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穆罕默德用《古兰经》鼓励他的门徒:“为了追求知识,虽远在中国,也应该去。”这说明当时( )
A.阿拉伯人对中国文明的向往
B.阿拉伯帝国疆域非常辽阔
C.穆罕默德已控制了中亚地区
D.阿拉伯文化具有鲜明特色
2、高考的内容有时会反映出政治的方向。1977年的某市高考作文题目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但这个“纲”在1978年底被果断停止使用。题目中的“抓纲”是指( )
A.以经济建设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以文化建设为纲
D.以思想建设为纲
3、9月21日上午,辽宁舰完成最长海试返港,在本次海试中,舰载机飞行百余次,满负荷起降、携弹起降……航母是进攻性武器,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主要是因为我国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D、是发展中国家
4、由图可以判断,契丹和西夏( )
A.崛起于我国的东北
B.政权与南宋对峙
C.仿效汉族制度文化
D.与宋无经济联系
5、太平天国的系列活动中,体现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潮流的是
A.永安封王
B.抗击洋枪队
C.北伐西征
D.提出《资政新篇》
6、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安史之乱 B.藩镇割据 C.黄巢起义 D.天宝危机
7、两位领导人紧紧握手达一分钟之久,周恩来诚恳地说:“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最辽阔的海洋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 B.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法建交,友谊长久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应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鸦片战争
B. 公车上书
C. 五四运动
D. 开国大典
9、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全国工人运动转入低潮。对此,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文告称:“劳动者能有武器,岂能任他们如此杀戮?”这表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已经认识到( )
A.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B.军阀是革命的主要对象
C.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
D.明确民主革命纲领的必要性
10、1929—1933年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有史以来最严重、时间最长的经济危机。美国为了应对这场经济大危机采取的措施是
A.发动独立战争
B.发动南北战争
C.实行罗斯福新政
D.实施马歇尔计划
11、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中国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
A.两场战争的性质
B.国共两党的关系
C.中国的社会性质
D.社会的主要矛盾
12、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 )
A.庄子
B.韩非
C.孟子
D.荀子
13、1912-1915年,《中华实业界》等新创办的实业报刊达50种以上,分布于全国18个省区,一些原有的报刊也新增了大量实业报道及相关的栏目内容。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
B.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C.民族经济发展领先世界
D.实业报刊是主流报刊
14、如下图阎立本《步辇图》(局部)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关于此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属于艺术作品,不可作为研究历史的史料 ②属于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图像史料
③可用于研究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④可用于研究唐朝与突厥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阅读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找出二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
时间 | 事件 |
1945年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正式成立 |
1947年 | 杜鲁门主义出台 |
1949年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1952年 | 埃及爆发革命 |
1955年 | 万隆会议召开;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
1967年 | 欧洲共同体成立 |
1978年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20世纪80年代后期 | 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
1989年 | 东欧剧变开始 |
1991年 | 苏联解体 |
1993年 | 欧洲联盟成立 |
①美苏形成数十年的冷战对峙局面②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均衡发展
③社会主义经历发展与挫折④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6、西安碑林博物馆有一石碑上刻有“皇帝立国……灭六暴强……壹家天下”等字。该内容称颂的皇帝是( )
A.周武王
B.禹
C.秦始皇
D.启
17、17世纪,“‘自由’是革命真正的口号,议会就是用‘自由’来号召人民的。在议会阵营看来,‘自由’是不容侵犯的,它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生而自由的英国人’是历史赋予的光荣遗产国王破坏了它,因此应该受到抵抗。”以上材料反映了
A.《大宪章》签订的原因 B.彼得一世改革的目标
C.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 D.印度民族大起义的背景
18、中东问题的关键是( )
A. 地区冲突 B. 民族矛盾 C. 宗教纷争 D. 巴以冲突
19、拿破仑说: “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法典》
D.1787 年宪法
20、下列刊物中,反映新文化运动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
B.
C.
D.
21、宋代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海外贸易。
22、根据以下三幅图片所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表格:
图片 | 宗教 | 创始人 | 创始地点 |
图片一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二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图片三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3、“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写出下列英雄的名字:
(1)被誉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______________。
(2)发现青蒿素的药学家是______________。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战士是______________。
24、1662年________收复被荷兰侵占38年的台湾,1683年清军入台,台湾归入清朝版图,1684年清设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5、商首领__________起兵攻伐夏王____,夏灭亡。公元前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建立商朝,都城在___________。商王__________任用贤才___________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经济得到发展,人们生活相对安定,商朝很快强大起来。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使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是____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
(3)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是____
(4)解放战争时期,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是____
27、______________在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在抗美援朝中,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稳定了朝鲜半岛的局势,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及世界的和平。
28、明代杰出医药学家______编写的《本草纲目》,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当代药学家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9、两宋时期,由越南传入的( ),成熟早,抗旱力强。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加以管理。
30、 隋朝大运河故选___________为中心,北达___________,南至___________。
31、“九一八”后,国民党为什么要推行不抵抗政策?
32、下图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的趋势示意图。小历认为导致图中B点到C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大革命的进行。她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33、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正确”,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述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错误”,是以上材将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填写“不涉及”。
(1)唐朝时,遣使唐朝的国家很少。( )
(2)向唐朝派遣留学生的国家很多。( )
(3)宋朝在三地有管理海外贸易的市舶司。( )
(4)唐朝和宋朝的海上交通都非常发达。( )
(5)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 )
34、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1)指出材料一中民族工业的总体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2)材料二体现了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推动这一现象发生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这种变化体现出什么新风尚?请再举出一例当时社会习俗的变化。
(3)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近代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