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安徽合肥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学会读书,不仅需要搭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学会站在作者的角度去分析问题。__________这种方法会让你更好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读书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①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思维导图,就可以从全局把握一本书。

    ②你可以设想自己就是作者,他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③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重新整理作者的思维框架,画个思维导图。

    ④合上书本,思考一下,假如我是作者,我会怎样回答这个问题?

    ⑤你也要锻炼用一句话把作者的思想用更适合你自己的方式重新表述出来。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③⑤①

    C.③②④①⑤ D.③②④⑤①

  • 2、小芷整理了本学期教材中的草木诗文,其中有一项说法有误,请你指出来(     

    A.“独坐幽篁里”,“幽篁”指幽深的竹林,此句写出诗人内心之淡定与自然环境之幽静。

    B.“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人折柳送别,“折柳”即《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

    C.“杨花榆荚无才思”,“杨花”指柳絮,以杨花榆荚“作雪飞”渲染出暮春时节黯淡凄楚的气氛。

    D.“蓬断草枯,凛若霜晨”,“蓬”即飞蓬,枯后根断,遇风飞旋,写出古战场荒凉凄惨的景象。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防止酒驾、摩托车改装雨伞、不戴头盔等事件不再发生,武冈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孟晚舟获释事件,使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祖国才是我们最大的依靠。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环宇问天,探月逐梦,观看“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胜利返航的直播,师生们的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B.看着五岁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模仿“中国飞人”苏炳添的起跑动作,爸爸妈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C.老王退休以后,帮儿女做做家务,接送孙子孙女上学放学,安享天伦之乐,身体也好了许多。

    D.年轻人踏入社会,一方面应该志存高远,切忌无所追求;另一方面又要脚踏实地,切忌好高骛远

  • 5、下列加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年纪虽小,但才气已是锋芒毕露

    B.小明非常积极地投入到篮球活动中,现在又养精蓄锐地参加了100米接力。

    C.邓稼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曾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做出过巨大贡献。

    D.江阴作为一座滨江小城,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

  •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所有来过这儿的人都说这儿的风景让人美不胜收

    B. 他这个人有个特点,遇事就是喜欢刨根问底,弄个水落石出。

    C. 新品种的玉米的成熟期参差不齐,得多次分别收获,很不方便。

    D. 日寇在南京制造的骇人听闻的大屠杀,中国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 7、与下列作品有关的内容,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 大雁归来》——法国——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B. 阿长与<山海经>》——现代——鲁迅——《朝花夕拾

    C. 陈涉世家》——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D. 爸爸的花儿落了》——现代——林海音——《城南旧事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小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⑥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解释下面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1)不亦

    (2)不习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 B.传∕不习乎

    C.可以为∕师矣 D.择其善者∕而从之

    4选文的句子中有些谈学习方法,有些谈学习态度,有些谈品德修养,请找出一例谈谈你的体会和感受。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边塞诗,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盛唐时代是边塞诗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以岑参等诗人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B.这首诗是写诗人在东行归乡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朋友,勾起了诗人的复杂情绪。

    C.“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诗写诗人遇到入京使时欲写信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纯朴的描写中十分传神地流露出诗人的情感。

    D.这首诗不假雕琢,而又感情真挚,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

    (2)诗人将万千思绪浓缩在一声“_____”中,从这个词语中,我们可以读出他一方面有着 _____的豪情,另一方面又有着 _____的柔情。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1)—(3)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擅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鉴订和平定,有很大关系。

    (1) 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退_______ _______

    (2)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3) 结合语境解释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

    锐不可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请补全下列古诗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___________,不必为己。(《礼记·大道之行也》)

    (2)______________,安求其能千里也?(韩愈《马说》)

    (3)____________,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孟子·鱼我所欲也》)

    (4)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5)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_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一抹晚烟荒戍垒,____________。古今幽恨几时平!(纳兰性德《浣溪沙》)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节选文本,按要求回答问题。

    【片段一】:知县听了,说道:“一个做贡生的人,恭列衣冠;不在乡里间做些好事只管如此骗人,实在可恶!”便将两张状子都批准。原告在外伺候。早有人把这话报知严贡生,严贡生慌了,自心里想:“这两件事都是实的,偏若审断起来,体面上不好看。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卷卷行李,一溜烟急走到省城去了。……这严致和是个监生,家私豪富,足有十多万银子。见差人来说此事,他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见哥哥又不在家,不敢轻慢。……(和王德、王仁)商议已定,一切办得妥当。严监生连在衙门使费,共用去了十几两银子,官司已了。

