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都正确的一项
A. 则刘病日笃:深厚 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明亮
B. 圣人不凝滞于物:拘泥,执着 感慨系之矣:附着,随着
C. 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 妪,先大母婢也:去世的母亲
D. 悟言一室之内:交谈, 悟同“晤” 后五年,吾妻来归:出嫁女子回娘家探望父母
2、下列特殊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B. 而刘夙婴疾病
C. 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 奚以知其然也
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程开甲:此生情定核裂变
戴红
著名物理学家、中国核试验科学技术的创建者和领路人程开甲,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的开拓者、我国核武器试验事业的创始人之一。推动了核武器设计、改进和核试验技术的发展,创立了核爆炸及其效应理论,为我军的核武器应用奠定了基础。
1931年,程开甲考入浙江嘉兴秀州中学,著名的科学家李政道就是这个学校毕业的。程开甲在这里读了六年的初中和高中。恰恰在这时,他碰上了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姚广钧。在其指导下,程开甲能将圆周率轻松自如地背诵到小数点后60位,能牢记学过的所有数学公式。这些训练对他在日后科研中处理数据起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他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和苏步青等大师严格的学习和科学精神训练。他敢于挑战难题,大三时撰写的论文,得到陈建功和苏步青赏识,并推荐给英国数学家,之后文章被苏联教学刊物全文引用。
1946年,经李约瑟推荐,程开甲来到英国爱丁堡大学,成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玻恩教授的学生。他先后发表了5篇高水平超导论文,并于1948年提出超导“双带模型”。同年,获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战役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时,他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书籍,整理好行装,于1950年8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为了培养亟需的原子能研究人才,八年间他两次改变专业。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
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拟定试验总体方案,为第一颗原子弹的试验作准备。核试验的准备,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仪器设备,又无可借鉴,程开甲就亲自研制爆炸所需仪器,并编写教材为科研人员讲课。他带领青年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钻研理论和技术问题,交代工作时,总是条理分明、清楚准确,有时还写下书面材料,以便他人尽快开展工作。同时为年轻人争取发挥更大作用的工作平台,实事求是地介绍、推荐吕敏、杨裕生、钱绍钧等加入研究队伍。
短短两年中,程开甲到研究所、院校、部队召开了几百次任务会,提出具体科研要求。经过辛勤努力和刻苦研究,逐步形成了一个有高度预见性、准确性和创造性、切实可行的试验方案:研制出1000多台测试仪器。
第一颗原子弹在哪里爆炸?程开甲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勇敢地否定了原先由苏联专家提出的“空爆”方案,并成功主持完成首次地下核爆炸。地下核爆炸成功后,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他和朱光亚等人决定进入地下爆心考察。谁也说不清洞里辐射会产生多大危险,但程开甲经过计算,认为采取多种防护措施后,可以进入。他们顾不上自己身体吃了多少剂量,在刚开挖的直径只有80厘米的小管洞中匍匐爬行,最后进到爆炸形成的一个巨大空间。洞里温度很高,科学家们忙得汗流浃背,仔细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二十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甲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及首次空投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三十多次核试验。他带领团队,建立发展了中国核爆炸理论,成为中国核试验总体设计、安全论证、测试诊断的重要依据。以该理论为指导,创立了核爆炸效应的研究领域,支持了中国核武器设计改进。
上世纪80年代,程开甲开创了抗辐射加固技术研究新领域,为国防科技建设发展做出新贡献。近年来提出凝聚态的新的电子理论。现在,他仍不倦地对材料科学的理论和应用展开创新性研究,并取得重要进展。
对于这些崇高的荣誉,程开甲有他自己的诠释。他说:“我只是代表,功劳是大家的。功勋奖章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肯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对整个核武器事业和从事核武器事业团队的肯定。我们的核试验,是所有参加者,有名的、无名的英雄们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的。”
(《光明网》2014年1月15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老师束星北教理论物理,常常不拿课本,但讲得生动透彻,让学生牢记不忘。他和程开甲经常在教室里研讨问题,同学们戏称这种面对面的教学模式是“真心的相对论”。若干年后,程开甲与高耀珊结婚,束星北还给他们当了证婚人。
(《解放日报》2014年1月17日)
②有一次,程开甲设计的测试方法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包括当时基地的一位副司令员。有人劝他:“人家是领导,你不要争了,出了问题他负责。”他却严肃地说:“我不管他是不是领导,这些数据是我在实践中计算出来的,是科学的。要保证安全,就得按数据要求办。我要对核试验的安全负责。”结果还是按程开甲的意见办了。
(《党史纵横》2005年第5期)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当听到解放军在渡江战役中传来捷报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在购买了建设祖国所需的资料后,整理行装,立即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B.为了成功完成地下核爆炸,掌握第一手材料,程开甲和其他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进入地下空间进行考察,取得了我国地下核试验的第一手资料。
C.程开甲的测试方法虽然遭到很多人包括副司令员的反对,但他坚决主张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处理,体现了他对核试验研究事业敢于负责的精神。
D.在核试验中,程开甲不仅得到了很多物理学大师的帮助,自身得到了成长:同时他本人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E.本文通过描写程开甲的语言、动作等内容,展现了一位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形象,同时表现了科学家的崇高风范。
【2】程开甲的人生经历书写着动人的情怀,“情”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分析。
【3】程开甲院士在核研究和其它科学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结合材料,探究程开甲院士取得卓越成就的原因。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阕“_______”一句包含时间、人物、地点,表明了全词抒写对象;下阕词人感叹人生犹如一场梦,只能“_______”。
(2)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借与孙权有关的风流遗迹“_______”,表达江山寂寞、不胜今昔之感;又借百姓在“_______”祭祀的场景,体现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正告。
(3)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知错就改、真诚谢罪,既有“肉袒负荆”的实质性行动,也有“_______,_______”的感人语言,与蔺相如交欢和好,成为了生死与共的好友。
