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 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了这一原理制成了照相机
B.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晰的像,且像逐渐变大
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
D.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在 45 cm 刻度线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2、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各类运输车辆。下列关于内燃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燃机在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
B.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由于水的沸点高常用水做内燃机冷却剂
D.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效率大约在90%左右
3、甲、乙两电阻分别接在电压比是的电路中,已知它们的电阻之比是
,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是( )
A.
B.
C.
D.
4、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比热容/J(kg·°C) | 物质 | 比热容/J(kg·°C) |
水银 | 0.14×103 | 沙石 | 0.92×103 |
水 | 4.2×103 | 冰 | 2.1×103 |
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做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
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做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
C.由于水比沙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
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5、某兴趣小组用“伏安法”对小灯泡和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行了测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它们的U-I图像,如图所示,以下是小组成员的交流内容,其中错误的是( )
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图像
B.对R1、R2的电阻值分别取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C.将R1和R2并联时,R1、R2的电功率可能相等
D.将R1和R2串联接在5V的电源两端,R1、R2的电阻之比为3∶2
6、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视力
B.摄像头利用了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
C.使用投影仪,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
D.使用放大镜,想看到更大的正立的像,应把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物体
7、下列事例中,属于用做功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增加的是( )
A.夏天,喝冷饮使人感觉凉爽
B.爬竿时从竿上滑下,手有点发热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用热水袋取暖,手暖和了
8、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写到“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下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捕鱼时的情形。针对这情境,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岸上的人看到白鹭的倒影,是由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人们能看到空中的白鹭,是因为光照射到它表面发生了反射的缘故
C.空中飞行的白鹭看到水中的鳜鱼,实际上是光的折射所形成的实像
D.空中的白鹭俯冲捕鱼时,距水面的距离越近,它在水中成的像越大
9、一束光通过透镜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教室照明灯管的长度大约是( )
A.1cm
B.1dm
C.1m
D.1km
11、下列各图中,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12、下列有关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昆明四季如春,全年的平均气温约为
B.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
C.我国家用电饭锅的额定电压为
D.家用节能灯的功率约为
13、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14、下列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安全电压为36V
B.挂壁式空调的功率约250W
C.微波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4A
D.实验室电流表的电阻约为0.1kΩ
15、如图所示,将S闭合后,V1、V2的示数分别为10V和4V,则L1与L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 )
A.6V;4V
B.4V;6V
C.6V;10V
D.4V;10V
16、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挂的吊灯静止不动时不具有机械能
B.动能相等的物体一定具有相等的速度
C.正在斜面上滚下的小球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
D.弹簧被压缩时具有弹性势能,而被拉伸时没有
17、如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
A.
B.
C.
D.
18、“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现象与阴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筷子在水中弯折
B.山在水中的倒影
C.手的影子
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9、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另一个5Ω的电阻串联,将其中两个电阻按图示分别置于两个透明容器中,两个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示中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B.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
C.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
D.将图示中左侧5Ω电阻丝换成10Ω电阻丝后,可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20、科学家思考问题一般都要对所研究的问题(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B.分析与论证、评估
C.交流与合作、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以上一般都要涉及
2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古代的日晷
B.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C.筷子在水面处弯折
D.放大镜把字放大
2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倒车雷达
C.抽去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声音变小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
2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24、某同学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一物体的质量,在天平的右盘加了几个砝码后,当放入质量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偏右;若将这最小的砝码取出,指针偏左,要测出物体的质量,正确方法是(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
25、如图所示是一束光线在空气和玻璃分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的情形,法线所在位置是______,折射角为______°,分界面______(填“上”“下”“左”或“右” )侧为空气。
26、2015年3月19日,我国首次用水下机器人在南海3000m深的海底插上国旗.若不计海水密度的变化及水的阻力,机器人在水下下潜过程中浮力______,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两只灯泡L1、L2,现要使两只灯泡串联连接,应闭合开关______;要使两灯泡并联,应闭合开关______。只闭合S1、S2,断开S3,灯______会亮。
28、光缆利用的是________(选填太阳光、激光、红外线、紫外线)在光纤内的 ________(选填反射或 折射)来工作的.
