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敕造(chì   两靥(yàn 偏僻(   杜撰(zhuàn

    B.效颦(pín   盥洗(guàn   韶光(sháo   伺候(

    C.懵懂(měng 绾着(guān   宫绦(tāo 忖度(cǔn

    D.盘螭(chī   宸翰(chén   翠幄(wéi 戏谑(xuè

  •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既然已,勿动勿虑 B.以吾一日长乎尔

    C.令人长号不自禁 D.食之可以清酒

  •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期待已久的《芳华》终于上映了,观众拍手称快,既对时代浪潮中人们各自的命运感慨,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②勒索病毒全球大面积爆发,攻击各国政府、学校、医院的网络,说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绝不是危言耸听

    ③王老师是位儒雅谦和的师长,前后共招了七名博士生。我忝列门墙,且为大弟子,接受教诲的机会更多一些。

    ④近日林丹当仁不让地成为各地娱乐八卦的头条,不少球迷希望他承担责任,重新出发;也有很多网民认为“超级丹”形象不可能恢复了。

    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科教频道已经举办了两季诗词大会,大会现场还有备受人们喜爱的蒙曼、康震等老师坐而论道

    ⑥中国艺术意境的创成,既需得屈原的缠绵悱恻,又需得庄子的超旷空灵。缠绵悱侧,才能一往情深。超旷空灵,才能羚羊挂角

    A. ①⑤⑥

    B. ②③④

    C. ①④⑤

    D. ②④⑥

  •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A. 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

    B. 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C. 夫人禀五常

    D.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 5、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诗》《书》《礼》《乐》《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

    B.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

    C.“太学”是指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古代学校的名称还有“庠”“序”等。

    D.封建社会,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为“乞骸骨”,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a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b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c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d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e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1a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

    2cd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

    3e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4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螃蟹有六个蟹腿和两个蟹钳,却“___________”,是因为心地浮躁。

    (2)韩愈《师说》中的“_______________”一句,集中表现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学习的荒谬心理。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了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8、《六国论》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_____________

    (2)赂秦而力亏,______________

    (3)或曰:___________________?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4)秦以攻取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思厥先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____________________。起视四境,___________________

    (7)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8)________,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言得之。

    (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_________,战败而亡,________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3)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

    (1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______________

    (15)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

  • 9、默写

    ①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少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其破荆州,下江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④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 10、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者下句。

    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山回路转不见君,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⑥断肠人,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l)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论述到,一个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人们感慨秦朝灭亡的同时更应引以为戒,避免重蹈秦人覆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登高望远,想到东吴的建立者孙权,不禁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有人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应景即兴诗”,你同意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段秀实,字成公,本姑臧人。曾祖师濬,仕为陇州刺史,留不归,更为汧阳人。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及长,沈厚能断,慨然有济世意。举明经,其友易之,秀实曰:“搜章摘句,不足以立功。”乃弃去。

    天宝四载,从安西节度使马灵察讨护蜜有功,授安西府别将。灵詧罢,又事高仙芝。仙芝讨大食,围怛逻斯城。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嗣业惭,乃与秀实收散卒,复成军,还安西,请秀实为判官。迁陇州大推府果毅。后从封常清讨大勃律,次贺萨劳城,与虏战,胜之。常清逐北,秀实曰:“贼出羸师,饵我也,请大索。”悉得其廋伏,俘虏众多。改绥德府折冲都尉。

    肃宗在灵武,诏嗣业以安西兵五千走行在。节度使梁宰欲逗留观变,嗣业阴然可。秀实责谓曰:“天子方急,臣下乃欲晏然,公常自称大丈夫,今诚儿女耳。”嗣业因固请宰,遂东师,以秀实为副。嗣业为节度使,而秀实方居父丧,表起为义王友,充节度判官。安庆绪奔邺,嗣业与诸将围之,以辎重委河内,署秀实兼怀州长史,知州事,兼留后。时师老财覂,秀实督馈系道,募士市马以助军。诸军战愁思冈,嗣业中流矢,众推荔非元礼代将其军。秀实闻之,即遗白孝德书,使发卒护丧送河内,亲与将吏迎诸境,倾私财葬之。

    (《新唐书卷七十八》有删改)

    (注)①覂,动词,(车马)翻,缺乏,疲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

    B.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

    C.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

    D.会虏救至/仙芝兵却士/相失/秀实夜闻副将/李嗣业声识之/因责曰/惮敌而奔/非勇也/免己陷众/非仁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经,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与进士二科为唐朝科举的基本科目,考明经比进士较容易,当时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B.大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阿拉伯、伊朗穆斯林的泛称。

    C.卒,在《礼记》中指士的死;另外天子死称“崩”,诸侯死称“薨”,大夫死称“不禄”。

    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本文指肃宗所在之处。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秀实原本是姑臧人,后因曾祖的原因,变为汧阳人。他很孝顺,为照顾母亲不眠不休七天。

    B.段秀实曾跟随多位大将出征。在跟随封常清期间,曾包围怛逻斯城,艰苦战斗后获得胜利。

    C.段秀实敢于直言,曾凜然正气责备李嗣业,嗣业最终听从了秀实的建议。

    D.段秀实正直善良,关心同僚。在李嗣业阵亡后通知白孝德,让他派兵护送嗣业的灵柩到河内,秀实还拿出全部私人钱财给嗣业办丧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秀实六岁,母疾病,不勺饮至七日,病间乃肯食,时号“孝童”。

    (2)常清逐北,秀实曰:“贼出羸师,饵我也,请大索。”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1)《荀子·修身》中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2)徐霞客在决心游历天下时说“生平只负云小梦,一步能登天下山”,意思是,一生只有一个小梦想,想在极短的时间内登遍天下名山。

    (3)鲁迅曾谆谆告诫年轻人:“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