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四平高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2015年度中国文化跨界论坛”日前在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企业家和媒体人围绕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热点进行了交流。

    B. 对于那些熟稔互联网的人来说,进行“互联网+”创业,最难的可能并不是“互联网”这一部分,而是“+”什么以及怎么“+”的问题。

    C. 这家民用小型无人机公司一年前还寂寂无闻,一年后却声名鹊起,其系列产品先后被评为“十大科技产品”“2014年杰出高科技产品”。

    D. 近年来,广袤蜀地的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大巴山区漂亮民居星罗棋布,大凉山上彝家新寨鳞次栉比,西部高原羌寨碉楼拔地而起。

  • 2、南朝周兴嗣撰写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启蒙教材,其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起句的四字韵文,文辞通顺,词采甚美。

    A.《千字文》 B.《天演论》 C.《声律启蒙》 D.《增广贤文》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①   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②   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③   ,④   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⑤   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⑥   ,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A

    而且

    但是

    /

    虽然

    是因为

    所以

    B

    但是

    因为

    虽然

    /

    尽管

    因此

    C

    是因为

    但是

    即使

    /

    总之

    D

    /

    然而

    纵使

    因为

    因而

     

     

    A. A   B. B   C. C   D. D

     

  • 5、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                    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B.孟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C.孟子   孔子   庄子   老子

    D.孔子   孟子   庄子   老子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我国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和简牍,远在商代已然如此。《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在甲骨文中“册”字作,是像若干支简编联成册之形。当时称呼史官就叫“作册”。

    依质地分,简牍有竹、木两类。与竹简的宽度相仿的木条则名札。竹简和木札在用途上并无区别,所以木札也可以称为简。不过竹简修治好了以后,还要烤干主材中所含汁液,以防蠹并防止变形,叫“汗青”或“杀青”。文字则写在篾黄的一面,是为简的正面。篾青是简的背面,篇题有写在这一面的;因为卷起来之后,它反而露在外面。木简则无须杀青,它的材质有松木,有柳木,其中用毛白杨木的也不少。

    以多支竹木简写长文时,须先编联成册。编绳多数为麻绳,它的专门名称叫“书绳”,讲究的简册用丝绳编联。根据书写的内容不同,简的长度亦有别。最长的三尺简是“书法律”用的,故汉人有“三尺律令”“三尺法”的说法。书写儒家经典要用汉尺二尺四寸的简。皇帝的策书长二尺。策书以下的制书、诏书、诫敕等用的简短些,为汉尺一尺一寸,称“尺一诏”,或简称“尺一”。用简牍作为书写材料,竹木可就地取材,供应充足,自有其方便之处,缺点是太笨重。古人虽然也有用帛代替简牍的,但丝织物价昂。东汉时当过济北相的崔瑗有一部书要送人,犹自称“贫不及素”,即用不起帛来抄写。这些情况促使我国发明了纸。

    我国西汉就有了纸。它们以破旧的麻絮、麻布、绳头等为原料,已经过简单的切、舂、打浆和抄造,然而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大约只用作包装材料。到了东汉前期,在蔡伦的主持下,造纸技术出现了一次飞跃。这是在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是一项新技术,它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可是要把树皮制成纸浆,仅用类似沤麻的石灰发酵是不够的,还必须反复舂捣、脱胶,并以强碱液蒸煮。鱼网的网结硬,也必须施以强化的机械处理和化学处理;而这一套新技术推广到麻纸生产上,又必然使后者的质量得到改进。1974年在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的东汉晚期字纸,是一种单面涂布加工纸,厚约0.07毫米,涂层均匀,纸面平整。它的纤维帚化度高,交结紧密,是已经发现的东汉最精工的纸张。

