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镌(juān)刻 锃(zhèng)亮 颁(bān)发 引吭(háng)高歌
B.悄(qiǎo)然 炽(chì)热 诘(jí)责 油光可鉴(jiàn)
C.要塞(sè) 濒(bīn)临 辍(chuò ) 学 遒劲(jìn)
D.琐屑(xiè) 屏息(bǐng) 舳(zhú)舻 仲(zhòng)裁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殷红(yān) 田垄(lóng) 气冲斗牛(dǒu)
B.呜咽(yān) 哺育(bǔ) 深恶痛绝(wù)
C.嗥鸣(háo) 矗立(chù) 酣然入梦(hān)
D.亘古(gèng) 卓越(zhuó) 鞠躬尽瘁(cuì)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久坐会增加患心血管病的概率,从而导致死亡风险的增加。经常听说打麻将时突然死亡。这与他们长时间坐着不动是重要因素。
B.成都“夜游锦江”项目充分利用沿线资源,旨在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
C.日前,武汉大学举办抗疫医护人员赏樱专场,邀请全国来自各地支援湖北抗疫的医护人员及家属近1.2万人赴约赏樱。
D.“伸手的人生没滋味,拼搏的人生才幸福”,绵阳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上脱贫致富,涌现了一大批不等不靠的自主脱贫典型。
4、下列有关《水浒传》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塑造了“智取生辰纲”的武松、“雪夜上梁山”的林冲、“浔阳楼题诗”的宋江等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B.《水浒传》采用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为那些所谓的“造反者”树碑立传,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和“替天行道”的主题。
C.《水浒传》中的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个下层侠义之士,与他相关的情节有斗杀西门庆、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夜走蜈蚣岭等。
D.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得“豹头环眼,燕领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张顺能“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分析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者,努力攻克技术难关,取得了大约500项左右的专利成果。
C.我校开展的“我和我的祖国”快闪录制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爱国热情。
D.中国空军紧跟世界天空领域发展趋势,推动空军军事理论、备战训练、人才装备等。
6、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老扬州”眷①(juàn)恋小巷深处的惬②(xiá)意:清茶一杯显淡泊③(pō),扬剧一曲真造诣④(zhǐ),“啊哟喂,刮刮叫”,方言俚语间流露的是真诚的赞誉⑤(yù)。“小扬州”的骨子里涵着扬州的风韵⑥(yùn),秀出来的却是别样的风采:一句“你真棒”,融洽⑦(hé)了你我他;一声“我能行”,洋溢⑧(yì)的是自信。“老扬州”“小扬州”,都是优雅扬州人。
A.①③⑦ B.②④⑧ C.①⑥⑧ D.④⑤⑦
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了,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句是()
据统计,迄今为止,大约有500人成功地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但也大约有500人却在攀登过程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个统计数字不折不扣地表明:________________
A.攀登珠峰生死系于一线,代价极其惨重。
B.珠峰无限风光,唯有攀登者才能领略得到!
C.生命原来是梦想的一架梯子,可以一直延伸到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D.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峰巅之感一定惊魂动魄吧。
8、【甲】
《水经注》选段
郦道元
庐山之北有石门水,水出岭端,有双石高竦,其状若门,因有石门之目焉。水导双石之中,悬流飞瀑,近三百许步,下散漫十许步,上望之连天,若曳飞练于霄中矣。下有磐石,可坐数十人。其水历涧,径龙泉精舍①南。太元中,沙门释②慧远所建也。其水下入江。南岭,即彭蠡泽西天子鄣③也。峰险峻,人迹罕及。岭南有大道,顺山而下,有若画焉。山东有石镜,照水之所出。有一圆石,悬崖明净,照见人形。晨光初散则延曜入石豪细必察故名石镜焉。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此诚仙境也!
【乙】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①龙泉精舍:指龙泉寺。②沙门释:指僧人。③鄣(zhā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状若门
(2)下散漫十许步
(3)人迹罕及
(4)只缘身在此山中
【2】请用合适的标点符号给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晨 光 初 散 则 延 曜入 石 豪 细 必 察 故 名 石 镜 焉。
【3】结合上下文,翻译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又有二泉,常悬注,若白云带山。
【4】请根据甲文内容和下列提示填上合适的内容。
发源:( )——流经:山涧、龙泉寺——汇入:( )
【5】乙文前两句诗写了眼中的庐山样貌,如果请你给这两句诗配几张照片,你需采用哪种观景方法才能拍摄出这种样貌?( )
A.移步换景法
B.定点换景法
【6】甲乙两文都在写庐山,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不同?
