PQ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若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m;若光斑B向左移动了1m,说明水位______(选填“上升”或“下降”)了。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某金属块总质量为280g,将这一金属块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有部分水溢出,当水不再溢出时,称溢出水的质量为40g,求金属块的密度.( 已知:ρ=1.0×103kg/m3

     

  • 37、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底柱形容器A内装有一些水,不吸水的正方体物块B的边长为10cm,用细线(重力和体积忽略不计)拉住物块B,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静止后物块B浸入水中的体积为6×104m3,此时细线被拉直,长为6cm,物块B所受拉力为1N。求:(ρ=1.0×103kg/m3g取10N/kg)

    (1)物块B受到的浮力;

    (2)物块B的密度;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38、某水银温度计的玻璃管上有110格均匀的刻度线,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液面在第30格处,当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液面在第80格处。(已知水银的凝固点是-39℃,水银的沸点是357℃)

    则:

    1)这支温度计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多少?

    2)这支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多少?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画出折射光线。

    ______________

  • 40、如图所示,为凸透镜的主光轴,经凸透镜所成的像。请你通过光路图确定凸透镜的光心O及两个焦点F的位置,并画出凸透镜。

  • 41、在图上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