    【片段二】:管家都在厅上,女客都在堂屋候验,只有两个舅奶奶在房里,乘着人乱,将些衣服,金珠首饰,一掳精空。连赵氏方才戴的赤金冠子,滚在地下,也拾起来藏在怀里。那时衣衾棺样,都是现成的;入过了验,天才亮了。灵框停在第二层中堂内,众人进来参了灵,各自散了。次日送孝布,每家两个。第三日成服,议礼已定。报丧出去。自此修旁、理七、开丧、出殡,用了四五千两银子,闹了半年,不必细说。

    【片段三】: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接。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者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接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选文中严监生形象具有鲜明的矛盾性,请结合选文加以分析。

    【2】讽刺是《儒林外史》的最突出的艺术特色,请结合【片段三】简要分析。

    【3】《儒林外史》以“功名富贵”为镜,照出儒林各种人物的灵魂。阅读书评,请从下面四人中任选一人,指出他属于书评所列哪种人,并结合小说情节加以阐述。

    其书以功名富贵为一满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媚人下人者;有倚仗功名富贵而骄人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A范进       B.胡屠户       C.王冕       D.杜慎卿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

    ②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③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④“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⑤“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⑥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⑦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⑧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⑨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⑩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选文开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我不觉加快了脚步”的原因又是什么?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3】揣摩选文第⑥段画线句,请从化静为动的角度体会选文写景状物的妙处。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首句“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独立成段,引人遐想,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B.选文第②至⑥段,对花之“盛”的描摹从整体到局部,依次描写了花瀑、花朵、花穗。

    C.选文第⑧段回忆十多年前花的稀零与眼前的繁茂形成对比,为下文写对生命的思考作铺垫。

    D.作者从紫藤萝花的衰而又盛的转变,感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人生哲理。

  • 14、梦回大唐

    ①盛世大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繁华的时期之一。那时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那时的女子是什么样的?或许下面这篇文章可以让我们略窥一二。

    我们文明里的维纳斯

    祝勇

    ②维纳斯,是罗马神话中代表爱与美的女神。在法国卢浮宫,珍藏着一座关于她的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它的另一个名字——《断臂的维纳斯》。雕像中的爱神维纳斯端庄秀丽,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在我们的文明里,也有这样一个“维纳斯”,她是谁呢?

    ③古代女性想逆袭,最好穿越到哪个朝代?

    ④如果说汉代是以男人为主角,“马踏匈奴”这些超级石雕代表了这个朝代的刚性气质,那么唐代最突出的则是女性的形象。

    ⑤中华文明既有父性的阳刚,也不失母性的阴柔,既有张,也有弛。这样的节律变化,在汉唐两个朝代表现得最为明显。

    ⑥唐朝是一个女人逆袭的朝代。最经典的例子,莫过于武则天。这位生自利州的小妮子,居然成了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女皇。

    ⑦男女位置的翻转,从唐代陶器、绘画中都可以见到。比如《虢国夫人游春图》,马背上的骑手,已经不是卫青、霍去病这样的男性英雄,而是虢国夫人这样的柔媚女子。

    ⑧还有一点会让现在的女性都很欣喜地穿越到唐代,那就是再也不必为减肥而苦恼,不必因吃小零食而充满犯罪感。唐代“美女”的样子,在杜甫的《丽人行》中有所描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⑨那丽人,体重恐怕都在一百二三十斤以上,体态丰腴却富有美感。因为彼时的审美时尚,已从南朝以来的“秀骨清像”,转向了“丰腴肥厚”,尤其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杨贵妃受宠,更把这流行趋势推向了极致。

    ⑩可以说,唐代是女性的黄金时代。

    故宫博物院有一件陶彩绘女俑,头梳抛家髻,面施红粉,蚕眉细目,小口施朱,五官紧密地团结在面部的中央,身穿长裙,两手拢袖于胸前,大腹便便,一副悠闲的模样,那体态、那神态都在告诉你什么才是贵族。

    这件唐代陶彩绘女俑,是我们文明里的“维纳斯”,代表着大唐帝国的妖娆风格。那个时代的中国,宽阔而不嚣张,妖娆而不轻佻,这样的时代气质,落实在那彩绘女俑的脸上,让她的微笑,含而不露,充满自信。

    这份悠然与自信,也在张萱、周昉这些著名画家的画卷上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连佛教造像,都被赋予了慈母般的宁静与柔美,由十六国时期深目高鼻、上唇留八字胡的男性形象,过渡为南北朝至隋唐时代宽厚圆融、慈悲温暖的女性形象。或许,只有这样的母性,才能溶解历史中黏稠的黑暗,让西来的佛教,在中土落地生根。

    这份妖娆的气质,并不有损于唐朝的伟大,但它的伟大不通过纪念碑式的雕塑来建立,而是在物质的奢华与色彩的夸张中流露出来,而城市里昂首阔步的女性,正是对王朝自信最真切的表达。

    古代女性穿什么?

