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滁州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红刚转到我班,有些同学还不认识。

    B. 王老师亲切地走过来对我说:“你要注意保护嗓子啊!”

    C. 在失意的季节里,我们要把人生的每一片枯暗都染成娇艳的花瓣。

    D. 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突然渐渐地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年内将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引发现场热烈反响。

    B. 随着对丘北县各乡镇的实地调查,使专家组对当地义务教育达标状况有了全面了解。

    C. 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热播,让很多人认识了普者黑。为加强景区管理,丘北县人大常委通过并审议了新修订的《普者黑风景区保护管理条列》。

    D. 2017年7月27日上映的关于非洲撤侨的爱国主义电影《战狼2》,10月27日已盛大收官。据统计,该剧票房逼近大约56.8亿,位列全球票房榜第55名。

     

  • 3、晓甬和小舟对下列文学常识作辨析,你认为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诸葛亮劝张飞曰:“听闻吕蒙才学大进,卿亦就学。”

    B.诗豪刘禹锡邀请鸿儒和白丁来陋室共谈诗文。

    C.陶潜以菊相伴,以酒遣怀,以文自乐,以此自终。

    D.木兰归家见到父亲,忍不住热泪盈眶:“爷!”

  •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毒品,犹如一朵潜滋暗长的“恶之花”,给人民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危害。

    B.民进党当局殚精竭虑地阻挠台湾青年到大陆发展和两岸教育交流的行径,不得人心。

    C.农村环境治理是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需要久久为功、因地制宜

    D.展出的书法、国画、油画、水彩等作品,风格多样,内涵丰富,技法娴熟,惟妙惟肖

  •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反复告诫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甚至对如何正确理财都提出了建议。

    C.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生动叙述了朱德同志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占领泸定桥,胜利渡过大渡河的故事。

    D.《昆虫记》一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天来了,满眼青枝绿叶,处处鸟语花香,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B.日子似乎就这样周而复始地流淌,变化的是我们的年龄和感觉。

    C.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代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稻   揄(yé)   面面相(qù)

    B. 扶   帝(jué) 首穷经(hào)

    C. 宇   亵   逆(cuān)  忍俊不(jīn)

    D.   祷   言(nìng)  重峦叠(zhàng)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曹刿论战》)

    【乙】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周亚夫军细柳》)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无何(经过)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停留)

    B.又何焉(参与)                                 数月之后,时时而进(间或,偶然)

    C.使人称(致意,表示问候)                    长跪而之(道谢)

    D.其将可袭而虏也(必,一定)             汝心之(顽固)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称善者久                                               公将鼓

    B.可一战                                               修身

    C.下视                                               真不知马也

    D.成礼                                               濯清涟不妖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译文:祭祀用的牲畜、玉和丝织品,不敢随意增加,一定按照实情报告给神灵。

    C.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译文:天子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译文: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着盔甲之将不行跪拜礼,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写的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长勺之战。此文节选自《左传》(《春秋左氏传》)。《左传》,儒家经典之一,是我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甲文详细地记叙了战争的整个过程,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取胜的必要条件。

    C.乙文节选自《史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的传记文学有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称此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甲文中鲁庄公礼贤下士,虚心听取意见;乙文中文帝深明大义,识才敬才。两位君主都有值得肯定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古诗文阅读

    野望

    (宋)黄公度

    一天秋色冷睛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注释①一天:指满天。②晴湾:太阳照耀的水边。③野水:郊外的水。

    1下列有关本诗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诗是作者秋日眺望四野时即兴所作。

    B. 第一句写满天秋色给晴天的水湾带来了丝丝寒意。这句写得很笼统,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问。

    C. 第二句切题写放眼瞭望具体写山,但又将远近高低重叠的山一笔囊括进诗。

    D. 第四句以忽字领句,与第三句的闲字相对应,使景更加突出,也带出了诗人后来眼前所看美景。

    E. 这是一首写景诗,秋色满眼着一冷字体现了作者内心浓郁的愁思。

    2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九年级(1)班开展“感怀初中生活”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参与。

