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上用NO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①中,参加反应的NO与的分子数之比为1:2
B.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C.转化过程中,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D.理论上,、
足量可以将NO、
全部转化为
2、古人非常重视金属的冶炼,下列关于金属的冶炼说法错误的是
A.古人炼锡时加铅能使锡较易融化,其原因是合金的熔点低于纯金属的熔点
B.古人将铁放在铜的化合物的溶液中制取铜,原因是铜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C.百炼成钢指的是将生铁加热后在空气中捶打,目的是为了使降低铁中碳的含量
D.人类使用更多的是合金而非纯金属,因为合金比纯金属往往具有更优良的性能
3、粗盐中常常含有氯化镁杂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氯化镁杂质,工业上常用饱和食盐水来冲洗粗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冲洗后,所用的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增多
B.所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
C.冲洗后,粗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减少
D.冲洗后,粗盐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减小
4、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将煤块磨成煤粉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
B.可燃物的温度只要达到着火点就能燃烧
C.用水灭火的原理主要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通过控制燃烧发生的条件可以有效防火、灭火
5、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添加酒精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闻气体气味
D.取固体药品
6、下表中的物质、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化学式 | 用途 |
A | 氧气 | O2 | 光合作用原料 |
B | 干冰 | H2O | 可作制冷剂 |
C | 甲烷 | CH4 | 可作燃料 |
D | 氦气 | He2 | 填充飞艇 |
A.A
B.B
C.C
D.D
7、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石蜡熔化
B.食物腐败、于冰升华
C.冰雪融化、钢铁生锈
D.牛奶变酸、煤气燃烧
8、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CO2转变为O2
C.CO和CO2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9、归纳和推理是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因此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B.洗涤剂通过乳化作用去除油污,因此去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10、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加热,溶液变色正确的是
A.紫色→红色→无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紫色→红色→蓝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1、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根据题意完成下面小题。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铷原子钟,使得时间精度更高,铷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铷位于第五周期
B.原子核内有37个中子
C.Rb+核外电子数为37
D.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2】去年我国科学家实现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合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B.反应中甲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共有两种氧化物
D.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12、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
B.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白色固体表面冒气泡,固体消失,生成二氧化碳
C.向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呼气: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D.将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上出现小液滴
13、物质的分离、检验、鉴别和除杂是基本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比较呼出 CO2与空气中 CO2 的含量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
B | 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 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
C | 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 将气体通过足量生石灰 |
D | 检验蜡烛燃烧后生成水 | 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
A.A
B.B
C.C
D.D
14、根据日常经验和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晾干
B.苹果腐烂
C.石蜡熔化
D.辣椒剁碎
15、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如图为蚀刻时NF3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氮原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3:2
16、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的是
A.方案甲可探究物质需要与氧气接触
B.方案乙可探究硝酸铵固体与水混合吸收热量
C.方案丙可探究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D.方案丁可探究不同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17、工业上用石英砂、焦炭为原料制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中SiO2失去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C.在该反应里,焦炭具有还原性
D.参加反应的SiO2与C的质量比为5:2
18、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总数变少
C.X与 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8∶34
D.参加反应的 X与 Y的质量比为 14∶3
19、铑被用于汽车催化转化器,使氮氧化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铑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铑的原子序数为45
B.铑的元素符号为Rh
C.铑是一种金属元素
D.铑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2.9g
20、下列生产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
B.古井酿酒
C.陶泥捏罐
D.冶炼金属
21、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C.冬季燃煤改用一氧化碳燃烧取暖,能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
D.步行上学有利于学生的身体锻炼,同时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空气污染。
22、石墨烯供暖系统是一种先进的供暖技术,其主要材料石墨烯为单层石墨,石墨烯的化学式为
A.C
B.C2H4
C.C60
D.H2CO3
23、2022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教材中,把实验中用到的“石棉网”全部改用“陶土网”。石棉网中的石棉纤维主要成分为Mg3Si2O5(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3Si2O5(OH)4属于混合物
B.Mg3Si2O5(OH)4由14个原子构成
C.Mg3Si2O5(OH)4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Mg3Si2O5(OH)4中镁元素和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24、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 B | C | D |
实验 设计 |
|
|
| |
目的 | 比较吸入和呼出气体中CO2含量 | 探究二氧化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证明温度对分子速率的影响 | 证明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含量有关 |
A.A
B.B
C.C
D.D
25、将4g不纯的金属Fe投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共生成氢气0.2g,则该金属中的杂质可能是
A.C
B.Cu
C.Zn
D.Mg
26、下图是不同碳单质的结构,其中可用做裁切玻璃的是
A.