    唐代又是一个强调法度的朝代,那法度,被颜真卿、欧阳询一丝不苟地落实在横平竖直的唐楷里。但另一方面,似乎所有的规矩都可以冲破,所有的实验都会受到怂恿,张旭、怀素的狂草,就是在法度之上长啸而起,从规矩的牢笼中向自由狂奔。

    唐代的文化,就这样在来自两个方向的冲突中,阴阳互补。唐代的女性就这样,盛装骑在马上(而不是坐在马车里),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那副傲然,在其他朝代是绝难看到的。

    这些马上的女子,经常戴一顶叫“帷帽”的带着下垂网的帽子,以挡住自己的脸。这种“帷帽”,是从为了防止风沙遮脸的“幂篱”演变来的。

    这样的装束,略近于现代闽南惠安女头上的笠帽。这样的装扮,从唐代彩绘帷帽仕女骑马木俑、彩绘釉陶戴笠帽骑马女俑上都清晰可见,只是后者帽檐下的垂纱,已经去向不明。

    除了骑马游春,唐朝的贵族女子还酷爱一项马上运动,就是马球。这些女球员,打马球时一律着男装。这样的酷爱,被刻录在许多的古物上。比如,在故宫博物院,就藏有一面唐代打马球镜。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我也曾见过一组唐代彩绘仕女打马球俑。

    我们不妨想象,在大唐的光景里,一群男装女性在球场上纵马飞驰,只有她们的声音展示着女性独有的魅力。

    不打马球时,唐朝女子也爱男装,似乎英武的男装,标志着她们对女性地位的超越。

    西安博物院藏有一件男装仕女俑,印证着唐代女性的男装癖好。一直到清代小说《红楼梦》里宝玉与芳官、葵官两个戏班女孩玩“变装游戏”,为她们改扮男装,还为她们各取了一个阳刚的名字:“耶律雄奴”“韦大英”(暗有“唯大英雄能本色”之语)。连史湘云都“束銮带,穿折袖”,把自己打扮成胡人武将。少女们超越性别樊篱的冲动,仍隐隐可见。

    只不过在那唐代男装仕女俑里,女子的面庞圆润、身形丰硕,虽穿着男装,但轻轻扭动的身体,还是藏不住女性天性里的活泼与婀娜。

    (选自《寻找宝藏》)

    【1】作者认为唐代是女性的黄金时代,他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小文正在写一篇穿越小说。小说女主角怎样才能在唐代逆袭成功?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给小文提三点建议。

    【3】根据“好问题的特征”,判断以下问题中哪一个最适合作为第二部分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好问题的特征

    ①询问事物的本质——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②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大胆质疑理所应当、约定俗成的事物

    ③与对方形成深度交流——激发对方打破思维定式,主动寻找答案

    A.谁是我们文明里的“维纳斯”?

    B.我们文明里的“维纳斯”代表了什么?

    C.东方文明的“维纳斯”有什么特点?

    我选(     )。理由: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阅读以下新闻标题,在任务单中任选其一,完成写作。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③不出现校名、人名等透露作者真实身份的信息。

    继俄罗斯之后,爱尔兰将汉语纳入高考,汉语热继续发酵

    来源:搜狐新闻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05日

    任务单

    任务一:阅读新闻标题,就标题内容所反映的现象,为校园论坛写一篇评论性文章。

    任务二:4月20日,第十二个联合国中文日之际,《晚报》启动了“我与汉语的故事”征文活动,请写一篇文章(可以文学创作),向《晚报》投稿。

    任务三:一位热爱中文的外国小伙伴向你请教汉语学习的方法,请结合你的学习体会,写一篇建议性文章。

    国际中文水平考试居家网考在56国举行,考生突破7000人次

    2021-04-06 11:07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7月1日起实施

    来源:北京《人民日报》 作者:赵晓霞 时间:2021-05-22

    首个面向外国中文学习者的规范标准来了:在厦外国留学生积极备考

    教育信息速报

    发布信息:2021-05-25 18:01 |潇湘晨报旗下教育咨询账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