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海南三沙小升初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感知内容

    课文《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叙述了作者小学时期获得一次难得的____的机会以及在排练、正式表演中的____表现的经历,同时也记录了自己对待第一次表演的那份_______;作者通过自己对失败表演的反思委婉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 2、我能写笔顺,数笔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____画。

  • 3、课文内容巩固

    (1)《绝句》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写了江南_______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热爱,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种景象___________。诗中描画了江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动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这是苏轼为一个名叫惠崇和尚的画《___》题的诗,描写的_____(季)的景色,实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作者想象的,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描写池塘边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 4、请为清心明目补填两个回文句。

    清心明目:心明目清、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查字典的要求填一填。

    1.元元看书时,发现自己不认识“荡”字,她用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______,再查______画,最后在字典里找到了这个字。

    2.才才忘了“肥”字怎么写,他用______查字法查字典,先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在字典中这个字有以下解释:①含脂肪多,跟“瘦”相对;②好处多;③肥料,能增加田地养分的东西。“桑叶儿正肥”中的“肥”应选第______种解释。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空间。

    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___,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____________,只是要让___________

    【3】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从梅花的品格精神联想到哪些人呢?

    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的诗句?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

  • 7、阅读下面两首诗

    江 南 春     山 行

    杜牧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___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

    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

    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

    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无限生机。所以即便是凌霜的枫叶也比早春二月的鲜花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2】对两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____

    A.有诗人认为《江南春》中“千里”的“千”字实为 “十”字之误用,因为“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这是很有见地的。

    B.《山行》用一“生”字,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初现,萦绕山梁的情景,化静为动,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C.《江南春》以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江南细雨朦胧,春意盎然的特征,写得十分传神。

    D.两首诗都是写景抒怀之作,所写之景虽然不同,却都显得格调清新,充满诗情画意。

  • 8、阅读并答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

    【2】解释下面词语。

    题:_________   缘:__________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5】这首诗的前两句_____________,后两句_______________。全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刷子李(节选)

    ①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   ),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   )。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踩着(   ),和着(   ),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②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合适的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

    ①秘方 ②鼓点 ③琴音 ④高招

    【2】选文第一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写出了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搜索”能换成“观察”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花笔墨写曹小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根据

    离水面有( )高,是由( )成的:两边) ,算是( );底下(  ), (   ),就是( )。人走在上( ),就像( )似的。(  )也被人抽掉了,只剩下( )。向( )一看,叫人(   ),( ) 的河水( )一上游的山里( )下,(   )在岩石上,(   )三米多高的浪花,涛声(   )。(   )的定城背( )着山,西正( )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人早已在城和山坡上(  )工事,( )着天,( )地向红军(   ):来吧,看你们过来吧

     

  • 11、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世闻名:______

    不可估量: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过渡句,该句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3】给短文第四自然段的方框中加上合适的标点。

    【4】课文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______

    【5】假如此时你就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看着断壁残垣,想着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你想对自己说些什么?(结合《少年中国说》阐述自己的想法。)

    ______

  • 12、课内阅读。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简单的“豆腐块儿”,有长达丈余的蜈蚣,最精妙的是黑色的燕子风筝。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却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欢乐。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举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这时候,他最幸福,笑声朗朗,指着天上的风筝,同看风筝的同学们说笑。有一次,他故意撒手,让天上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向前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拐□还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他终于气喘吁吁地抓住线拐,脸上飘起得意和满足的稚气。那天,他一定过得最幸福、最充实, 因为他感到了他生命的力量。

    1.在“□”里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2.“各式各样”是什么意思?刘老师的风筝有哪些样式?

    3.“他仰望白云,看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仿佛他的心也一齐跃上了蓝天。”从这句话中,你可以体会到刘老师的什么心情?

    4.作者为什么要写刘老师放风筝的情景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 13、课内阅读

    《爬天都峰》节选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励  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  果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用“/”划掉。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笑嘻嘻——__________ 吸取——_________

    3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

    A. 和老爷爷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

    B. 和老爷爷相互扶着,是一起爬上天都峰的。

    4爸爸说的汲取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呢?(   )

    A. 面对困难能勇于挑战,顽强向前,就是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B. 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5你想对老爷爷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短文 

        我喜欢雨。春天的雨使种子发芽,大地一片桃红柳绿。夏天的雨给大地洗个澡,人们觉得很凉快。秋天的雨给大地换上了金色的外衣,大地丰收了。 

    可是,昨天的雨太可怕了,就像天上有人把一盆一盆的水往下倒,把道路冲坏了,把庄稼冲坏了。  

    雨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有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灾害。 

    1.这篇短文共有(         小节。 

    2.用 划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3.文中的第一小节写了哪些季节的雨?

    1.3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句子乐园。

    【1】暴雨淋湿了小兰的衣服。(改为字句)

    【2】大风刮断了树枝。(改为字句)

    【3】小燕子中毒身亡,燕子妈妈怎能不伤心呢?(改为陈述句)

    【4】早晨,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5】植物世界很奇异。(改为感叹句)

     

  • 16、照样子,写句子。

    例: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

    它的味道不特别。

    ①难道这件事我会不知道? 

    ________

    ②你怎么能这么做呢? 

    ________

  • 17、我能把画面写具体。

    太阳升起,小鸟飞出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河也一天一天地深。(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字)

    ___________________

  • 20、间接引语改直接引语。

    (1)赵王告诉蔺相如,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指着前面的一幢房说,这就是他的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习作:

    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到外百花盛开,成紫千红。请到大自然去走走吧,看一看小草,嗅一嗅花香。然后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或植物并赞美它。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小升初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