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楚雄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0年,我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欧洲,拜占庭时期的《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其中,被称为“罗马法律高度精细的汇集”的法典是(     

    A.《拿破仑法典》

    B.《民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典》

  • 2、2019年1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底,长江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的国控断面比例达到85%以上……这反应了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

    A.人口问题

    B.恐怖主义问题

    C.网络犯罪问题

    D.生态环境问题

  • 3、了解历史时序,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①对应得朝代是(       

    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

    A.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 4、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但中国很快就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并迅速向国际社会援助抗疫物资、派出医疗人员,同时积极恢复国内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中国能迅速战胜这场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全球性大流行病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是

    A.中国科技世界第一

    B.中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

    C.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D.中国人均收入世界第一

  • 5、“杏林”是中医学界的代称,现在中医已迈出中国,走向世界。下列属于中医学著作的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农桑辑要》   C. 《齐民要术》   D. 《天工开物》

     

  • 6、秦朝的“万里长城” 闻名中外,明代又大规模修筑,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  )

     

    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

    C.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   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 7、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该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在

    A.中共十二大上

    B.邓小平南巡讲话时

    C.中共十五大上

    D.中共十六大上

  • 8、“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民主、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都独领风骚,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她”是指(   )

    A. 古代中国   B. 古代希腊   C. 古代埃及   D. 古代印度

     

  • 9、下图是不同时期的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图中出现甲、乙所示状况分别与什么现象有关的是

    A.农民战争,焚书坑儒

    B.焚书坑儒,八股取士

    C.百家争鸣,独尊儒术

    D.焚书坑儒,独尊儒术

  • 10、下列关于宋朝重文轻武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

    ②派文人担任地方的知州

    ③武将只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④扩大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1、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B. 大跃进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C. 大跃进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12、19世纪50年代,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国家是________。

    A.美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 13、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科技成就是

    A.蔡伦改进造纸术

    B.华佗制成“麻沸散”

    C.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 14、毛泽东说:“今年(1971年)有两大胜利,一个是林彪,一个是联合国。”“两大胜利”指(  )

    A. 林彪指挥辽沈战役、联合国成立

    B.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联合国成立

    C. 林彪指挥辽沈战役、中国重返联合国

    D.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中国重返联合国

  • 15、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 五百人会议   B. 雅典公民大会   C. 陪审法庭   D. 十将军委员会

  • 16、2018年8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媒体声明,强烈谴责发生在阿富汗境内的两起恐怖袭击事件。决定成立联合国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 17、某文件规定:“每一个政府各自保证对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该文件签署产生的影响是

    A. 引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 B. 阻止日本独霸中国

    C. 标志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D. 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 18、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山口先生特别喜欢穿西装、吃西餐,并且改变了自己的传统日本发型,这是由于明治政府实行了( )

    A.废藩置县    B.废除身份制

    C.殖产兴业  D.文明开化

  • 19、列宁指出:“最可靠、最必要、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下列历史事件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的是

     

    选项

    A

    日本进行大化改新

    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

    西欧城市兴起

    强化了西欧的封建等级制度

    C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欧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

    巴黎公社失败

    促进马克思主义诞生

     

     

    A.A B.B C.C D.D

  • 20、在文艺复兴中,许多杰出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们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这类作品是

    A.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

    B.揭露了神的虚伪和教会腐朽

    C.讽刺了教士虚伪和信教者的无知

    D.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6世纪末,隋文帝灭掉____,统一全国,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 2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结果:殖民政府发布________,逮捕甘地,有数万人被判刑。后来,印度总督与甘地谈判,双方妥协

  • 23、1949年,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________德国,在苏占区成立了________德国,从此,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 24、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25、从繁荣到危机:背景: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________迅速发展。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巨大的危机。________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种种不利因素,最终导致了________的爆发

  • 26、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 27、第一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失败而告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______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 28、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尼的万隆召开,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_______的方针,化解了矛盾,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签署并发表了《________》,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29、内战爆发:

    性质:南北战争实质上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_____________革命。

  • 30、和平交流有利于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1)现今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最初由 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

    (2)唐代高僧   东渡弘扬佛法,为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3)郑和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 东海岸,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国家的友好交流。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世界贸易组织是哪年成立的?中国是哪一年加入这一组织的?你认为中国入世有何意义?

     

  • 32、请写出一战,二战,冷战期间形成的具有对抗性的军事组织.

  • 33、试分析美苏争霸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戊戌时期,维新派为了对人民进行“启蒙”,曾提倡白话文和“小说界革命”。维新运动失败后,白话报刊更多出现,白话文得到更多提倡。除“小说界革命”外,维新派继续倡导“诗界革命”“曲界革命”“思想革命”“道德革命”“宗教革命”以至“史学革命”。

    材料二:以当时的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以及对西学的全盘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终导致了西方文学不彻底, 东方文学被否定,中国古典文化开始走向没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维新派”革命“的主要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是不是一次真正的”“革命”。

    (2)材料二是如何评价“文学革命”的,相比材料一中的维新运动,它在探索层面上有何进步?

    (3)综上所述,你能从我国思想近代化历程中得到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