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楚雄州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汽车工业,盲目崇洋,妄自菲薄,不利自主品牌发展。

    B. 你客观地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避免重蹈覆辙,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C. 为了写好作文,青丘白浅不惜寻章摘句,终于写出了令夜华君拍手叫绝的美文。

    D. 有部分中国人,以为出了几次国,见识了外国的“月亮”,就对自己的国家吹毛求疵,而忽视祖国的发展与变化。

     

  •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喃(ní) 旁(wù) 渎(xiè) 与日增(jù)

    B.言(zhēn) 下(huī) 窗(líng) 彬有礼(bīn)

    C.恣(suī) 桥(jiàn) 忧(qī) 鸠占巢(què)

    D.烟(cuī) 雾(sōng) 松(chí) 自惭形(huì)

  •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傅雷家书》凝集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B. 《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1924年至1960年间写给两个儿子的80封书信。

    C. 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书中,主人公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D.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并翻译了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的大部分作品,如《欧也妮葛朗台》。

  • 4、下列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马说》《岳阳楼记》两篇文章标题中的“说”和“记”都属于古代文体,“记”侧重于记叙描写,“说”则侧重于发表见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

    D.《社戏》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选自他的散文集《野草》。

  • 5、对《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的景色图。

    B.第二句描写诗人所见异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越发使人感到孤独。

    C.从整个构图来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并无思乡之情。

  • 6、细读文章是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请根据课文内容,按照开头结尾的提示,选出下列课文中选段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后来发生了分歧,①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②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③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④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⑤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⑥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选自莫怀戚《散步》)

    A. ①③⑤②④⑥   B. ③①⑤②④⑥   C. ①③⑤④②⑥   D. ③①⑤④②⑥

  • 7、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班级正在自主设计《湖心亭看雪》的作业,请你给你们组设计的作业编写答案。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张岱《湖心亭看雪))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鸟声俱       沿溯阻

    B.上下       长烟

    C.湖中焉得有此人       是日定矣

    D.金陵人       进亦忧,退亦忧

    【2】把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3】作者说“舟中人两三粒”,又说“独往”,是否矛盾?

    【4】同桌拿来其他组设计的作业,邀你一起挑战,请你接受下面的挑战。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叔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①武林门:古杭州的城门。②保叔塔:应作“保假塔”,在西湖边的山上。③突兀:高耸的样子,④昭庆:西湖的寺庙名。⑤娥:美女的黛眉。⑥东阿王:即三国魏国的曹植,曾封东阿王,曾写《洛神赋》。

    请从以下探究题中任选其一,接受挑战:

    (1)《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都写到了西湖的景色,请结合内容分析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2)《湖心亭看雪》和《初至西湖记》都提到“泛舟西湖看景”,作者看的是什么景?景中蕴含的是什么情?试探究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请赏析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综合性学习

    班主任要求你拟写一条校园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为丰富全校师生的文化生活,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学校党支部决定于2017123014:30在修身楼举办师生迎元旦联欢会,邀请全体师生到场观看。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1)独坐幽篁里   。(王维《竹里馆》)

    (2)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4)黄梅时节家家雨,   。(赵师秀《约客》)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    

    (6)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巧妙运用几个地名,表达诗人思友之情的句子: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惕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埃德加·斯诺《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高贵的生命不卑

    朱国勇

    ①他是黑人,1963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贫民区。对于未来,他看不到什么希望。

    ②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要是你卖掉了,也算帮了我和你的妈妈。”他这才点了点头:“我可以试一试,但是不一定能卖掉。”他很小心地把衣服洗干净,没有熨斗,他就用刷子把衣服刷平,铺在一块平板上阴干。第二天,他带着这件衣服来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地铁站,经过六个多小时的叫卖,他终于卖出了这件衣服。

    ③过了十多天,父亲突然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想想,这件衣服怎样才能卖到二十美元?”怎么可能?这么一件旧衣服怎么能卖到二十美元,他最多只值两美元。“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父亲启发他,“好好想想,总会有办法的。”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请自己学画画的表哥在衣服上画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与一只顽皮的米老鼠。他选择在一个贵族子弟学校的门口叫卖。不一会儿,一个开车接少爷放学的管家为他的小少爷买下了这件衣服。那个十来岁的孩子十分喜爱衣服上的图案,一高兴,又给了他五美元的小费。二十五美元,这无疑是一笔巨款!