29、积雪在水循环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冰山上的积雪有的_____直接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有的_____后变成水,汇入江河.(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30、如图所示,要使灯L1与L2串联,应该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如果要使灯L1与L2并联,则应该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如果三只开关全闭合,电路发生______。
31、图甲中物体的直径是______cm;图乙中停表的读数是______s;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
32、如图甲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纠正错误后,在读数时需注意,视线应与______相平。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
33、汽车发动机通常都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比其它液体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大”或“小”),若发动机的水箱内贮有10kg水,水温升高50℃,要吸收___________ J的热量。(已知c水=4.2×103J/(kg·℃))
34、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当速度达到100______时,行车间距不得少于100m。这是为了防止机动车紧急制动后不能立即停下来造成交通事故。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机动车具有______;最终能停下来是因为受到______的作用。
35、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选填“a”或“b”)。
(2)小凡正确操作,得到如下数据,请根据表格描绘出图像。
时间/min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2
| 94
| 96
| 97
| 98
| 98
| 98
| 98
|
(3)从表格或图像中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 。
(4)实验结束时,小凡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写出一条即可)。
(5)为了加快水的升温速度,可采取的措施中,下列不可行的是: 。
A.换火焰较大的酒精灯进行加热
B.减少水量
C.提高水的初温
36、某实验小组把重力为4.4N、体积为V的圆柱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分别测量圆柱体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下表记录了有关的实验数据。
液体的种类
| 实验序号 | 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 积/m3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圆柱体所受浮力/N |
水 | 1 |
| 2.4 | 2.0 |
2 |
| 1.4 | 3.0 | |
3 |
| 0.4 | 4.0 | |
4 |
| 0 | ① | |
酒精 | 5 |
| 2.8 | 1.6 |
6 |
| 2.0 | 2.4 | |
7 |
| 1.2 | 3.2 | |
8 |
| 0 | ② |
(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2、3或5、6、7可以得出的结论: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成正比;
(2)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可以得出的结论:浮力的大小与_____有关;
(3)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圆柱体的体积V为________m3;
(4)弹簧测力计完好,使用规范,读数正确,试
实验序号4的数据,产生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8的数据,产生弹簧秤示数为零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
(5)在表中的两个空格处分别填上相应的数据: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37、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A、B两根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进行研究并做成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挂钩码(图甲所示),记录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根据多组测量数据做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
(1)当在两根橡皮筋受到的拉力为8N的物体时,橡皮筋A的伸长量为________cm,橡皮筋B的伸长量为___________cm。
(2)分别用这两根橡皮筋制成的测力计代替弹簧秤则用橡皮筋_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量程大,用橡皮筋___________制成的测力计测量的精确程度高(均选填“A”或“B”)。
(3)将与本实验中相同的两根细橡皮筋并联起来代替弹簧秤能够测量力的最大值为_________N。
38、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那么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小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
(1)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小华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甲中A、B、C三点处,分别测得A、B、C三处的电流为IA、IB和IC.多次实验后可知:串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是____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 IA=IB=IC B. IA>IB>IC C. IA<IB<IC
(2)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小华将电压表并联在L1两端,闭合开关,发现灯都不亮,电压表示数较大。若故障只发生在某一个小灯泡上,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排除故障后,小华继续用电压表测量AB间的电压。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_____________。
39、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实验中,小明应该选择两个小灯泡规格是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小明连接完电路,开关闭合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指在了分度盘零刻度线的左边,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
(3)小明先将电流表接在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观察到灯
发光,但灯
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______(选填“灯
断路”或“灯
短路”);
(4)排除故障后,他测出了支路上的电流
,然后他把电流表依次接入电路分别测量出
支路电流
、干路电流I,两次测的结果都如图乙所示,则
______A;
【分析与论证】由此数据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是______(写关系式即可);
【评估】本次实验的不足之处是:______,改进的方法是______。
40、小林认为:“在并联电路中,其中一条支路电阻越大,总电阻越大,”请利用所给器材,设计实验证明小林的观点是正确的。电源,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定值电阻R0=10Ω,电阻箱:0﹣9999Ω,已调零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个。
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_____
(2)将实验步骤填完整。
①断开开关,按图连接电路,电阻箱置于10Ω。
②试触后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电路总电压U,用电流表测出电路总电流I,并将R0、U、I计入表格中。
③断开开关,将电阻箱调到另外两个适当值 ___________(选填小于10Ω或大于10Ω),仿照步骤②再做2次实验,并将R0、U、I计入表格中。
(3)画出实验表格。___________
41、小明想利用天平测量木块的密度(不考虑木块吸水),如图所示,实验方法如下:
(1)测量前,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应向___________端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然后利用调好的天平测出木块的质量为。
(2)如图乙所示,在杯子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将一个金属块放在木块上,一起放入杯子中,使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测出此时的总质量为,木块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___
,木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
。(
取
)
42、物理课上,我们将一支2B铅笔芯掰成长短不同的两端接入图中A、B两点间可探究电阻大小与______关系,实验中可通过观察______判断铅笔芯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法。
43、在现实生活中,修路、架桥时若遇山体可能要对山体进行爆破。为避免发生事故工人师傅需要测量炸药引线的燃烧速度,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帮助工人师傅,选择合适的器材测量引线的燃烧速度。
(1)实验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
44、如图是观察碘锤中物态变化的实验。
(1)小明将碘锤放入热水中,观察到玻璃管中固态碘逐渐消失,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紫色的碘蒸气。请列举生活中与此相同的实例 ___________;
(2)小华认为如图直接用火苗加热碘锤,升华现象会更明显,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正常情况下碘的熔点是113.5℃,水的沸点是100℃,烛焰的温度可达600℃以上,相比较,___________(选填“小明”或“小华”)的实验方法更合理;
(3)小明将一个大的酒精棉球,包裹在刚从热水中取出的碘锤玻璃泡上,请预测一个将会出现的物理现象 ___________,此过程要 ___________(选填“吸”或“放”)热。
45、一青年在歌舞厅做服务生快两年了,近日他感到听力下降,睡眠不好,头疼.经医生检查,他的血压也升高了,你能帮助他找出可能导致患病的原因吗?你认为怎样做才会缓解病症?
46、质量分布均匀的直尺AB放在水平桌面上,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OB是全直尺长度的三分之一。当B端挂起6N的重物G时,直尺的A端刚刚开始翘起,如图所示,求此直尺的重力大小。
47、如图所示的平底容器质量为0.3kg,底面积为3×10-3m2,内装0.6kg的水后,测得容器中水深为15cm,若将该容器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忽略容器厚度,g=10N/kg)求:
(1)容器中的水对容器底的压强有多大?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
(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有多大?
48、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 )
49、某工人利用滑轮组竖直向下拉将重物匀速提起,请在图中完成此要求。
50、如图电路,闭合开关,要使L1和L2都发光,图中a、b处分别接上合理的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请在圆圈中填上合适的字母A或V。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