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要为隋炀帝题写墓碑碑文,下列内容不能出现的是( )
A.任用奸臣引发安史之乱
B.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C.统治期间爆发农民起义
D.正式创立了科举选官制度
2、“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着,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反映了( )
A.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
B.列强的侵略深入中国腹地
C.清政府完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3、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历史事件
①转战陕北
②重庆谈判
③挺进大别山
④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②①④③
D. ④②①③
4、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
A.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新中国的成立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 五四运动
5、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城
B.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C.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D.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6、辛亥革命之后仍然出现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现象,其根源是
A.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B.辛亥革命并未铲除君主专制的社会土壤
C.君主专制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D.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的操纵
7、某文件宣告北美 13 个殖民地“从此是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该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大宪章》
8、结束三国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的是
A.曹魏
B.东吴
C.蜀汉
D.西晋
9、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会对历史进程产生深刻影响。以下大事与影响搭配错误的是( )
A.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B.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带给英国殖民者巨额利润
C.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10、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宋辽之间、宋夏之间“议和”内容的共同点( )
A.结束了双方大规模的战争状态
B.客观上有利于双方和平相处
C.导致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
D.宋朝都要交纳岁币
1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列英雄人物对应的事件不正确的是( )
A.黄兴——黄花岗起义 B.毛泽东——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邓世昌——黄海大战 D.杨靖宇——台儿庄战役
12、英国工业革命开文明之先河,后来众多国家纷纷效仿。以下哪一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
A.
B.
C.
D.
13、小明在探究古代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时发现古代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关键是皇帝有关下图位皇帝施政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隋文帝励精图治,创新改革制度,使隋朝出现了繁荣景象
B.唐太宗勤于国事,重用人才,注重发展生产,开创了“贞观治世”
C.武则天继续发展农业生产,善于用人,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
D.唐玄宗励精图治,在他统治后期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
14、某班屡次出现学生乱扔纸屑的现象。为此班委有不同的处理意见:劳动委员认为一定要严厉惩罚;班长认为应反复进行说服教育;生活委员则认为随便他们去,不用管。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些学派的观点?
A.法家、墨家、道家 B.法家、儒家、道家
C.法家、兵家、道家 D.法家、儒家、兵家
15、绍兴是一座历经千年而城址未变的古城,建城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490年越国大夫范蠡受命兴建的“勾践小城”,当时正值( )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6、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三角贸易”带来了亚非拉的经济繁荣
17、李爷爷是1939年在江西参加革命的老战士,当年他参加的是
A. 红军 B. 解放军 C. 八路军 D. 新四军
18、战国初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A.齐
B.晋
C.楚
D.燕
19、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是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示意图,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项目 | 英国 | 法国 | 德国 | 美国 |
19世纪中期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 1 | 2 | 4 | 3 |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 1.3 | 1.9 | 4.6 | 8.1 |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 3 | 4 | 2 | 1 |
A.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已超过英法
B.反映了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C.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德实力变化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20、史书对下图的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地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物。”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 东汉 B. 隋朝 C. 唐朝 D. 北宋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征夷大将军,设幕府于镰仓——
(2)文艺复兴的先驱,著《神曲》传世——
(3)环球航行,证明地圆说的正确——
(4)领导十月革命,建立苏联——
(5)总统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22、1842年,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福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开放沙市、重庆、________、杭州为商埠,反映了通商口岸分布范围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3、【思想活跃文化繁荣】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活跃,形成不同学派。各派代表人物聚众讲学,研讨学术,著书立说。由于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辩论,相互抨击,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
24、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了迄今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______。
25、从17世纪下半叶起,荷兰、法国与英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这一系列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英国战胜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大片殖民地,自诩为______________。
26、观察《三大战役示意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英文字母所代表的战役名称:
A.______
B.______
C.______
27、莎士比亚是英国的文学巨匠,代表作有________。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完整体现,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并且对________________产生了重大影响,该原则已经成为当今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_____________。
29、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升空,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________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0、南宋____(人物)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徽调不断吸取昆曲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以后就被称为“____”。
31、“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时史。”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许多重要的文明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原始社会是“天下为公”,后来就出现了天下为家,“天下为家”指的是建立什么制度开始?始于哪一朝代?
(2)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3)青铜器是古代文明的又一代表。中国堪称青铜器大国,请列举一个古代著名的青铜器。
(4)古代许多国家的灭亡往往和暴政相连。请写出夏商周暴君任意一个。从他们的暴政中我们能得出什么认识?
3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经济、思想文化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
3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①处所示古文明发祥于哪条重要大河?
(2)图一中②处出现的文明古国有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3)图二文明古迹出现在图一①②③④所示的哪一地方?曾经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的文明古国又地处①②③④中的哪个地方?(只许写出序号,否则不给分)
(4)综合四大文明古国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哪一点是它们的共同点?
3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历史责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道德经》中有一句经典,“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
材料二:韩非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惜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成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成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
材料三: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摘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据材料一,概括老子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材料二中的韩非是哪一思想学派的集大成者?“威不两错”体现了他怎样的政治主张?
(3)据材料三,指出战国时期思想领城“熠生辉”局面的名称。并结合相关史实,概述该局面怎样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