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成都高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他孜孜于考古发掘和典籍爬梳。经过努力,一些湮没在历史废墟和神话传说中的

      被重新确认,因此某些关于先民流徙原因的   也随之不攻自破。从他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在   这一文化基因的作用下,迫于自然灾害或是人类战争而背井离乡者,是怎样动情地吟唱着家园,并渴望着重归故土。

    A. 故事  不经之谈  安居乐业

    B. 故实  不刊之论  安居乐业

    C. 故事  不刊之论  安土重迁

    D. 故实  不经之谈  安土重迁

  • 2、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将近40年左右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尽显生机活力,开始重振大国的风采。

    B. 高价奢华的生日聚会,早已远离了孩子们一起玩耍的简单快乐,已经演变成世俗的攀比和无聊的展示。

    C. 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美丽传说,他们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D. 实现文化精准扶贫,需要在“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基础上,做到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 3、下列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例: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

    B.三秦 指陕西一带地区,古代为秦地。项羽灭秦之后,把秦地分为雍、塞、翟三部分,故称三秦。例: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山东, 指太行山以东的地区。如“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鸿门宴》)

    D.中国,指中原地区。“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之战》)

  •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墨子号”是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家实验卫星。  ①  墨子首先通过小也成像实验发现了光沿直线传播,  ②  他也提出了某种意义上的“粒子论”,所以起名为“墨子”。量子在光纤线路中的传输距离较短,每100公里便需要一个中继器。  ③  在大气层中,它却可以一次性传递几千公里,  ④  中国的科学家们决定用天上的卫星实现更大范围的传输。  ⑤  “墨子号”成功运行,这将使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⑥  目前中国量子通信已走在世界前列,但在量子计算等量子技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

    由于

    /

    可是

    因此

    一旦

    虽然

    B

    由于

    并且

    /

    那么

    假使

    尽管

    C

    因为

    而且

    所以

    如果

    尽管

    D

    /

    并且

    但是

    由此

    假如

    因此

     

     

    A. A   B. B   C. C   D. D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深刻阐述并提出了红船精神。

    B.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近日表示,中国人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多数情况下他们愿意用隐私换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

    C. 目前我国中小学营养餐浪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这是源于中小学营养餐与学生的期望值的心理落差太大而造成的。

    D. 针对海岸种树不易成活、“年年造林不见林”,林业部门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推出了很多造林的新模式。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几天,知名视频博主李子柒,因在境外视频网站上拥有超高人气和关注度,再次引发人们的讨论。有文章认为,这位博主主打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通过镜头语言呈现田园生活,令外国网友喜爱并评价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被我们忘记的那些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从这个角度而言,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文化输出的意义。当然,这一结论也引发了不小争议。

    浏览李子柒微博的主页,不难发现这位拥有两千万粉丝的大V与众不同之处。在她更新频率不算高的视频中,能够看到黄豆如何变成酱油、纯手工造纸等等传统文化遗产,也能读到蕴藏于田园生活背后的脉脉温情,这些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于田园牧歌的向往,也打开了西方世界欣赏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由此而言,李子柒的走红不难理解。但能不能把这种走红视作文化输出,以及中国需不需要这样的输出,在网上言人人殊。有人认为李子柒的视频不真实,拔高了现实生活;也有人认为乡土社会代表不了中国全貌,会带来误解;还有人质疑其包装炒作的成分,担当不起“文化输出”的重任。