    到了晋代,造纸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开始在纸外涂一层矿物质白粉,继而采用植物淀粉糊作涂层。之后,又将淀粉糊直接掺到纸浆中,成为悬浮剂,可使纸浆中的纤维均匀分散,便于抄造。采用这些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堵塞纸面上纤维间细微的孔隙,使运笔时不致滃晕走墨。此外,还先后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法对纸张进行加工。其中染潢是以黄檗液染纸。黄檗是芸香科的树木,其韧皮中含有小檗碱。用黄檗液染过的纸呈淡黄色,防蛀。由于纸是黄色,书帙(书套)随之也用黄色。潢纸还可以用雌黄涂改误笔,雌黄与潢纸的颜色相近,误写处“一漫即灭,仍久而不脱”(《梦溪笔谈》)。后来衍生出“信口雌黄”的成语,指任意窜改和胡编乱造。染潢后加蜡砑光的纸叫硬黄纸。经过后来技术的不断改进,到了唐代,这种纸坚硬光滑,书写流利,抗蛀防水,是当时最高级的纸张品种。

    (节选自孙机《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古人在商代就采用竹木和简牍作为书写材料,与竹简宽度相仿的木札之所以也可称为简,是因为它在用途上和竹简并无区别。

    B. 为了防止蠹虫蛀蚀和材料变形,竹简在修治好后还须烤干主材中的水分,这叫“汗青”或“杀青”,木简则无须进行这样的工序。

    C. 如果书写长文,则须先把多支竹木简编联成册,甲骨文中的“册”字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一般的编绳为麻绳,更讲究的简册则用丝绳。

    D. 简的长短决定了书写内容的不同,最长的用来“书法律”,其次用于儒家经典,再次用于皇帝的策书,策书以下则用最短的材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因丝织物价格昂贵,如果用它作为抄写材料,即使像当过济北相的崔瑗这样的人也难以承受,这样自然就促成了我国纸张的发明。

    B. 东汉前期,人们在造纸原料中增加了树皮和鱼网;用树皮造纸开辟了木浆纸的先河,而对鱼网处理的新技术又使麻纸的质量得到改进。

    C. 晋代的造纸技术主要体现在使用矿物质白粉,使淀粉糊成为悬浮剂,以及对纸张采用施胶、染潢、加蜡、砑光等方面。

    D. 因为黄檗中含有小檗碱,人们采用黄檗液染纸,这种染过的纸叫做潢纸;潢纸除了可以防蛀,还便于用雌黄涂改笔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西汉的纸因纤维交织状态差,纸面粗糙不平,只适合用作包装;而东汉因新技术的出现,出现了质量更高、更适合书写的纸张。

    B. 作者引用《尚书·多士》和《梦溪笔谈》中的言论,主要是为了分别说明我国古代书写材料的出现时间和雌黄涂改笔误的作用。

    C. 文中“汗青”指的是对竹简的一种加工方法,而文天祥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青”是指代史册,两者意思不同。

    D. 我国古代书写材料不断得到发展,商代主要是竹简和木牍,西汉开始出现纸,东汉、晋代纸张不断获得改进,唐代则出现了高质量的纸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根据要求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感慨世事变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观刈麦》中,利用侧面描写来表现农夫劳动繁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明确表明了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道德准绳,把苟合取悦他人奉为法度。

    (2)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琴是一种古老的拨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载体之一,“琴”字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如“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1)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鸟欢鱼跃描绘了晴明之景。

    (2)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潼关的险要。

    (3)李白的《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形象的语言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否则北伐就会遭到失败的一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游山西村》中,陆游用“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描摹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农村风俗画卷,反映出当地淳朴的民风。

    (3)《逍遥游》中庄子说明“逍遥”的最高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把握六气的变化,才能够“无所待”。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与“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义相近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为政者只有善待百姓,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_________”,则秦可能江山永固;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出,动用刑罚“_________”,方能让百姓心悦诚服。

    (3)“鹿”因其恬淡、惬意且安静的生活习性而受古人青睐,常出现在古诗文中。如“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赠刘司户蕡

    李商隐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注)①唐宣宗大中元年(846年),诗人奉命出使南郡。次年正月南返时,与被贬去柳州的刘蕡在长沙一带相遇,诗人写此诗相赠。②云根:指江边山石。③翻:以旧曲制作新词。④《帝王世纪》说:“黄帝时,凤凰止帝东园,或巢于阿阁。”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写景,江风卷起巨浪,拍击着岸边山石;舟船飘荡,桅杆摇晃,满天布满重重乌云。这里诗人通过想象中的湘江惊涛骇浪的景象,暗喻晚唐王朝政局动荡和险恶。

