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云南昆明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仰慕   硕果   妇儒皆知   可歌可泣

    B.衰微   元勋   无无穷年   慷概淋漓

    C.深邃   愁苦   杂乱无章   目不窥园

    D.弥高   抹杀   鞠躬尽瘁   群蚁排街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一项是( )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C.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D.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 3、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国演义》中“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这两首诗所称赞的人物是关羽。

    B. 《简·爱》中简·爱在孤儿院里仅有的快乐和温暖来自教师谭波儿小姐。

    C. 《草房子》中桑桑生了“鼠疮”,在生病期间,是温幼菊一直鼓励他“别怕”。

    D. 《老人与海》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文中“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道出了小说的主题。

     

  • 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乡村的一角,没有浮光掠影的霓虹灯也照样美丽,在一片宁静中一颗种子悄悄发芽。

    B.自信与自卑,虽然只一字之差,但精神境界根本不同,结果也大相径庭

    C.远远望去,巨大山体的半山腰色彩斑斓,山下楼房鳞次栉比,沿路花道和绿道交错,头顶天空湛蓝高远,路随山转,景色赏心悦目。

    D.许多城市中小学不但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为了鼓励阅读,甚至在每一个楼层、每一条走廊都设置书架,随意取阅。这样的阅读条件是很多农村中小学可望不可即的。

  • 5、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是指泰山,“阴阳割昏晓”中的“阴、阳”分别指的是“山北水南”和“山南水北”。

    B. 按照干支纪年法的表述,2019年是农历的己亥年。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己亥年有关的文学作品,最有名的就是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己亥年出生的人生肖属狗。

    C.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它是一首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D.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驿路梨花》《伟大的悲剧》的作者分别是山东籍诗人臧克家、江西作家彭荆风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

  • 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严竣 指摘 触摸屏 声泪具下

    B.亢奋 缭绕 坐右铭 海枯石烂

    C.狡辩 喧腾 干燥剂 暴风骤雨

    D.钟爱 翌日 剃须刀 不修边辐

  •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归(xǐnɡ)             掇(cuān)             莺飞(chánɡ)

    B.暗(huì)               绊(jī)                 惊心动(pò)

    C.幽(qiǎo)             皱(zhě)               天衣无(fènɡ)

    D.燥(kū)                 烤(hōnɡ)             销声迹(nì)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题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释】①治:修建。②颠题: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无地   置:________                                 ②公   善:________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从之,又欲行。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鲁公的性格特点。通过与《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比较,你能得出怎样的启示?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 )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释)①悄然: 忧伤的样子。这里是忧郁的意思。 ②警: 惊醒。

    1结合诗意,为《旅宿》括号处选择正确的意象。

    A. B.

    2仿照示例,为“家书到隔年”写个批注。

    (示例)“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借景抒情,作者借巴山之夜,秋雨交织,涨满池塘的眼前景表达了自己孤独寂寞以及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3有人认为,《旅宿》的尾联跟《夜雨寄北》的三四两句一样,都运用了想象的表现手法来表达情感。你赞同这个观点吗? 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某校举行“诚信教育月”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从某网站摘抄的一则与诚信有关的材料,请你根据提示修改。

    在古代,个人如果失去了诚信,将背负背信弃义的恶名,受到亲朋好友的鄙视,所以在诚信的问题上,古人往往慎之又慎。而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空间日益扩大,交往机会不断增加,交往内容更加复杂,加之信用监督不力,失信成本不高,【甲】于是一些人视诚信为儿戏,甚至对诚信缺乏应有的敬畏,以致造成严重的诚信危机。其后果往往是生活幸福指数降低,消费信贷门槛提高……【乙】这不能不令我们不警醒。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②【乙】处画线句表意不当,请提出你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

    (2)请仔细观察下面统计图,写出一条探究结果。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请将文天祥的《南安军》后四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诧异的姿态,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

    (1)本文选自《_______》,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人名),他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这本科普名著。这本书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_________”之美誉,阅读这样的经典是一场愉快的精神盛宴。

    (2)请你简单概括阅读这部著作我们要关注的重点。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爱浓浓柿子香

    李忠元

    ①晚秋时分,我回到家乡看望年老的父母,正赶上柿子成熟。母亲知道我爱吃柿子,见我风尘仆仆地归来,就挎上小筐,到园里摘柿子。

    ②园子不大,但柿子树却整整种了六棵,在整个园子里很显眼。母亲说,娘知道你们都爱吃柿子,所以就和你爸多种了几棵,预备你们回来好好吃。

    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我伸出手,草草地擦了擦,送入口中,甜甜的,很是爽口。望着母亲摘柿子的身影,我仿佛受到极大的触动,顷刻就将自己记忆的闸门打开。悠悠童年里的一切鲜活情境都展现在了眼前。