    必须承认的是,作为视频内容行业的从业者,李子柒已经用粉丝和流量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究竟是不是要抢占“文化输出”的名头,目前来看,更多是公众讨论中赋予的意涵。每一个新媒体产品都有自身的定位,喜欢与否都是双向选择,只要符合法律要求和道德规范,他人无需苛责。实际上,在互联网连接世界、中国影视作品不断走出去的今天,某个博主的视频走红也存在着必然因素。网友的争议,表面上是探讨文化输出,但更多折射出对待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同态度: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社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面对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传统文化如何自洽地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沿着这个视角望去,那么在李子柒镜头下,传统的笔墨纸砚、蜀绣,古法制作的苏式鲜肉月饼、桂花酒,这些流传于上千年历史之中的技艺,浸润着岁月的打磨和一代代人的匠心。传承好这些、推动它们走出去,不仅必须,而且重要。李子柒视频中所呈现的田园生活,虽然距离当下普通人的生活比较遥远,但从中依然能看到中国传统“清隽”的审美取向和“出世”的价值追求,读懂这些内涵,方能更好理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其提出过分苛刻的要求,不如学习借鉴其优点和经验;争议是否是文化输出,不如扎扎实实做好文化创新和推广的工作。每一个文化作品的成功都不是轻轻松松的,都凝结着精益求精的探索、持之以恒的努力。坚定文化走出去的大方向,秉持工匠精神来谋划创新,这是我们最应该做的。

    (节选自201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评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柒的视频传播中国传统美食文化,展现田园生活,体现了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

    B.李子柒的视频将传统文化遗产与田园生活温情融为一体,获得众多中外网友的喜爱。

    C.李子柒用两千多万的粉丝证明了自己的成功,但是否担得起“文化输出”的重任尚有争议。

    D.李子柒视频呈现的生活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较遥远,但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取向和价值追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外国网友的评论,说明李子柒的作品具有文化输出的意义,引出后文的讨论。

    B.文章指出新媒体产品都有自身定位,再进一步说明李子柒这样的走红存在着必然因素。

    C.文章运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的方法,肯定了李子柒视频对于文化传承问题的积极意义。

    D.文章对“李子柒现象”中公众的认识进行了分析,并表明了客观、理性的观点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李子柒现象”是一种文化现象,满足了人们在诗情画意中寻找文化原乡的精神需求。

    B.比起争议李子柒的走红是否是文化输出,田园牧歌是否还有时代价值更值得公众深思。

    C.李子柒做出了国际文化传播的奇迹,原因是商业价值下的互联网包装和营销手段。

    D.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内外兼修,要秉持以工匠精神走出去的大方向,不断创新。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2)《离骚》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分析宫廷里的侍从护卫不懈怠,战场上忠诚有志的将士奋不顾身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追击敌军要把握时机,要在士气敌竭我盈时追击,同时要注意观察敌军,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出击。

    (2)《师说》在第3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文章开篇“____________”遥相呼应,并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3)杜牧的《阿房宫赋》第1段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阿房宫占地广、宫殿高的特点。

     

  • 9、根据相关情景,填写名句。

    (1)《滕王阁序》中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高下、动静,远近、点面等诸多角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天阔水远、水鸟高飞,秋霞绚烂的鲜活图景,意境描写达于化境。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

    (4)描写云消雨停,阳光普照,天空明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象的四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传达出渔歌和雁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_______________

    (7)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胜,歌声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表达人生越是处境艰难,越要乐观向上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_______________

    (9)以时空为喻,表现作者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北海虽赊,扶摇可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同为赤壁怀古诗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杜牧在《赤壁》中,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

    (3)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如《离骚》中“____________”一句就成为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处。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示:虽然自己不求闻达,但先帝能够放低身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受到感动,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2)《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问句,运用比喻手法,分别描写阿房宫中宏伟壮观的“桥”和“复道”。

    (3)“桑”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它是原产于中国的一种古老农作物,也可借指农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藤山下闻猿

    韦庄

    黄藤山下驻归程,一夜号猿吊旅情。

    入耳便能生百恨,断肠何必待三声

    穿云宿处人难见,望月啼时兔正明。

    好笑五陵年少客,壮心无事也沾缨。

    [注]①巴蜀三峡间有谚语“猿鸣三声泪沾裳”。

    1简要赏析颔联“便能”“何必”两词的表达效果。

    2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在孔子、孟子看来,怎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请综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答: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了贯彻学习十九大报告精神,金山民族中学团委拟举办“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主题演讲会,要求每个班级推选3~5人参加,选手要紧紧围绕演讲主题,结合自身学习和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假如让你参加这次演讲,请你写一份演讲稿。

    要求:紧扣演讲主题,符合演讲稿格式,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