    (1)为营造活动氛围,班长在黑板上写了一条宣传标语,请你仿照标语的上句,在横线上拟写出标语的下句。

    上句:叙同学友谊,事事件件现眼前

    下句:

    (2)为丰富活动内容,班委会向全体同学发出了一则通知,下面是通知的内容,请按提示修改。

    通 知

    亲爱的同学们:

    班委会在下周五决定开展“感怀初中生活”主题班会活动。为丰富活动内容,我们要求每位同学为活动准备一个节目,节目内容要积极健康,形式不限。恳请同学们积极准备,共同完成此次活动。

    此致

    敬礼

    九年级(1)班班委会

    2021年1月18日

    ①通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   _”,应改为“

    ②通知中有一处有语病,请你修改。

    ③通知的格式有一处不规范,请提出修改意见。

    (3)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回答。

    ①古代称同学为   ,“桃李”是指____

    ②古人送别很有讲究,请写出两种古人送别的方式:___ 、___

    ③下面不能用来赞美老师的诗句是( )

    A.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按原文默写(共6分,每空1分)

    1. ,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

    3.生亦我所欲也,所欲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4.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5.光盘行动倡导不浪费粮食,这让我们想起《观刈麦》中表现农民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辛苦劳作的诗句: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

    好妖怪,即散红光,按云头落下。去那山坡里,摇身一变,变做七岁顽童。赤条条的,身上无衣,将麻绳捆了手足,高吊在那松树梢头,口口声声,只叫:“救人!救人!”

      (《西游记》)

    唐僧救下顽童,却被顽童捉入火云洞中。请简述孙悟空解救唐僧的全过程。(80字左右)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槐花的记忆

    ①走出家门,扑面而来的是清香而浓郁的槐花香,原来又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只见道路两旁商贩的小推车里放着细细碎碎的槐花,看着这熟悉的鲜嫩,我不由得想起了儿时槐花开遍山野的情景。

    ②我的童年是和外婆紧密相连的,而外婆的一生又和大山密不可分。山里的生活是艰苦的,物资缺乏,交通不便,所幸在这里有着大自然数不尽的馈赠,这些馈赠丰富了我儿时的生活,也勾起了我成年后对故乡浓浓的情思,在这些馈赠当中尤数大山里的槐花最让我眷恋。

    ③每当到了槐花盛开的时节,外婆总会带着年幼的我去山里摘槐花。小小的我背着竹篓,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学着外婆的样子吃力地拧着高处的槐花,可是每次,我都会把一整串的花给拧得稀巴碎,外婆则笑呵呵地看着我的笨拙。看着外婆满满一筐的收获,我竟然急得哭起了鼻子。于是外婆只得帮我选好一大串饱满的花枝,手把手地教我。只见她让花枝卡在竹竿的缝隙处,随后往右边使劲儿转一圈,只听“咔”的一声,一串完整的槐花就被拧了下来,得到了外婆的真传,我果真很快就摘了满满一筐的槐花,看着大串大串的槐花铺满了背篓,我和外婆的笑声响彻山谷。

    ④背着槐花和快乐满载而归,回到家后,外婆继续忙碌。她利落地把槐花用水洗干净用抹布擦干,“噔噔”两下,鸡蛋便滑落在碗底,随后加入面粉,加上调料做起了槐花扣肉。不一会儿槐花的清香伴着肉的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我实在难以抵抗外婆的这道拿手好菜,于是我一遍遍地跑到厨房,不厌其烦地问外婆:“外婆,外婆,槐花扣肉好了吗?”外婆终于被问得不耐烦了,只得掀开锅盖一角,在热气熏腾下用一根筷子蘸了一点汤水,送进了我嘴里,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的气味从口腔一下入了脑子,然后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这种香味也成为了我此后再也忘不掉的记忆。             

