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中有很多物态变化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早晨大雾弥漫是升华现象
C.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一种凝固现象
D.从冰箱中取出的饮料“出汗”是汽化现象
2、为提高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置能力,河南商丘拟耗资1.35亿元建设永久性方舱。下列关于建造者描述合理的是( )
A.建造者步行速度为10m/s
B.建造者的身高为170dm
C.建造者的体温约为36.5℃
D.建造者质量为60g
3、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体积之比为2:3,则它们的质量之比为( )
A.
B.
C.
D.
4、下图中,表示非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
A.
B.
C.
D.
5、下列控制噪声的方法中,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道路旁安装隔音板
B.考场周围禁止鸣笛
C.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D.阅览室内保持安静
6、项目学习小组在“自制望远镜”活动中选择了两块透镜,将其中一块透镜正对太阳光,观察到地面上出现了明亮的光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透镜是凹透镜
B.该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C.该透镜可用来制作望远镜的物镜
D.可以使用这种透镜来矫正近视眼
7、用托盘天平测量1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简便且正确的是( )
A.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仔细测量
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
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D.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盘,再测出101枚大头针的质量,然后算出1枚大头针的质量
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D.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9、在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3年12月15日,我市大雪,全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一天。大连冬季除雪坚持“机械为主,融雪剂为辅”的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融雪剂可使雪汽化
B.融雪剂能降低雪的熔点
C.雪升华放热
D.融雪剂可在所有环境中大量使用
11、如图是光的三原色色光照射在墙壁上的示意图,图中2号区域(斜线阴影)为三原色叠加区域,图中区域1和区域2应标的颜色分别是( )
A.蓝色、白色
B.绿色、白色
C.黄色、黑色
D.黄色、白色
12、甲、乙两地间距120m,某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15m/s,那么该小车从甲地运动到乙地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0.9m/s
B.11m/s
C.12m/s
D.13m/s
13、下列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B.图乙: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C.图丙: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4、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现象中,表示光源的是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15、如图是初二年级的同学们在摄影活动中展示的照片,其中包含许多光学现象,以下对这些光学现象的解释,合理的是( )
A. 手在墙上的“兔子”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 荷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后视镜中货车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 放大镜下放大的叶片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16、对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
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锣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
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瓶内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固体不能传声
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污染
17、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18、北京时间2021年11月7日18时51分,翟志刚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成功出舱。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看到宇航服上的国旗标识是因为国旗反射红色光
B.翟志刚在舱外时和其他航天员在太空能直接对话
C.我们看到翟志刚身上白色宇航服,是因为它发出白光
D.翟志刚在舱外向全国人民问候的声音可以直接传播到地球
19、下列关于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尺的最左端与物体的左边缘对齐
C.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如果天平右盘下沉,应该把平衡螺母向左调
D.使用量筒测体积时,液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应与凹面底部相平
20、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淋浴时合适的温度为约为
B.中学生的体积约
C.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
D.一间教室空气质量约为200kg
21、弦乐队在演奏前,演奏员都要调整自己的乐器拧紧或放松琴弦,这样做主要功能是改变乐器发出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方向
22、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 日全食日偏食
23、如图所示,一木块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A所受的重力为G,水平桌面对A的支持力为,A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
,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大于
B.小于
C.G与是一对平衡力
D.G和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4、汽车速度是36km/h,运动员速度是10m/s,自行车1min通过0.6km的路程,则( )
A.自行车的速度最大
B.短跑运动员速度最大
C.汽车速度最大
D.三者速度一样大
25、太阳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m/s,照射到树叶上呈现绿色,是因为树叶___________绿光,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___________像(选填“倒”或“正”)。如图,若要用正午的阳光照亮一座洞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水平洞穴,图中平面镜AB应逆时针方向转___________度,随着太阳西斜,平面镜应向___________(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适当转动才能继续照亮洞穴。
26、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____(选择“变大”、“不变”、“变小”)。 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图,在一块硬纸板上挖一边长为10mm的正方形的“孔”。把这块挖有方孔的纸板正对太阳光,当纸板和地面相距较近时,在地面上能观察到___________(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亮斑,适当增加离地面的距离,亮斑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再增大纸板与地面间的距离,最后你会发现在地面上能看到___________(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亮斑,此时再适当增加离地面的距离,亮斑大小___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28、如图中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计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鼓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人们主要根据鼓和镯发出声音的______(填乐音三要素之一)不同,确定车行驶的是一里还是十里,这是利用声音能传递______(选填“信息”/“能量”)。
29、如果小红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该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小红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_____。
30、冬天寒潮来袭,小明家窗玻璃上出现了漂亮的“冰花”。“冰花”的形成是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冰花”会出现在玻璃窗________(选填“室内”或“室外”)一侧的玻璃上。
31、北京奥运会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水立方”,外层采用了一种叫做ETFE(四氟乙烯)新型环保节能的膜材料,这种膜材料质地轻巧,而且在外力的作用下能拉成到它长度的3倍而不失去弹性.万一出现外膜破裂,只要8h就可修复或更新.采用这种膜结构,可使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9.9h,节约大量的电力资源.从高空远远看去,它是一个水蓝色的建筑,宛如一潭蓝色的湖水,近看它更像一个透明“冰块”,内部设施尽收眼底.由此可知,这种膜必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属性
32、一根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引,该现象说明带电体可以___________;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___电荷;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
33、齐齐哈尔地区冬季气温很低,如果气温为-20℃,湖面结一层厚厚的冰,而冰的下面仍然是液态的水,这时冰上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冰下表面的温度为________℃。
34、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而成为首位获自然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受热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它,屠呦呦创造性地选用乙醚(液态物质)代替水或酒精,这是因为乙醚具有较低的______;家里煮鸡蛋时,当水沸腾后,根据水沸腾时的特点,可改用______(选填“大”或“小”)火继续煮会更好。
35、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 动木块,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实验 次数 | 木块对木板 压力/ | 弹簧测力计 示数/ | 滑动摩 擦力/ |
1 | 10 | 4.0 | 4.0 |
2 | 10 | 4.0 | 4.0 |
3 | 20 | 8.0 | 8.0 |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丙所示。
(1)比较___________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面积大小无关;
(2)比较 1、3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大小有关。
36、小明爸爸开车接他放学回家,放学拥挤的马路上汽车的平均速度只有18km/h,开车从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为12km,小明乘私家车回家要多长时间?
37、某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4s内通过的路程是12m。求:
(1)它在前5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在最后4s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8、一辆质量为6t的载货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30mi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06倍(取g=10N/kg)求:
(1)汽车所受重力是多少?
(2)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多少?
39、如图甲是某同学在公园里拍摄的小桥流水情景,图乙是其简化图。若人站在岸边,P为人眼的位置,a是桥的顶点,b是a经水面所成的像。请画出:
(1)人眼看到a点的光路;
(2)人眼看到像b的光路。
40、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为支点,请在图中
点画出抬起鱼竿最小动力
的示意图及阻力
的力臂
。
41、如图,一重力不计的挂衣钩“吸”在竖直墙上,钩上挂着物体保持静止.请画出挂衣钩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画图时,用实心点O表示力的作用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