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吉林延边州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某同学学习历史时的课堂笔记上记有“供人们娱乐的场所‘瓦子’”;“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杯酒释兵权”三项内容,它所反映的朝代是(  )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 2、春秋时期,大的诸侯国兵力也不过六七万人。而在战国时期,随着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军队人数成倍增加,如秦、楚两国的兵力都达百万。材料中的现象(     

    A.推动国家走向统一

    B.促使经济得到发展

    C.使诸侯国日渐增多

    D.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 3、创新与发展是每一个国家关注的重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哪一政策的提出为日本以后科技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实行征兵制

    D.努力发展教育

  • 4、以下选项中最符合中国革命影片《开天辟地》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南昌起义

    C.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长征

  • 5、我国商朝时期铸造出世界上迄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美誉。它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是商朝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它就是(     

    A.毛公鼎

    B.司母戊鼎

    C.四羊方尊

    D.利簋

  • 6、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大臣是

    A. 魏征

    B. 宋璟

    C. 狄仁杰

    D. 姚崇

  • 7、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曾说:“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合作者、继承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武昌起义黄埔军校的创办北伐战争胜利进军五四运动的爆发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 8、历史课上老师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下列成语典故中,与秦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①揭竿而起

    ②约法三章

    ③阵前倒戈

    ④破釜沉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9、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可判断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步骤是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10、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某一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它位于下图的(     

       

    A.①

    B.②

    C.③

    D.④

  • 11、这是部综合性科技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 12、科举制的诞生是下列哪们皇帝的创举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唐玄宗

    D. 武则天

  • 13、1900—1913年,两大军事集团军费从约11亿美元增至近20亿美元,各成员国兵力也扩充,德国陆军达到87万人,俄国陆军达130万人。由此可见,当时的欧洲(     

    A.各国发展不平衡

    B.扩军备战愈演愈烈

    C.法西斯主义盛行

    D.德俄两国矛盾最尖锐

  • 14、一个政党要站在时代前列,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在中共十六大上,哪一“理论思维”被写进党章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科学发展观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15、思维导图是梳理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以下思维导图,在①处应该填写的是(  )

    A. 科学思想   B. 文艺复兴   C. 人文主义   D. 启蒙思想

  • 16、岳飞赢得后人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

    A.被秦桧诬陷,蒙受冤屈

    B.率领岳家军打败辽兵

    C.扭转了宋金对峙的局面

    D.坚持抗金,精忠报国

  • 17、关于夏、商、西周的兴亡,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B. 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商

    C. 公元前1046年,周文王在牧野大战中灭商建周,定都镐京

    D.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 18、民国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由邹奋主编的时政刊物《抗战》在上海创刊。下列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百团大战

    D.七七事变

  • 19、习近平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20世纪60年代,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先进人物做出的共同贡献是(  

    A.推进了工业化的实现

    B.改变了农业落后的面貌

    C.实现了科教兴国的梦想

    D.弘扬了艰苦创业的精神

  • 20、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它反映的社会状况是

    A.商家鼓励消费发行粮票

    B.发行粮票满足收藏爱好

    C.食物匮乏只能凭票供应

    D.物质丰富购粮不需要钱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实现中国梦需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_____

  • 22、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 23、填充题:

    (1)_______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________平方千米领土。

    (2)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分别是“_________”和 “_______

    (3)________年1月11日,________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__________,起义军称“_________”。

    (4)到19世纪80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海军初步建成,其中以________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_______统一协调指挥,同年在__________建立行省。

    (5)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_________政治纲领的阐述和概括。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_________革命纲领,是孙中山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____________

    (6)辛亥革命推翻了________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________制度的终结。

  • 2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________”其艰苦创业精神被称为“铁人”精神,“县委书记的榜样”是________

     

  • 25、特点: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_______;各等级之间有严格的限定。(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 26、公元前356年秦国开始变法,国力大大增强,这次变法史称__________

  • 27、_____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贾思勰的《___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 28、根据图二写出: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地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定都在___________

  • 29、陕西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战略重地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________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抗战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________(会议),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 30、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中,用于耕作的工具_____和灌溉的工具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改革是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日本历史上有两次成功的改革——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请回答:

    (1)日本大化改新时在位的天皇是谁?

    (2)这次改革对日本产生了什么影响?

    (3)日本改革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它对中国哪个朝代的封建制度的学习?这对中国今天的发展或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 32、写出17-18世纪,欧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及其代表人物。

  • 33、汉朝统治长达四百多年,国势强盛、声名远播。“汉”逐渐演变为民族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请写出西汉建立的时间以及开国皇帝。

    (2)请分别列举西汉、东汉统治时期的一个治世名称。

    (3)汉武帝统治时期,汉朝国势最为昌盛。请问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除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4)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书于汉代,请写出该史书的名称和作者。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唐宋时期,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新的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材料二 唐太宗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唐玄宗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位前期,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

    材料三 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三省分别指什么?

    (2)材料一中宋太祖为强化皇权,在中央采取了何种措施?

    (3)材料二中唐玄宗开创了唐朝的什么盛世局面?他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4)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就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取得的突出成就各举一例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