    ④回到家后,父亲又递给他一件旧衣服:“你能把他卖到两百美元吗?”父亲目光深邃,像一口老井幽幽地闪着光。这一回,他没有犹疑,他沉静地接过了衣服,开始了思索。

    ⑤两个月后,机会终于来了。当红电影《霹雳娇娃》的女主演拉佛西来到了纽约宣传。记者招待会结束后,他猛地推开身边的保安,扑到了拉佛西身边,举着旧衣服请她签个名。拉佛西先是一愣,但是马上就笑了。没有人会拒绝一个纯真的孩子。拉佛西流畅地签完名。

    ⑥他笑了,黝黑的面庞,洁白的牙齿:“拉佛西女士,我能把这件衣服卖掉吗?”“当然,这是你的衣服,怎么处理完全是你的自由!”他“哈”的一声欢呼起来:“拉佛西小姐亲笔签名的运动衫,售价两百美元!”经过现场竞价,一名石油商人以一千两百美元的高价收购了这件运动衫。

    ⑦回到家里,他和父亲,还有一大家人陷入了狂欢。父亲感动得泪水横流,不断地亲吻着他的额头:“我原本打算,你要是卖不掉,我就派人买下这件衣服。没想到你真的做到了!你真棒!我的孩子,你真的很棒……”父亲接着说道,“我只是想告诉你,一件只值一美元的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起来。何况我们这些活生生的人呢?我们有什么理由对生活丧失信心呢?我们只不过黑一点穷一点,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就在这一刹那间,他的心中,有一轮灿烂的太阳升了起来,照亮了他的全身和眼前的世界。“连一件旧衣服都有办法高贵,我还有什么理由妄自菲薄呢!”

    ⑧从此,他开始努力地学习,刻苦地锻炼,时刻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二十年后,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名字叫——迈克尔·乔丹!

    (选自《读写月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交代了男孩的身份和他的自卑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而且与结尾形成照应,使得文章结构严谨。

    B.父亲三次让儿子去卖衣服,第一次用亲情打动儿子,使他勇敢地走出走出自我;第二次进一步激发儿子的潜能,提高儿子对自我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第三次鼓励儿子思考探索,进一步增强儿子的自信心,挑战自我。

    C.本文以事件为线索,通过男孩三次卖衣服,走出了自卑,增强了自信,对自我、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文章着力要表现的主题。

    D.父亲是儿子的精神导师,儿子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父亲的精神引领,正因为父亲的精心引导,才使得儿子克服了自卑心理。正因为有这样的父亲,才会有后来名满世界的儿子。

    【2】纵观全文,为什么说“高贵的生命不卑微”,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 14、二乘以三得八

    赵新

    ①我 7 岁还没上学,不识字也不识数,当然更不会算账。村里人说我是个傻二小。

    ②有一年,我家的斜对面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铺,卖针头线脑、纸张文具,也卖些吃 的喝的。掌柜的是我的本家赵泰爷爷,一个很斯文的白胡子老头。开张那天,他先放了两 挂鞭炮,然后在大门上贴了一副鲜红的对联。我问他这对子上写的什么,他告诉我,上联 是“有酒今日醉”,下联是“没钱你别来”。我问他啥意思,他说,傻二小,回家问你爹 去吧!

    ③回到家里,我把那副对联给爹念出来了,问爹这是啥意思。

    ④爹是农民,满头黄尘,一脸汗水。抽了一袋旱烟后,爹说,二小,他那副对子一是 鼓动人们买他的东西,手里有钱要舍得花;二是说他做买卖不赊账,没钱别进他的铺子。 爹说赵泰这个人虽然识文断字,可是很小气,很抠,财迷脑瓜。爹还说他应该有个“不赊 不欠”的横批!

    ⑤爹说对了,不一会儿赵泰爷爷就把横批贴出来了,只不过是“概不赊欠”!我很佩 服爹的智慧和眼光,尽管爹一字不识。爹笑着告诫我,你这个爷爷把一枚钱看得比磨盘还 重,可别去买他的东西,小心糊弄你!

    ⑥那天我们家里来了客人,爹要点火做饭时,突然发现没了洋火(火柴)。爹不敢怠 慢和冷落亲戚,就交给我两毛钱,让我去买洋火。爹告诉我二分钱一盒洋火,买三盒,剩 下的钱一分也不能花,要如数拿回来。爹说了这么几句,让我赶紧跑着去。

    ⑦进了赵泰爷爷的铺子时,那位白胡子老头正趴在柜台上噼里啪啦打算盘。他头戴一 顶瓜皮帽,身穿一件蓝布长衫,鼻梁上架了一副眼镜,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有尊 严。他把算盘推到一边,俯下身来摸着我的头说,人家别的孩子都上学了,你为什么不 上?我说,爷爷,我不识数!他说,你小子不上学,不就越来越笨吗?我说,爹不让我上 学,说掏不起书钱!他说,你爹糊涂!掏不起书钱不会借?他还让你当一辈子傻二小呀? 他猛地把柜台一拍,短见,你爹真正是短见!