5、(1)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_______________,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4)_______________,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5)峰峦如聚,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6)_______________,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7)江上带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8)__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6、名句默写。
(1)《燕歌行》中表达对边关将领的不满因而怀念古代名将的两句是: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作者用来表明诗人厌恶官场和傲岸不屈的个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兰亭集序》中批评道家等同死生泯灭寿命短长区别的句子是:___,____。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只选4小题)
(1)《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正面写乐声,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人的谄邪作为,是屈原写《离骚》的原因之一。
(3)《过秦论》中蒙恬驻守边防、击退匈奴后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的表现手法叫用典明志。《书愤》中用典明志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5)《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战士拼死作战,流血牺牲,而将帅却美人歌舞,纵情声色,贪图享乐。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针对当时士族阶层崇尚虚无、混淆生死、不思进取的现实,明确指出“ , ”,要思考生命的意义,珍惜时间。
(2)杜甫《蜀相》中“ , ”两句表达了对理想的君臣际遇关系的肯定与憧憬。
(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见赠》诗中“ , ”两句包含了事物新陈代谢的哲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2)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朝廷小人当道、正直之人遭到排挤的黑暗现实。
(3)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文章的内容虽然细小但含义却极弘大,所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意义却很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捣衣
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亦”“况”等虚词使用巧妙,既贯通了诗句,又对思妇的心理作出细腻刻画。
B.首联一反古典诗歌以景开篇的习惯技法,通过人物描写,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C.颈联写出思妇身心俱疲不能捣衣,同时又希望早日将寒衣寄去遥远边疆的矛盾境地。
D.尾联想象捣衣声远飞天外,能被远征的丈夫听见,以声寓情,具有强烈的抒情意味。
【2】本诗饱含深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沧州牢城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那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林冲道:“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众人道:“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那个是新来配军?”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小人便是。”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林冲只骂的一佛出世,哪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却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嫌小微。”差拨看了道:“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林冲道:“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林冲笑道:“皆赖差拨照顾。”差拨道:“你只管放心。”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差拨道:“既有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林冲道:“多谢指教。”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有钱可以通神,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已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视。”林冲听得呼唤,来到厅前。管营道:“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驮起来。”林冲告道:“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差拨道:“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管营道:“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差拨道:“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叫林冲去替换他。”就厅上押了贴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天王堂交替。差拨道:“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教看天王堂时,这是营中第一样省力气的勾当,早晚只烧香扫地便了。你看别的囚徒,从早起直做到晚,尚不饶他。还有一等无人情的,拨他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林冲道:“谢得照顾。”(节选自《水浒传》第九回,有删改)
【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E.选文借“有钱可以通神”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现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A. 选文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节描写上。
B.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一般的罪人”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 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 选文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2】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4分)
【3】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4分)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实然”是实际的样子,“应然”是应该的样子,该关注“应然”还是“实然”是人类永恒的争论。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欲匡世于既颠。桀溺不以为然:天下处处混乱糟糕,你们能和谁一起去改变它呢?在一档辩论节目中,经济学教授薛兆丰指出:应该的样子是虚无缥缈的,过多关注“应然”会使自己与“实然”世界格格不入。而哲学教授刘擎反驳:世界之所以会变得更美好,恰恰是因为我们知道“应然”的样子。
百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和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