    ⑤春去秋来,几经寒暑,随着槐花的盛开与凋零,山村里的人家都搬进了新的楼房,慢慢地连进入山村的路口都被荒草掩盖,人们只能在槐花盛开的时节任凭花朵独自盛开再掉落一地。外婆心疼那上好的槐花无人摘,也被那飘香十里的香气深深地吸引着,更想要满足我嘴馋的愿望,于是外婆有一次试图拿着筐子进去摘槐花,最终以找不到山上的路,反而被荆棘割伤了腿而结束。而我最爱的槐花扣肉也只能尘封在记忆中。

    ⑥小贩的叫卖声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出来,我还是忍不住买了一袋子新鲜的槐花,希望外婆能给我再做一次槐花扣肉。外婆也自信地说道,这个东西再没有人比她做得好吃了。然而,做的过程似乎并不是那么顺利,外婆在清洗槐花的时候由于眼睛老花,把本来就零碎的花瓣揉得更加破碎了,一时之间竟也分不清哪些是槐花,哪些是面粉了。而后那如老树皮一般的手更是把肉块切得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完全不复往日的刀工。好不容易终于把槐花就着肉送进了蒸锅里,外婆长吁了一口气,讪讪地笑道:“好久没做了,手也生疏了。”我们两个再无话讲,都用力地盯着眼前的蒸锅,心里隐隐地担心着,期待着。等到一缕熟悉的香味从锅中飞出,我恍惚又回到了儿时和外婆摘槐花吃的生活。可是这次我极有耐心地等待着,再不似儿时嘴馋的模样,因为我毕竟长大了。

    ⑦槐花扣肉出锅后,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儿放进嘴里,慢慢地嚼着,好半天没有说话。看着我的样子,外婆骄傲地说:“好吃吧,看你嘴馋的样子,和小时候一模一样!”我吞咽了嘴里的食物,轻轻地一笑,“嗯,还是您做得最好吃。”看着外婆满意地离去,我把嘴里剩余的又生又咸的面团就着口水艰难地咽了下去,泪水夹着还没来得及收起的微笑不自觉地划到了脸颊,像画着精致红妆的戏子掉了油彩,露出半张花了的脸,不知道该笑该哭,所以又哭又笑。我未曾想到时间终是来去匆匆,带走了充满槐花香的童年,也带走了外婆的无所不能。

    ⑧伴着尚有余温的槐花香,儿时的回忆在烟雾中升腾,在心中发酵,可是往事终如衣袖上的月光,眼里能见着,心里能想着,但就是无论如何都抓不住了。

    【1】第②段说“大山里的槐花最让我眷恋”。“我”“眷念”的具体是什么呢?请结合后文内容简要概括。

    【2】阅读文中的画线句,分析两个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我只觉得一缕丝线般的气味从口腔一下入了脑子,然后向全身的毛孔,槐花的清甜和着肉的鲜香冲击着我的味蕾。

    【3】文中第④段和第⑥段两次详细写外婆为“我”做槐花扣肉的过程和“我”的不同反应,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4】读完这篇文章,你可能会想到这些词语:童年、成长、亲情、乡情。请任选一个词语,谈谈你从文中获得的启示。

  • 14、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1米45的佐罗

    ①男孩崇拜佐罗,喜欢看一切和佐罗有关的电影和画报,买佐罗的面具,像佐罗一样击剑,他想长大以后能像佐罗一样行侠仗义,打抱不平。

    ②男孩总嘲笑他那个矮得有些离谱,走路还略微有些踮脚,像得了侏儒症的父亲。连邻居家的狗也是欺人的,见到别人不咬,偏偏见到他的父亲便叫得格外凶,仿佛要把他撕碎似的。每次,父亲都会狼狈地躲着那条狗。父亲的懦弱让男孩对他更加瞧不起了。

    ③男孩渐渐长成天不怕地不怕的楞小子,刚进中学就打架斗殴,替班级里的女生出头,和那些来学校闹事的社会小混混们打架,经常鼻青脸肿地回来,女生们却欢呼雀跃,他是女生心目中的英雄。

