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昭通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三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题,共 10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共享单车在海外前路如何?有反对者预测将会水土不服:外国人不“善于”扫码,而习惯于信用卡支付。

    ②高德纳的研究部负责人维沙尔·特里帕蒂曾说,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比印度要强很多。中国手机的销量仍然很高,印度只能望其项背

    ③广场舞抢篮球场、拒让高考后,青岛老年暴走团又攻陷了汽车道,相关部门应拿出强制措施来,不能因为涉及都老年人就大而化之,更不能变相纵容“法不责众”的心态。

    ④满分作文是另一层意义上的高考状元,别炒作高考状元也别炒作满分作文。对于伪作,自然应该保持高度警惕;对于真作,也不必顶礼膜拜,不必跟风炒作。

    ⑤月圆之夜,“天宫二号”成功发射,举国上下弹冠相庆 “天宫二号”翱翔天外,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应用发展的新阶段。

    ⑥一些经营者借助微信渠道,以发展下线成员来提取所谓的比例费用,这暴露出微商管理仍存

    不足,传销披着微商外衣大行其道,消费者应提高警惕。

    A. ①②⑤   B. ②③⑥   C. ①③⑤   D. ①④⑥

     

  •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那时我在上海,也有一个唯一的不但敢于随便谈笑,而且还敢于托他办点私事的人,那就是送书去给白莽的柔石。

    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的装修、改建和扩建。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3、五、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老汪,你有学问吗?”

    老汪红着脸:“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人:“有,咋说不出来呢?”

    老汪叹息:“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啥叫朽木不可雕呢?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老范自家设私整,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 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我讲你们也不懂。”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老汪:“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注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总想一个人。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这下老范明白了:“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老汪哭着摇头:“不会是他。”

    老范:“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老汪摇头:“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老汪摇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又说:“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人劝老汪:“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老汪一声叹息:“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老范:“为啥? ”

    老季:“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老范:“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老季:“不为老汪。”

    老范:“为啥?”

    老季:“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老范挥择手:“娘们儿家。”

    又说:“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啥叫有朋自远方来?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选自刘震云 《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垫师的他迂腐无能。

    B. 文中老汪毎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 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 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 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6题,共 30分)
  • 4、根据情境写出下列的名篇名句

    (1)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墨西哥时,在墨西哥参议院发表了题为“促进共同发展,共创美好未来”的演讲。习近平强调,庄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逍遥游》)只有让中墨两国人民的友情汇聚成深厚的海水,才能承载起让中墨两国友好合作的大船。

    (2)《逍遥游》汤和棘的对话中,“___________”一句,体现了鹏凭借旋风可以高飞。而斥鴳竟然对之加以嘲笑,面对二者的思想境界,庄子感喟道:“___________”。

    (3)庄子的《逍遥游》中,以宋荣子为例,说明他还没有达到“逍遥游”的境界,紧接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了真正的“逍遥游”应该持有的状态。

    (4)《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6)《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比较了读书求学的三种态度,明确要以学习为乐。

    (2)《老子》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与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正一反,都强调做事情要从点滴来积累。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屈原进言治国,反遗贵难,只好“穷则独善其身”。

  • 6、补出下面的空缺处。(任选5空)

    (1)分野中峰变,___________。(王维《终南山》)

    (2)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杜甫《登楼》)

    (3)不忍登高临远,____________,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

    (4)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__________,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十三首》)

    (7)__________,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8)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的《逍遥游》中指出“_________________。”就像倒在堂前洼地的一杯水,无法浮起一个杯子一样。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着力了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以高度凝练、精辟的语言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

    (4)屈原《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木欣欣以向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     ,(李密《陈情表》)

    (3)但以刘日薄西山,     ,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反映“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四章》中“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人的肉体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的精神可以永垂千古。

    (4)《春江花月夜》中按照古代传说托鸿雁、鲤鱼捎书带信,但此时没有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5)贾谊《过秦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陈涉起义受到天下人拥戴的情形。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

