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甲,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使A带正电、B不带电,再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它们的金属球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连接的瞬间,电流的方向是自B流向A
B.验电器A的正电荷通过金属棒转移到B上,使B带上正电
C.金属棒容易导电,是因为金属棒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D.若再用手触摸金属棒,验电器金属箔片张角不变
2、在“探究盐水凝固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和小红描绘盐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并查阅到盐水凝固点与盐水浓度的对应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盐水浓度/% | 0 | 3 | 6 | 9 | 12 | 15 |
凝固点/ | 0 |
A.小明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B.小红所用盐水的浓度更大
C.盐水浓度从0增加到15%的过程中,其凝固点逐渐降低
D.用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给物品降温,效果比用水结成的冰更好
3、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40℃
B.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时的电流约为2A
C.一台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功率约为1500W
D.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3V
4、一颗恒星距离地球有10光年,则我们看到它的光是( )
A.10光年前发出的
B.10年前发出的
C.3×109光年前发出的
D.3×109年前发出的
5、如图是北京冬奥会男子单板滑雪金牌获得者苏翊鸣加速向下俯冲的场景。下列有关加速向下运动的过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翊鸣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机械能一定保持不变
D.某一时刻所有的力都消失了,苏翊鸣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6、学校秋季运动会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10月26日11时14分,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的( )
A.内能减小,机械能减小
B.内能增大,机械能减小
C.内能减小,机械能增大
D.内能增大,机械能增大
8、小王将一个橘子和两个鸡蛋分别放在已调平天平的左右两盘中,天平恰好再次平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出这个橘子的质量约为( )
A.
B.
C.
D.
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和
为定值电阻。先闭合开关S1,再闭合开关S2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C.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D.电流表示数不变,电压表示数增大
10、铜仁市2023年秋季学期百万师生阳光体育启动仪式暨铜仁市第二十一届中小学生“三好杯”篮球三级联赛总决赛在印江体育馆开幕。以下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不需要介质来传播
B.篮球撞击地面发出的声音是由篮球运动而产生的
C.周围居民关上窗户可以防止外界噪声的产生
D.能区分现场观众不同的呐喊声是音色不同
11、板栗炖鸡是湖南人喜爱的美食之一,用铁锅慢火煸炒板栗、大火爆炒鸡块、中火炖煮是这道美食的核心步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慢火煸炒板栗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其内能
B.用板栗炖鸡时香味四溢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C.中火炖煮时食物的温度一定会不断上升
D.铁锅的比热容比水大,所以温度变化快
1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内能小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给内能大的物体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D.内能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13、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露水晶莹
C.秋天,薄雾缥缈
D.冬天,瑞雪纷飞
14、下列关于热学概念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热值高的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B.效率高的热机消耗的燃料少
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
D.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5、用一架砝码严重生锈的天平去测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果将会( )
A.偏小
B.偏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16、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是猎豹,其速度可达35m/s;水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空中飞得最快的是尖尾雨燕,其速度可达5km/min。如果让这三种动物一起比赛,冠军是( )
A.猎豹
B.旗鱼
C.尖尾雨燕
D.无法比较
17、端午节当天,⻰⾈竞技表演精彩纷呈,一会⼉逆流而上,一会⼉顺流而下,各⻰⾈或⻬头并进,或交替领先,⻰⾈上的指挥者稳稳地站在⻰⾈上指挥着队员们进行各种表演,这里“指挥者稳稳地站在⻰⾈上”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河水
B.同⾈上的队员
C.周围的⻰⾈
D.岸上的景物
18、在如图所示电路,两灯规格相同。闭合开关,电压表、
和
的示数分别是
、
和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9、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5次,其结果分别为17.46cm、17.47cm、17.30cm、17.48cm、17.49cm,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最终结果应记为17.475cm
B.所用刻度尺分度值为1cm
C.17.30cm是错误数据
D.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20、灯泡L1、L2分别标有“220V;100W”、“220 V;40 W”字样,将它们接入220V的电路中,则 ( )
A.两灯并联时,灯 L2较亮
B.两灯并联时,亮度相同
C.两灯串联时,灯 L2较亮
D.两灯串联时,亮度相同
21、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烧杯中,液面如图所示,三种液体密度的关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22、杜甫《夏夜叹》中“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描写的是夏日夜晚的景象,根据诗句可以估测此时窗外的气温为( )
A.﹣10℃
B.0℃
C.25℃
D.37℃
