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谟拉比法典》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记录该法典的文字是( )
A. 象形文字 B. 楔形文字 C. 甲骨文 D. 金文
2、王夫之在分析历史进程时说:“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以下对他的观点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A. 犯了历史发展循环论的错误
B. 只看到历史发展的重复性而没看到进步性
C. 没有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历史
D. 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的历史观
3、下列内容之间的关联不能够体现因果关系的是( )
A.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
B.百家争鸣——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C.陈胜吴广起义——推翻秦朝统治
D.东汉外戚宦官专权——朝政腐败,时局动荡
4、 历史探究方法灵活多样,实地考察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假如你要研究巴黎和会的相关历史,你考察的地点
A.白宫 B.冬宫 C.故宫 D.凡尔赛宫
5、下列表格中两者对应关系表述正确的有( )
| 民族危机 | 救亡图存 |
① | 鸦片战争 | 洋务运动 |
②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运动 |
③ | 中日甲午战争 | 维新变法运动 |
④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工业革命后,生产力大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的潮流,这里的“湖流”包含下列( )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②日本明治维新
③美国南北战争
④戊戌变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描绘了新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时代精神是
A.保家卫国,英雄主义
B.艰苦创业,助人为乐
C.不畏艰难,勇于攀登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8、某同学想了解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史实,应推荐他阅读下列哪一本书? ( )
A.
B.
C.
D.
9、初三某同学上网查阅“黑奴贸易”“美洲”“出程——中程——归程”等资料,由此可以判断他学习的相关内容是( )
A.三角贸易
B.城市的兴起
C.新航路开辟
D.自由贸易
10、1789年7月14日,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然而,这一天却改写了法国历史,因为在这一天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C.拿破仑发动政变 D.反法联军攻打法国
11、秦朝御史大夫分管的是
A.行政
B.军事
C.监察
D.县令任命
12、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以上资料描述的唐代生产工具是( )
A.
B.
C.
D.
13、小历通过网络搜索“玻利瓦尔、章西女王”进行研究性学习,其学习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D.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14、奠定动物学的基础、逻辑学的创始人,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希腊学者是( )
A.德谟克利特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15、图2文物中出现的文字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16、“各国公使常驻北京;增开十处通商口岸;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对英法分别赔款400万和200万辆白银;清政府准许鸦片进口。”该内容与下列哪部条约有关(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辛丑条约》
17、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 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
C.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18、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远在海外并未直接参与。但我们称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这是因为革命火种早就被孙中山种下。以下属于孙中山播种的“火种”的是( )
A. 创办黄埔军校
B. 建立中华民国
C. 提出三民主义
D.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武则天的统治被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对科举制的贡献是( )
A.开始用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
B.创立科举制
C.创立殿试制度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20、“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四个全面”是指(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②全面实施“一带一路”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④全面从严治党⑤全面深化改革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21、1918年,__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1952年,埃及爆发革命,以__________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起义,推翻了英国扶持的封建王朝,次年,埃及共和国成立。
22、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3、1860年10月,________联军火烧________。
24、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________、人民幸福。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__,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5、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_____。整个北京城平面呈_____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形成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26、唐朝时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_____和______的发明,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唐朝的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_____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27、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28、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29、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30、1956年,中共_____(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共_____(会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1、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活跃的一个黄金时期。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春答战国时期出现思想活跃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第一个创立了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是谁?庄子在哲学思想的核心理念什么?
(3)孔子作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他提出了什么学说?
(4)比较荀子和韩非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2、现在世界上还有多少个社会主义国家?
33、在地方,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哪些?简述明朝中后期走向衰败的主要表现。指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迅速发展,成功推翻明王朝的原因。
34、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
(经济篇)
材料二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安徽和四川等一些农村开始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复兴之路》解说词(外交篇)
材料三 “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的自主权利是必须得到尊重的。”“各国人民都应该有选择其国家制度和生活方式的权利,不应受到其他国家的干涉。”“我们应该以共信的原则给世界建立一个范例证明各国是可以和平共处的。”
——摘自周恩来在访问印度时的讲话(科技篇)
材料四 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氬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1)将材料一中的图片进行归类整理,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类别 | 图片序号 | 相关制度或方针 |
民族团结 | A | C |
祖国统一 | B | “和平统 ——国两制” |
(2)依据材二,指出中国农民“首创精神”的重要举措。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给世界建立的“范例”指的是什么原则?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有什么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创新能力的认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