    ④我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物质相对匮乏,苹果、鸭梨这些看似普通的水果还很少见。称得上水果的东西,恐怕只有园子里的柿子了。那时的陕西老家,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小菜园。园子里有茄子、辣椒、黄瓜等,但最显眼的还是柿子。

    ⑤随着时间的变迁,柿子吸收阳光雨露、日月精华,便慢慢地到了成熟期。刚到成熟期的柿子虽然也可以吃,但还没有熟透,有些涩口,口感相对有些逊色。如果心不急,还可以等上一段时日,等柿子周身熟透,就到了吃柿子的大好时节。熟好的柿子口感面而甜,有点起沙,适合生吃。

    ⑥童年时期柿子树仅有一棵,但那有限的一点柿子却是赖以成长的好东西,如今想来,它是那么的弥足珍贵

    ⑦记得母亲曾用一只筐装柿子,挂于高高的房梁之上,清香四溢,充满了诱惑。但我们只有眼馋的份,却够不着。这只筐子高高在上,只有父母能够掌控。母亲的用意非常明确,她教我们五个孩子查数,谁查得好,查得多,谁就能得到奖励。奖品当然就是一枚好吃的柿子了。

    ⑧她教我们读书认字,用她那本四角号码字典,教我们字的读音和笔画。为了吃柿子,我们哥几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努力学习,争取最先吃到装在筐子里的柿子。就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们在未入学时就学着查数、认字,学习速度各个精进,还没上学,就已经认识了不少字,甚至可以磕磕绊绊地读报纸了。

    ⑨柿子是我童年时期最为喜欢的果品。它营养丰富,含有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它甜腻可口,摆在面前就有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冬季吃冻柿,那更是别有一番味道的。

    ⑩其实,柿子用途并不单一,除供鲜食外,母亲还制成柿饼、柿干、柿汁蜜、柿叶茶、柿醋、柿脯等,偶尔也加工成糕点和风味小吃。母亲总像变戏法一样,花样翻新,让我们健健康康地度过了那段有些艰难的岁月。

    相比之下,邻居家的孩子就没有我们幸运,很难吃到柿子。但是,父母很好心,总是拿出自家院子里产的果蔬接济大家。像我一般大的孩子,也都吃过我家的柿子。这曾让我一度引以为豪!

    岁月倏忽而逝,如今,我已迈入中年的门槛。柿子还是那个柿子,我依然百吃不厌,视若珍宝。母亲为了让我吃到新鲜的没有农药的柿子,总是不顾劳累,在园子里忙忙碌碌。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不迭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用私家车,给我捎柿子。

    我感恩于母亲,是她让我拥有了一个美好的童年,给我很多关爱,在我步入中年了还能让我一饱口福,圆我未了的柿子情缘,丰满充实我的人生。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的标题暗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与柿子、母爱有关,奠定了温暖的感情基调。

    B.文章主要采用插叙手法,避免了叙述的单调。

    C.第⑧段中的“磕磕绊绊”指“我们”对报纸上的字虽然不全认识,但能顺着读下去。

    D.柿子营养丰富,甜腻可口,吃法多样,伴随“我”度过了童年那段难忘的岁月。

    【2】第⑥段中,作者说童年时期的柿子“是那么的弥足珍贵”。“弥足珍贵”的仅仅是柿子吗?写出你的理解。

    【3】结合语境,在以下句子中选择一句按照要求赏析。

    (1)抬眼望去,柿子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点缀在碧绿的叶子中间,恍惚之中灿若星辰。(赏析修辞手法)

    (2)柿子刚刚成熟,她就忙不迭地通过客车或委托城里亲朋用私家车,给我捎柿子。(赏析加点词语)

    【4】除了关爱儿女之外,文中的母亲还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5】联系全文,从内容和结构上简析最后一段的作用。

  • 14、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几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势,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学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宏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伴随着紧张的学习,我们又走在了春天的路上,自然万物生机蓬勃,无论是野外山间,还是公园街道,甚至只是居所周围,到处洋溢着春的气息。记忆中,一次集体踏青,一次举家春游,抑或是偶然于路旁小憩……都可能使你陶醉于迷人的春色之中,开怀忘忧。生活中也还有另外一层春意——失败、困顿、平庸、迷茫之时,来自于相熟或陌生者的一片关怀、一次点拨……都可能引导我们领略到一番别样的春光。

    以“感谢你,带我走进春天”为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