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四位同学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傅雷家书》,其中做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杭采用“热读”的方法,调动感情,一气贯注;以感受傅雷的爱子之情、爱国之心。
B.小州遭遇成长的烦恼,他对书中有关成长的话题分门别类,以问题的形式梳理了下。
C.小语喜欢写读后感,他关注书中感受最多、体会最深的内容,并写了一些点评批注。
D.小文在音乐、绘画、雕塑等方面有一定修养,因此对书中有关艺术的论述弃而不读。
2、下列对名著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四世同堂》《龙须沟》等,他因创作了优秀话剧《茶馆》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骆驼祥子》以“祥子买车卖车的三起三落”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通过祥子的悲剧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
C.艾青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土地”“太阳”等是他的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诗歌《向太阳》是他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D.艾青的诗歌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达到一个高峰,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与反抗,形式自由,情感浓烈,但诗人后来因受文革影响而陷入沉寂,没有代表作产生。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寄愁心/与明月 B.江春/入旧年
C.杨花落尽/子规啼 D.断肠/人在天涯
4、下列关于语法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满山的杜鹃花,以灿烂的笑容送您出行,迎你回家。”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阳光灿烂”“饿得心慌”“除恶扫黑”“敬畏生命”四个短语的类型均不相同。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范仲淹、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这首律诗的颈联。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撺掇(cuān) 羁绊(jī) 怅惘(mǎng) 风雨如晦(huì)
B.谚语(yàn) 上溯(shuò) 褶皱(zhě) 巍然屹立(yì)
C.蓦然(mò) 雾霭(ǎi) 狩猎(shòu) 流水潺潺(chán)
D.沙砾(lì) 龟裂(jūn) 渲染(xuàn) 戛然而止(gá)
6、下列各项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回忆性散文《社戏》是鲁迅回忆童年生活的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童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B.小赵指着菜农钱大爷的蔬菜摊问:“大爷,您那黄瓜多少人民币1千克?” 句子表达得体。
C.句子中如果有多项定语,合理的顺序大致是:所属+数量+形容或描写,如“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D.《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分成风、雅、颂三类。“风”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雅”是各地的民歌民谣。
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及劳苦大众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西游记》通过大胆丰富的艺术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创造出一个神奇绚丽的神话世界,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
C.《水浒传》中杨志担运生辰纲途经黄泥冈,被吴用、晁盖等人用计劫走,被迫流落江湖,后来在二龙山落草。吴用等人也因为官府追查,去了梁山。
D.孙悟空原是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只石猴,本领强大,机智过人,后来拜师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为他取名孙悟空。
8、阅读《木兰诗》选段,回答问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请解释下列加点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策勋十二转____
(2)赏赐百千强____
(3)愿驰千里足____
(4)出郭相扶将____
(5)著我旧时裳____
【2】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江行
[宋]严羽
瞑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
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
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 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1】尾联一个“厌”字写出了作者那种____、 ____的情感。
【2】发挥想象,试描绘出“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梢行”这一联所写的景与情。
10、百年峥嵘岁月,百年建党伟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某中学初三·一班准备开展以“百年伟业红色传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
【2】如果你是本次活动启动仪式的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富有文采的开场白。(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3】请你围绕此次活动主题设计三种活动形式。
11、默写(12分)
(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
(2) ,禅房花木深。
(3)《龟虽寿》中千古传诵的名句是:“ , 。, 。”
(4)《过故人庄》中写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 ”。写农家的劳动生活的句子是 , 。
(5)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关于咏雪的诗句,请默写连续两句咏雪的诗句。
, 。
12、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写给哥哥的信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想把我经受的一切都告诉你,我想,除你之外,我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你了解我,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能理解。生活仍然给我很大的压力,我继续在为健康而斗争。