23、墨子和他的学生在2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各种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的小孔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现象
B.雨后“彩虹”
C.水中“倒影”
D.杯中笔
24、下列各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
A.课本对课桌的压力
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
D.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25、甲图中,穿旱冰鞋的小红用力推墙,结果她远离墙运动起来,这表明___________。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丙图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26、如图,是检查视力时平面镜、被测者和视力表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若平面镜距视力表3m远,该视力表要求被测者在5m远处,则人应坐在离视力表___m远处。
27、在合适的照明条件下,正常人眼在观察约25cm远的物体时,感到既清楚又不易疲劳,通常把25cm称为明视距离。如果你的视力正常,则当你对着镜子梳妆时,你和镜子间的最适宜距离约是 cm。
28、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节能电热水器,热水器工作期间主要将______能转化为内能。某同学用该热水器洗一次澡用水量为40L,这些水温度由17℃升高到42℃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已知ρ水=1.0×103kg/m3,c水=4.2×103J/(kg•℃)]
29、在研究物体做机械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_____。这就是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0、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将变阻器滑片从a端移动到b端过程中,两只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当滑片移至变阻器中点时,10s电流通过R2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____J。
31、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硝化棉,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这一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____能,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_____冲程相同。
32、一杯热咖啡冷却一段时间后,咖啡的内能将___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咖啡内能的.
33、新建楼房的供电线路带有保险装置的空气开关,当电流过大时,开关中的电磁铁起作用,使开关______,切断电路。
34、小鹭想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利用一段弹簧、光滑轨道、物块A和B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用物块将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释放,物块沿轨道向左滑行,最高可冲到光滑斜面虚框处.
(1)实验时可通过观察同一滑块________,来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
(2)比较图(a)、(b)两个实验可初步得出,弹簧的弹性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________.
(3)若物块冲上斜面的最大高度ha=hc<hb,弹性形变的大小la<lb=lc,则物块达到最高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Ea、Eb、E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
35、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为了减小误差与操作方便,同学们对实验方案进行了优化,图中将步骤a、b、c、d优化后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
(2)把石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石块排开水的重力大小为_______(选用、
、
、
符号表示);
(3)由以上步骤可初步得出结论: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若溢水杯的水没有装满,则会导致本实验测量的_______
;(选填“>”“<”或“=”)
(4)为了使(3)中的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该进行如何操作?__________
36、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1)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2)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你不选择另一种方案的理由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外,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后退,直至听不见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3)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37、图甲是“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用5Ω、10Ω、15Ω的定值电阻进行探究。
(1)请用笔画线代替缺少的2根导线,将图甲的电路连接完整______(要求:导线不能交叉,滑片P向B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可能的故障是定值电阻R______(选填“断路”或“短路”);排除故障,缓慢移动滑片P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V;将不同小组的数据汇总后,得到下表的数据,分所可得: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_比。
R1 | 5Ω | R2 | 10Ω | R3 | 15Ω | |||||||||
U/V | 0.8 | 1.0 | 1.5 | 2.0 | U/V | 1.2 | 1.8 | 2.2 | 2.6 | U/V | 1.5 | 1.8 | 2.1 | 2.4 |
I/A | 0.16 | 0.20 | 0.30 | 0.40 | I/A | 0.12 | 0.18 | 0.22 | 0.26 | I/A | 0.10 | 0.12 | 0.14 | 0.16 |
(3)在进一步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若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5V不变,在上表的数据中有______组可用于分析;
②为得到更多的实验数据,老师给每个小组再提供一个30Ω的定值电阻R0,某小组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都不能将R0两端电压调为1.5V,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______(选填“大”或“小”)。该小组所使用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可能______(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50Ω 1A B.20Ω 2A
38、小明利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在水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________(选填“a”、“b”或“c”).