【7】积累链接:请写出《小石潭记》中间接写潭水清澈的语句。
9、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路……
非湘水净你,是 A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1)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请巧妙调换划横线句的语序,将其填在A处,使之意趣顿生。
10、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国某市上班族和学生族使用手机情况统计表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 | 比例 | 依赖手机的原因 | 比例 |
1小时以下 | 19.23% | 通信需要 | 21.15% |
1到2小时 | 21.15% | 放松需要 | 42.31% |
3到5小时 | 44.23% | 上网查资料 | 19.23% |
5小时以上 | 15.38% | 生活无聊空虚 | 17.31% |
【材料二】
网友A:饭菜上桌前,捧着手机边娱乐边等待;上桌后,先拿起手机拍照传微博;吃饭时,一桌人都对着手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现在的饭桌已经被手机“绑架”了。
网友B:没手机时我还能记住重要的人的电话号码等,现在完全记不住了,全靠手机来记。一有时间就掏出手机划屏,原本计划在现实中要做的事一件也没干。
网友C:最近手机玩得多了,感觉视力、记忆力大不如从前,有时候甚至感觉头晕、头痛。
【材料三】
专家A:手机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专家B:“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消除并根治“手机依赖症”带来的弊端,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
专家C:智能手机厂商要尽到社会责任,比如在手机说明书的醒目位置,指出过度使用手机可能造成的危害。
专家D:现代人压力大,人际交往频繁,手机成为大多数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一旦没有手机,就会出现情绪波动,如焦虑、烦躁、抑郁等症状,长期下去,不利于健康。
【1】综合以上三则材料,概括什么是“手机依赖症”。
【2】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过分依赖手机会影响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关系。
B.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程度普遍较高。
C.我国的上班族、学生族对手机依赖主要原因是工作、生活、学习压力大。
D.据调查统计,每天使用手机时间5小时以上的人数比例最大。
【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哪些办法可预防“手机依赖症”。
11、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
①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②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③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_____《己亥杂诗》)
⑥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⑦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刘祯《赠从弟》)
⑧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12、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2)题。
(1)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中批判了封建的所谓孝道,请列举他最反感的两个故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西游记》中描述的花果山水帘洞中的那副对联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这部书中你最喜爱的一个故事____________。
13、(三) 阅读《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②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③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米的超细微粒。
④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引起慢性中毒。
⑤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
【2】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
14、阅读议论文《活得有趣,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完成下面小题。
活得有趣,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贾平凹
①活得有趣,才是生命的正能量,在有趣的事情上多浪费一些时光,不要让忙碌淹没了生命中的美好,毕竟人活一辈子,不过是“开心”二字,心之所向,无问西东。
②生活不容易,对活得有趣的人来说,生活是不断破墙而出的过程;对无趣的人来说,生活是在为自己筑起一道一道的围墙。
③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有一次和妻子王映霞一起看电影,一时得意,把鞋子脱下来,盘腿坐着,感觉很舒服。王映霞忽然发现他的鞋底竟然有一些钱,立刻质问他为什么要在鞋底藏钱。郁达夫急忙解释说,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很穷,吃尽了没钱的苦头,现在有点名气了,也有点钱了,但是钱这东西欺压了他好多年,所以要把钱踩在脚底下出气。王映霞一听,疑虑顿消,和丈夫一起感慨起来。看看,有趣的人就是会解决问题,藏个私房钱被发现了还能自圆其说,逃过一劫。
④活得有趣,与知识多少无关,与挣钱多少无关,只与幽默乐观的生活态度有关。
⑤如何活得有趣?就要有些爱好,古人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一个人没有特别的爱好,也就“无深情”,没有真性情,怎么会有趣,谁又愿意与之交往呢?
⑥古代有一个棋迷,他对别人说:“像昨天晚上棋瘾那么大的人,我以前还从没见过,他们两个人蹲在一条小船上,竟然下了整整一夜!那船小得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两人只好蹲着。”别人问:“你是怎么知道他们下了整整一夜的?”棋迷说:“这可难不倒我,我是一直站在水里看的!”这个棋迷或许可笑,但他不是很有趣,很快活吗?
⑦无趣的人,往往“三观”太正,功利心太强,对生活用力过猛,凡事都要问一个“有用吗,有好处吗”,因此,无趣的人多数浅薄狭隘。与无趣的人相处,往好处说,是一种磨练,是一种修炼;往坏处说,是一种折磨。
⑧西晋的阮籍是一个有趣的人,他善于用“青白眼”,对同样有趣的人用“青眼”,眼睛正视;对无趣的人用“白眼”,翻着白眼看。
⑨人都有七情六欲,爱憎分明是人的本能。
⑩阅尽人间万千事,随性从容也自在。活得有趣的人,是随性而安的人,是淡泊从容的人。
⑪随性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天性”。随性,可不是随心所欲、胡作非为。
⑫人生在世,谁没有脆弱与彷徨?难得的是不失本性,不忘初心,一个人安静地过日子,在默然无语中开出花来。
⑬诗人说:“人心是不待风吹而自落的花。抱着从容恬淡的心态过日子,一年都显得漫长无尽;抱着贪婪执着的心态过日子,纵有千年也短暂如一夜之梦。”
⑭在一去不回头的光阴里,枯荣过处皆成梦,得失两忘便是禅,也许真的是,背起行囊,就是过客;放下包袱,就找到了归宿。
⑮俗话说:“土豆拉十车,不如夜明珠一颗。”
⑯人就算赢得了全世界,却丢失了自己,又有什么意义呢?
⑰活着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献媚世界,而是为了取悦自己,自得其乐,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肃然起敬。
⑱懂得取悦自己的人,才会在生活中寻觅悠闲,悠闲就是原生态的自由自在,如同花儿开放,鸟儿飞翔,云在天上,鱼在水里。
⑲活得有趣,取悦自己,才是人最和谐、最完美的状态,也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选自腾讯网,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链接材料:
(1)带着真性情生活,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自然就会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2)一个有趣的人,不光是能取悦别人,更要能取悦自己,在任何世界环境和物质条件下都能取悦自己。财富和物质永远不能满足一个人,只有自己去设定一个自我满足的界限,并且随时去调整它而不是要刻板遵循,那么你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快乐。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师长的寄语,同学的留言,大多语言隽永,引人深思。
一位老师这样教导他的学生——“行囊里要装着谦虚、好学和坚忍不拔。”
一位学长这样期望他的学弟——“要有所学,有所成,有所爱,人生路上,心灵的行囊不能空空如也。”
同学们,你的行囊里装着什么呢?
请以“把 装入行囊”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不少于600字;(3)不得套作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人名、校名、地名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