②我受到的打击一个接一个。一次打击之后,刚刚站起来,另一个更厉害的打击又落到我头上,更可怕的是我无力反抗,左臂已不听使唤,这本来够沉重的了,可接着我的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本来我就只能勉强在室内走动,现在连下床走到桌子旁边都困难,要知道这大概还不算结束。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③我已不再出门,只能从窗子里望见大海的一角。当一个人的肉体背叛了他,不再听他使唤,但他那颗布尔什维克的心、布尔什维克的意志却仍然渴望劳动,渴望和你们在一起,加入正在全线进攻的大军,走上展开滚滚铁流般巨大攻势的战场,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④不过,我仍然相信,我能归队,在冲锋陷阵的队伍里还会出现我的刺刀。我不能不相信这点,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团组织教给了我反抗的本领,我们的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克不了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同样适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
【2】从选段内容可以看出保尔具有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两点即可。
13、阅读《戏看》,完成下面小题。
⑴喜欢看戏,是从小时候开始。
⑵故乡在霸州,出了个唱老生的李少春,家乡人以他为荣,他唱的《野猪林》无人能越,“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往事萦怀难排遣……”那时我外公天天唱这几句,我外婆一张嘴是“苏三离了洪洞县”,外婆人美,好像她真是苏三一样。
⑶我最初被外婆带着去看戏,是乡下的戏台子,草席围成的,一人多高,也有灯光,极暗。但台上的人儿如此吸引我,小戏子画得美似天仙,穿着绸啊缎的,一张嘴,更是婀娜。
⑷《玉堂春》最是精彩,苏三一身罪服,却艳得惊人,红与黑配,再跪在那里泪眼婆娑。在我看来,她是最美丽的人儿了,我恨那些冤枉她的人,恨不能上去打人家。
⑸我不肯和外婆坐在那里看戏,去扒着台子看,扒长了,非常累。因为离得近,可以看到那戏子的眼睫毛,演《六月雪》,她真哭,妆被冲了,有黑线流下来,我也跟着哭,台上是疯子,台下是傻子。
⑹喜欢看戏,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⑺后来我听磁带,刺刺啦啦的,是些老带子,程砚秋先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录的,那时录音质量不好,可我听起来,是前世今生之感。
⑻去石家庄读大学时,跑到平安剧院去看戏,有戏就要去看。有一次,看到李世济,她唱《锁麟囊》,已经六十岁的老人了,仍然美到惊艳,一张嘴,还是那样绕梁三日。
⑼后来工作在廊坊,离北京近,更有机会去看戏。坐火车四十分钟到北京站,北京站对面就是长安大戏院,那是中国最好的戏院,我看完再乘火车回来。寒冬里,一个人奔跑着赶火车,回来时往往是半夜,我哼着新看的戏,边走边唱,无限的美。
⑽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看张火丁的戏《春闺梦》。
⑾是和朋友一起看的。火丁一出场,他就嚷,好……然后眼睛就发着贼光,好像全世界只有火丁了。他平时是个极其沉静的人,但那一刻,却非常忘形。其实我也同样被吸引,张火丁如蝴蝶,在台上翩翩飞着,她人冷艳,不轻易和人热络,正是我最喜欢的性格。
⑿去后台看她,她正在镜子前,我看着镜子中的她,俨然不是人间的女子,好像在云端,分外地薄凉。
⒀我和她,谁也没有说话,我看着镜子中的她,她看着镜子中的我,她或许知道我的喜欢吧?京胡响起来了,她上台,一张嘴,满场的好。“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境……”我站在侧幕边上,惊得失了魂,这台上台下的人生,有几个识了人间的真味呢?
⒁也去看过野戏班子演戏。
⒂陶然亭公园,每周有京剧票友在那里唱,我被朋友拉去,唱一段《大登殿》,因为有人看,我红了脸,唱走了板,旁边的人说,“别紧张,反正是玩。”我还是紧张,还是喜欢看戏,然后为人嚷那一声“好”。
⒃看戏二十年了,慢慢养成淡泊性格,人说戏如人生,我说人生也似戏,一出出,总演呢。你哭也罢笑也罢,你累也罢苦也罢,总得演下去,上了台,大幕拉开了,没有退下去的可能。
⒄演得好呢,台上就有观众,演不好,就给自己看。有什么大不了呢,无非是一场戏,再回头,满城灯火已黄昏,转眼就老了,就这么快。
⒅我记得昨天我还在外婆怀中,月亮升起来,雾水来了,外婆背了我回家,今天外婆已在天堂,而我茕然独立于花廊下,再回首,已过小半生。韶华中,只听到有人唱:未开言不由我珠泪滚滚。
⒆一梦二十年,何时到康桥?
⒇我总以为自己是看戏的人,其实,我也是戏中人呢。人生何其容易又何其难,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而演呢?我想,惟有好好演下去,好也罢坏也罢,我不要掌声,我只要人生两个字——不悔。
【1】请根据文章思路,用简洁的语言将作者看戏的过程补充完整。
⑴儿时,受外祖父母影响喜欢上看戏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廊坊工作时,独自去北京看戏。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语言。
⑴赏析第⑻段中加点词语“绕梁三日”。
⑵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⑾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本文题目叫“戏看”,其实写的是自己看戏的经历,那题目为什么不叫“看戏”而叫“戏看”呢?
【4】最后一段作者说“想看戏,看到最后,戏看懂了,才能解人生的真味吧?”
链接材料: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两者都是多年以后的感慨,说说本文作者感悟到的“人生的真味”是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链接材料里“我”的感慨又是什么,“我”怀念的仅仅是那夜的豆和那夜的戏吗?谈谈你的理解。
人生真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材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小题。
读书与快乐
①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
②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
③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考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
④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
⑤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
⑥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
⑦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
(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适合第③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
(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便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
15、题目:你的爱一直都在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