    ④父亲的奇特造型,被一个来他们这里拍电影的人相中了,说要请父亲去当群众演员,并给父亲一定的报酬。父亲喜出望外,他正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呢,没想到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⑤父亲在这部戏里只有一个镜头:从五层楼那么高的地方跳下去。这是个很危险的动作,虽然下面铺了厚厚的海绵垫子,但对于一向怕高的父亲来说,不啻为一次极限挑战。

    ⑥父亲试了好几次都不敢跳,导演急了,开口骂了起来。父亲闭上眼睛,一咬牙,一个跟头跳了下去,像个球一样落到地面上。好半天,他还不敢睁开眼睛,在那里一个劲地瑟瑟发抖,引得周围人一阵哈哈大笑。男孩再也受不了他的懦弱,他想不明白,母亲为什么会嫁给他呢?

    ⑦终于,在他和父亲的一次争吵后,他大声地质问母亲,怎么找了这样一个窝囊男人?没想到,母亲竟然含泪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是一个遗腹子,他的亲生父亲在他没有出世的时候就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怀孕的母亲生活一下子没了着落,是他常常暗地里接济母亲。时间久了,母亲就对他生出了感激之情,就这样搬到一起住了。他像拣了元宝一样乐不可支,每天幸福地憨笑着,对她和孩子疼爱有加,自己却拼了命地挣钱养家,一直到现在。

    ⑧男孩的心受到了震动,躲进自己的房间放声大哭起来。

    ⑨虽然掉了眼泪,却不能阻挡男孩崇拜佐罗的那颗勇敢的心。有一天傍晚,男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来了生命中让他热血澎湃的时刻:一个女人遇到了劫匪,而那个劫匪手里还拿着一把刀。他下意识地从路边拿起一根棍子,挡住那个劫匪的去路。面对凶神恶煞、手持尖刀的劫匪,他的心里第一次有了惧怕,但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劫匪从自己眼皮底下溜之大吉,那样他的一生都会留下阴影,因为他是行侠仗义的“佐罗”!他咬了咬牙,战战兢兢地不肯让路。劫匪被惹急了,拿着刀子冲了过来。让他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只见一个黑影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了过来,把那个劫匪撞翻在地,劫匪还没有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刀子已经被夺了下来,并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呆愣在那里的男孩忽然听到那人喊:“儿子,快过来帮忙。”这时男孩才看清,这个英勇无比的人,竟然是他的父亲。

    ⑩劫匪被警察带走了,父亲却一屁股坐到地上,身上冷汗淋淋,却不忘冲儿子打着胜利的手势,憨憨地笑着。他看到父亲嘴角流出很多血,扑了过去,跪在那里帮父亲擦干。他第一次那么心疼父亲,也是第一次感受到父亲的勇敢。

    ⑪男孩从此不再打架斗殴了,因为他知道,那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里包含着深深的爱。就像父亲,那矮矮的单薄的身体里,却深藏着宽阔的海洋。

    ⑫他开始敬仰和爱戴他的父亲,这个只有1.45米的佐罗。

    1男孩眼中的父亲既是“懦弱”的,又是“勇敢”的。请你分条概括男孩这样认为的原因。

    2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参照示例,自选角度,为文中第⑩段划线句做批注。

    示例:父亲喜出望外,他正为孩子的学费发愁呢,没想到天上掉了个大馅饼。

    批注:“喜出望外”写出了父亲能够通过做群众演员给孩子挣学费是的兴奋,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语句:他看到父亲嘴角流出很多血,扑了过去,跪在那里帮父亲擦干。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运用欲扬先抑写作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说说这种写法的好处。

    4请你说说文章以“这个只有1.45米的佐罗”结尾的妙处。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作文

    英国著名诗人奥登在《染匠之手》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柔情的画面,那就是“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回眸过去,一定会有许多让你充满感激的深刻记忆。

    请你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目,写一篇600-800字文章。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数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