B.
C.
D.
27、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金属硬币 B 铝制导线 C 铜制火锅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质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生活中常用的防止生锈的措施是_____。
(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薄膜。该氧化物薄膜主要成分化学式为_____。
(5)保险丝(铅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_____。
2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下图中的信息并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3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氮原子和磷原子的_____相同。
(3)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由原子序数为1、8、12三种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29、2019 年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航正式入列,中国海军正式迈入双航母时代。
(1)航母的舰体采用大量钢铁制成,为了防止它生锈,舰体一般采用刷漆的方法防锈,其原理是让钢铁与空气和_____________隔绝。
(2)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合金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写一点即可)
(3)其中工业制钛常用:TiF4+2H2SO44HF +2X +TiO2,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0、“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如图为潍坊公共自行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标示的各部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
(2)公共自行车的闸线为钢丝,说明金属具有 性.
(3)车架表面喷漆不仅美观,而且可有效防止与 接触而生锈.防止公共自行车链条生锈的有效措施是 .
(4)公共自行车有些零件选用了铝合金材料,其优点是质量轻、硬度大和 .废旧自行车回收利用的意义是减少环境污染及 .
31、下列物质中A冰水混合物 B空气 C五氧化二磷 D干冰 E氧化铜 F煤 G水银 H生理盐水 I液氧其中混合物有________,化合物有_________,单质有________,氧化物有______(均填字母)。
32、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2016年冬季北方地区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________。
A.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 μm的颗粒物
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PM2.5专用口罩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D.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3、(1)大多数化工生产都有催化剂的参与。研究表明氧化铜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①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弃去试管中的上层清液再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振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下列设想有可能通过找到合适的催化剂来实现的是_______(填标号)
A 使一定质量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变多
B 常温下Cu从硫酸镁溶液中置换出Mg
C 利用太阳光将水分解生产H2
D 将空气中的He分解生产H2
(2)如图所示:装置③中,若X为澄清石灰水,则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若X是水,④中能观察到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若④中紫色石蕊试纸没有变红,则X可能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NaOH 溶液 B CaCl2溶液 C 浓硫酸 D 稀盐酸
34、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铁、铝、铜、银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1)以上金属中导电性最好的是______。
(2)铝在常温下就能和氧气反应,但是铝制品却不易被腐蚀,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为了比较铜、铁、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下列各组试剂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______。
A.铁、银和硫酸铜溶液
B.铜、银和氯化亚铁溶液
C.铜、铁和硝酸银溶液
D.铁、铜、银和稀盐酸
(4)据有关报道,现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通过你日常生活中的观察,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实例______。
(5)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废旧金属的回收和利用,其意义在于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3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转化。
(1)Ca(OH)2→NaOH______________;
(2)Na2CO3→H2O_______________;
36、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水银_______。
(2)2个铝离子_______。
(3)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
(4)人体缺少_______元素会骨质疏松。
37、实验室里有高锰酸钾、石灰石和稀盐酸以及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b的名称____。
(2)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和药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利用A和C装置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装置中还需要适当改进的地方是____。
(4)实验桌上收集好一瓶氧气和一瓶二氧化碳,下列方法中不能进行区别的是 。
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两瓶气体中
B.加入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D.用点燃的木条伸入瓶中
38、探究实验:分别将不同量的锌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镁、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滤渣和滤液成分的探究。
若向反应后所得滤渣上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滤渣含有的金属为______。
作出猜想:滤液中的溶质为硝酸镁、硝酸锌和硝酸银,请简要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______。
39、解释下列问题。
(1)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______。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______。
(3)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原因是什么______?
(4)若发现房间中燃气泄漏,闻到了燃气逸出的气味,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______?
40、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CO2的性质。
(1)向瓶中通入CO2,当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K,继续通入CO2,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该实验说明CO2的性质有哪些?
(2)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