    ⑧赵泰爷爷的脸红了,雪白的胡子也抖动起来。他坐下去歇息一阵才问我买什么,身 上带了多少钱。他很认真地告诉我,洋火是二分钱一盒,三盒,用乘法算,二乘以三得 八。你身上带着两毛钱,用减法算,两毛减去八分,我应该再找给你一毛钱。你听明白了 吗?听不明白,回家问你爹去!我一点也不明白,他一会儿乘法一会儿减法,我的脑袋早 大了。

    ⑨那天晚上,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

    ⑩爹先是批评赵泰爷爷,这个赵泰,想钱想疯了吧?不顾仁义道德,不看同宗同家,

    光天化日之下欺负我们,他的良心呢?他可真会打算盘哪!一盒洋火二分钱,三盒应该是 六分钱,从哪里跑出来的二乘以三得八啊?两毛钱减去六分钱应该是一毛四分钱,他多收 了咱们四分钱。四分钱是个小数吗?两盒洋火呀!

    (11)爹接着批评我,你真是个傻二小!你就不会算一算?木头啊你!

    (12)昏黄的油灯下,爹流泪了。他的泪水掉下来,砸得桌面啪啪响。

    (13)我说,爹,那你找他去,让他把钱退回来!

    (14)爹说,他是我的长辈,我怎么去找他呀?他财迷脑瓜,他会耍手段,他要是不认

    账呢?撕破了脸面,吵闹起来,岂不让人笑话?罢罢罢,忍了吧,和为贵。你明天上学去 吧,爹给你借钱去!

    (15)第二天我就上学了。我发现我不笨,老师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

    能记住。

    (16)一天傍晚,赵泰爷爷穿着那件长衫到我家里来了。爹礼貌地接待了他,给他递了

    一袋烟,端了一碗水。他对爹说,听说你让二小上学啦?爹说,是呀,没钱我可以借,我 们不能再受别人的欺负啦!爷爷笑了,你忙吧,我走啦!爹说,我这可是被人逼的呀!

    (17)赵泰爷爷走后,爹在水碗底下发现了四分钱!爹的手一抖,碰洒了那碗还在冒着 热气的水。

    (18)爹是在 30 多年之后去世的,那时候我在报社做记者。临终前爹对我说,二小,你 还记得你赵泰爷爷吗?那个白胡子老头,在咱们村开杂货铺子的?我说,记得,记得很清 楚呢!

    (19)爹说,喝水不忘挖井人。多亏了他呀!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你一定要到他的坟头 上磕三个头去。人家为了谁呢?

    (20)爹走了,那是个秋天,一个高粱红了、谷子黄了的日子。

    (有删改)

    1本文记叙了“我”这个“傻小二”的一段成长历程。第1○5段中“我发现我不笨,老师 教的字,我都会写;老师讲的话,我都能记住”在前后文均有铺垫照应。请找出两处,写在下面。

    第一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全文,分析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3文章结尾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标题新颖简洁又独具匠心,通过一个错误的算式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它是行文的线索,也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B. 小说写到赵泰穿着“长衫”,比学校的老师还显得有文化,表现了赵泰盛气凌人的姿态,婉转地表达了对赵泰的讽刺。

    C. 第⑨段中“爹好一阵激动,好一番感慨,好一番叹息”,是因为他被“爱财”的赵泰 的“骗财”行为点醒,认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由衷感谢赵泰。

    D. 作者善于设置悬念,赵泰的爱财、“骗财”到后来真相大白以及父亲的愤怒、感激等 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礼物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礼物”可大可小,可具体可抽象,可以是用心用情的选择,也可以是不期而遇的惊喜。在你的生命历程中,一定送出过许多礼物,也收到很多礼物,有没有哪一个是特别令你印象深刻的?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假如__________是我的同桌

    开学以来,我们在语文课本里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也和许多老朋友重逢,他们是毛泽东、朱德、鲁迅,他们是曹操、李白、苏轼……假如他们中的一位和你成了同桌,那将发生怎么样的故事?请你补全题目,展开想象,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请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字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