(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
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_____运动.
39、小金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时,提出了如下
猜想:
猜想一: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猜想二: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准备了如下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各一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若干个,开关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内容:
(1)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先将一个10Ω电阻接入电路,移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2V,现将10Ω电阻换成20Ω电阻,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使___________表的示数不变;
(2)①为了验证猜想二,小金同学多次实验,实验部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 电压U/V | 电流I/A |
1 | 1 | 0.2 |
2 | 1.5 | 0.3 |
3 | 2 | 0.4 |
4 | 2.5 |
|
第4次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应为___________A;他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电阻为___________Ω;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0、小明做“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他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12.5g, V1=2.5 cm3,测量出的另外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所示。请你帮他提取任意一组数据并标明单位 _______ ;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 ____________ 。
41、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质 | 次数 | 质量m/kg | 升高温度 | 加热时间t/min |
水 | 1 | 0.1 | 10 | 2 |
2 | 0.2 | 10 | 4 | |
煤油 | 3 | 0.1 | 10 | 1 |
4 | 0.2 | 10 | 2 |
(1)由实验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升高或降低相同温度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一般是 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物理上引入_________这一物理量来表示物质的这种属性。
(2)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升高温度”)来比较两种物质的吸热多少的。
(3)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有关。
4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电源使用两节新干电池串联,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10Ω 1.5A”,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最______(选填“左”或“右”)端。
(2)实验中所用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_____Ω。
(3)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0,移动变阻器的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始数始终为0。经检查,是图中a、b、c三根导线中有一根断了,则该导线是______。
(4)电路连接正确后,小刚同学的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所示,分析得出论为: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______。
(5)组内另一位同学分析发现他的其中一组数据是捏造的,你认为是第______组,因为测出该组数据时,滑动变阻器需接入的阻值为______Ω。
43、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1)实验前,小明同学应选取初温和________相等的水和煤油进行实验;
(2)该实验中通过________(选填“加热时间”或“升高温度”)多少反映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3)小明每隔2min测量一次水和煤油的温度,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分析表中数据,如果要使水和煤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_______(选填“煤油”或“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所以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的吸热能力更强;
加热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
温度/℃ | 水 | 25 | 30 | 35 | 40 | 45 | 50 |
煤油 | 25 | 35 | 45 | 55 | 65 | 75 |
(4)冬天,如果你想自制电暖气,为了使电暖气温度快速升高,应选________(选填“水”或“煤油”)作为供暖物质,其效果更佳。
44、下面是小王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每 个钩码重 0.5 N)
(1)实验前,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甲所示:
①在杠杆A点处挂 4 个 钩码,则在B点处应挂_____个同样的钩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
②把B点处的钩码取下,在B点处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拉力 F=__________N 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拉力F向右倾斜时,仍要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小王又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探究,考虑杠杆_____的影响,发现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仍然处于水平位置平衡时,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大于___________N。
4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S2、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当
、S3断开,S2闭合时,改变电压表“
”、“
”接线柱的接法,电压表的示数为
。
求:
(1)电源电压;
(2)当、S3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
46、一汽车从A地直线开到B地,前10秒的平均速度是10m/s,后10秒的平均速度是15m/s,求汽车从A地到B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47、一辆货车在小轿车前方1000m处,正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小轿车的速度是25m/s,按照这种速度,要经过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48、画出物体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4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请在图中画出发光点S的像点S'。
50、如图所示,请只改动电路图中的一根导线,使这个并联电路连接完全正确(在错接 的导线上画×,然后画出正确的接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