    B. 颔联表现刘蕡的坎坷遭际,“已断”句把刘蕡比作展翅万里的北国鸿燕(刘是燕人),刚刚要施展雄图伟略就很快夭折了;“更惊”句即指此番遭贬。

    C. 颈联用典,“汉廷急诏”,写贾谊遭贬三年后又被召回长安的故事,这里诗人高度称赞刘蕡,认为他具有贾谊的抱负和才华,相信他将来一定会受到重用。

    D. 这首诗以慷慨苍凉的雄浑声调和高昂挺拔的沉郁气势表达情感。诗在愤激之中,寓有深讽;景语之中,渗透情语。

    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琪宇君玉,儿童时已能为歌诗。起进士,调江都主簿。上时务十二事,请建义仓,置营田,减度僧,罢鬻爵,禁锦绮、珠贝,行乡饮、籍田,复制科,兴学校。仁宗嘉之,除馆阁校勘、集贤校理。

    帝宴太清楼,命馆阁臣作《山水石歌》,琪独蒙褒赏。诏通判舒州。岁饥,奏发廪救民,未报,先振以公租,守以下皆不听,琪挺身任之。知复州,民殴佃客死,吏论如律。琪疑之,留未决,已而新制下,凡如是者听减死。历开封府推官,直集贤院、两浙淮南转运使、修起居注、盐铁判官、判户部勾院、知制诰。尝入对便殿,帝从容谓曰:“卿雅有心计,若三司缺使,当无以易卿。”

    以龙图阁待制知润州。转运使欲浚常、润漕河,琪陈其不便,诏寝役。而后议者卒请废古城埭,破古函管而浚之,河反狭,舟不得方行,公私交病。徙知江宁。先是,府多火灾,或托以鬼神,人不敢求。琪召令厢逻,具为作赏捕之法,未几,得奸人,诛之,火患遂息。复知制诰,加枢密直学士、知邓州,徙扬州,入判太常寺,又出知杭州,复为扬州、润州。以礼部侍郎致仕。卒,年七十二。

    其先本蜀人从弟佳瑶记珫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珙性孤介,不与时合。数临东南名镇,政尚简静。每疾俗吏饰厨传以沽名誉。故待宾客颇阔略。间造飞语起谤,终不自恤。葬于真州。诏真、扬二州发卒护其窆,盖异数也。

    摘编自《宋史·列传。卷七十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其先本蜀人/从弟理/瑶/记/珫/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

    B.其先本蜀人/从弟理/瑶/记/珫/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

    C.其先本蜀人/从弟理/瑶/记/珫/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

    D.其先本蜀人/从弟理/瑶/记/珫/皆以文章名世/世之言衣冠子弟/能力学取富贵/不藉父/兄资荫者/唯韩亿诸子及王氏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义仓,隋以后地方上为防备荒年而设置的用于紧急军情的粮仓。

    B.制科,封建社会为选拔“非常之才”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

    C.馆阁,北宋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的机构,通称馆阁。

    D.入对,指臣下进入皇宫回答皇帝提出的问题或接受皇帝的质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琪少有才名,文采出众。他在儿童时就学会了作诗,后考中进士,皇帝在太清楼举行宴会,让馆阁臣子作诗,他才能出众,独受褒赏。

    B.王琪体恤百姓,敢于担责。他通判舒州时,正赶上荒年,请求朝廷开仓济民,在朝廷没答复,其他官吏害怕担责时,挺身而出,开仓济民。

    C.王琪为政务实,颇有远见。任润州知州时,转运使想疏通常、润两条漕河,王琪上书陈述弊端,朝廷没有回复,造成后来行船不便的后果。

    D.王琪不为言惑,勇揭真相。他调任江宁知州以前,江宁府发生多次火灾,有人疑是鬼神所为,王琪加强戒备,明确奖赏,纵火者很快伏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从容谓日:“卿雅有心计,若三司缺使,当无以易卿。”

    (2)数临东南名镇,政尚简静,每疾俗吏饰厨传以沽名誉。

    【5】文中如何体现“琪性孤介,不与时合”?请简要说明。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正确是我们要坚持的立场,善良是我们要坚守的品格。如果二者不可得兼,你该如何选择?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