    欧阳修

    暖日迟迟花袅袅。人将②红粉争花好。花不能言惟解笑。金壶倒。花开未老人年少。

    车马九门③来扰扰。行人莫羡长安道。丹禁漏声衢鼓报④。催昏晓。长安城里人先老。

    [注]①此首词可能作于词人在朝任参知政事期间。②将:带领。③九门:指都城的城门,此处代指京城。④丹禁:帝王所居的宫禁,用红色涂墙,故称丹禁。衢鼓:即街上的更鼓。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描写了春暖花开的优美画面;“迟迟”“袅袅”既形象又有韵律感。

    B.上阕次句,描写了一幅男女青年春游踏青赏花的场景,姑娘的美丽堪与花争艳。

    C.“花不能言惟解笑”一句,作者赋予花以人的情感,以“笑”字写花,生动传神。

    D.上阕末两句,描写了春游畅饮的场面,也发出不要过度饮酒珍惜美好青春的劝诫。

    【2】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理,宇伯循,三原人。同尚书王恕家居,讲学著书。理从之游,得其指授。杨一清督学政,见理与吕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马生、吕生之经学,皆天下士也。”登乡荐,入国学,与柟及林虑马乡,榆次寇天叙,安阳崔铣、张士隆,同县秦伟,日切劘于学,名震都下。高丽使者慕之,录其文以去。连遭艰,不预试。安南使者至,问主事黄清曰:“关中马理先生安在,何不仕也?”其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举进士。一清为吏部尚书,即擢理稽勋主事。调文选,请告归。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张衍瑞等谏南巡。诏跪阙门,予杖夺俸。未几,复告归。教授生徒,从游者众。嘉靖初,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五年大计外吏,大学士贾咏、吏部尚书廖纪以私憾欲去广东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萧鸣凤、陕西副使唐龙。理力争曰:“三人督学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请先去理。”乃止。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党吏部郎中彭泽,璁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参议,请急去。居三年,起光禄卿,未几告归。阅十年,复起南京光禄卿,寻引年致仕。三十四年,陕西地震,理与妻皆死。理学行纯笃,居丧取古礼及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折衷用之,与吕柟并为关中学者所宗。穆宗立,赠右副都御史。天启初,追谥宪忠。

    (节选自《明史·马理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B.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C.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D.起稽勋员外郎/与郎中余宽等伏阙争大礼/下诏狱/再予杖夺俸/屡迁考功郎中/故户部郎中庄绎者/正德时首导刘瑾核天下库藏/瑾败落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里,指百姓居住处,古代有“五户为邻,五邻为里”之说,文中“同里”指“同乡”。

    B.“遭艰”指遭遇父母之丧,也称为“丁忧”“丁艰”,依照古代礼俗,官员遭艰,须辞官回原籍为父母守丧。

    C.吏部是中国古代的官署之一,主管文官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最高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D.关中,地名,泛指嘉峪关以西,《过秦论》中,“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的“关中”即指此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马理师从名士,声名远播。他曾受到同乡尚书王恕的指点教授,文章不仅得到杨一清的赞誉,也受到高丽使者的仰慕。

    B.马理勤学上进,交游精进。乡试中举后进入国学,与吕柟及马乡、寇天叙,同县秦伟等人每日切磋学问,名震京都。

    C.马理耿介不阿,敢为同僚请命。马理赞誉魏校等三人声名卓著,甚至不惜赌上自己的性命为这三人请命,最终保全了这三人。

    D.马理学问纯熟,为人行为笃实。他与吕柟为关中学者宗师;居丧期间将古礼与司马光《书仪》、朱熹《家礼》的规定折衷使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是奏辨求复,当路者属理,理力持不可,寝其事。

    (2)明年大计京官,黜张璁党吏部郎中彭泽,璁竟取旨留之。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正在热映的电影《无尽攀登》的主角夏伯渝,被称为中国无腿登顶珠峰第一人。他历经43年不懈坚持,终于在69岁登顶珠峰,为无悔的人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12汶川特大地震的亲历者牛钰观看电影后说:我从十一岁截肢到现在,这十三年每一步都走得很不容易。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是‘我们虽然不完美,但依然很漂亮’。每根‘小钢腿’都是勋章,我们都应该为自己鼓掌。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高峰,只要无尽攀登,终能至顶!

    校团委举行“无尽攀登,无悔人生”的主题征文活动。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说说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