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圆中国梦,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下列举措与新发展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开创“互联网+”的新业态——协调
B.加强生态建设,实施湿地保护——绿色
C.实施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开放
D.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开展国际合作——创新
2、中国式民主的脉搏,始终为人民而跳动。在中国,公众有多种方式参与民主生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小强拨打市长热线举报学校附近非法经营的网吧——民主决策
②小春妈妈主动对本市“十四五”规划草案提出建议——民主协商
③在县人大代表选举中,小东爸爸投出了神圣的一票——民主选举
④小明爸爸向人大代表反映村民违规建房的相关情况——民主监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在脱贫攻坚的8年间,我国始终把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予以倾斜支持。国家对民族8省区共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000亿元,占全国45%。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我国民族地区率先实现了现代化
②我国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我国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④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加快消除高速公路“孤岛”,进一步改善牧区交通条件,打通西藏运输通道。这有利于( )
A.维护民族团结,实行高度自治
B.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繁荣
C.统筹城乡发展,走向平均富裕
D.消除地区差距,追求共同发展
5、2022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家庭教育促进法》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种子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噪音污染防治法》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护航人们舌尖上的安全。这体现出( )
A.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B.良法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C.有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法治中国就能建成
D.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尚未形成,建设法治国家任重道远
6、从北京到广州再到杭州,三办亚运,回望中国三届亚运会之旅,不能不钦佩赞叹伟人邓小平“中国的月亮也很圆”的自信和远见卓识。西子湖畔“最圆的月亮”,再次惊艳世界;“最杭州”的故事,也是“最中国”的烙印。亚运33年,一场跨越时空的自信接力!这自信的根本所在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④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西双版纳建州70年来,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问奇迹。人均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84元提升到2022年5.52万元,增长约656倍。这一成就的取得得益于( )
①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②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
③坚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方针④西双版纳地区群众的自强不息与努力奋斗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漫画不能体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
B.
C.
D.
9、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下侧漫画反映出公民在积极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管理
D.民主决策
10、老师展示下面思维导图(下图),请你完成①②③对应内容的选择( )
社会主义民主 | 本质属性:①____ |
独特优势:②____ | |
根本保障:③____ |
A.①全过程公民民主②选举民主③厉行法治
B.①全过程人民民主②协商民主③党的领导
C.①全过程公民民主②协商民主③厉行法治
D.①全过程人民民主②选举民主③党的领导
11、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圆满闭幕、胜利结束的想法。这体现了( )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改革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
C.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D.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2、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下列蕴含传统美德的历史故事是( )
①苏武牧羊 ②揠苗助长 ③负荆请罪 ④大禹治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3、在我国,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方式和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是( )
A.高三部分适龄学生参加县、乡人大换届选举
B.某中学生帮助居委会写宣传稿、出黑板报
C.网民对即将出台的公交车票价调整方案提出建议
D.李某拨打市长热线反映工地施工扰民问题
14、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国家的人在旅行时有不同的购物习惯:美国人喜欢购买当地有特色的物品;俄罗斯人和意大利人会寻找自己熟悉的品牌;中国人、印度人,他们希望购买高品质的名牌;最朴实的大概是英国人了,他们会买便宜东西……这告诉我们要( )
A.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求同存异
B.认识文化多样性,消除文化差异
C.和而相同,认同他国的一切文化
D.加强沟通,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
15、北京时间某日23:00,中国浙江乌镇的一个家庭旅馆正接受来自外国游客的预订。同一时间,印度的一家电视台正在热播中国电视剧( )
A.出国旅游成为一种时尚
B.中国电视剧风靡全世界
C.中华文化引领全球潮流
D.当今世界是开放互动的
16、以下是某班学生搜集的“公民权利和义务”事例,解读正确的是( )
事例 | 学科解读 |
①爸爸妈妈上班 | 劳动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
②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 | 公民依法享有财产权 |
③罗先生实名举报国家工作人员刘某的违法犯罪事实 | 公民依法享有检举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利 |
④小明哥哥报名参军入伍 | 公民依法享有服兵役的权利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下列属于中国担当的有( )
①在有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个领域,积极采取行动
②用有限的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解决了世界上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
③面对各种区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机与难题,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④只谋求发展本国经济,努力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在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名单上,我们看到了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张桂梅”、用渐冻生命与死神竞速的英雄院长“张定宇”,为莫高窟研究保护倾尽一生的敦煌女儿“樊锦诗”……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 )
①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②集中体现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充分彰显了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
④就是当代世界人民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9、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超过1.9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第十大经济体。粤港澳大湾区的蓬勃发展( )
①彰显“一国两制”生机活力②有利于推动我国的制度创新
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④得益于港澳完全自治的方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行业的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将“诚实守信”这一道德的内容写入法律条文( )
①发挥了道德的规范作用
②是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③强化了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
④体现了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1、在一项由“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参与的评选中,高铁和支付宝、共享单车、网购被称作中国新名片。有人认为,中国取得这么多科技成就,现在已经是科技强国。
问:对于材料中的观点你是如何看待的?
22、习近平总书记曾讲过:“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这是值得我们十分骄傲的;但是我们更值得骄傲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70多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后,我们的文化发展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兴盛,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
运用所学知识对以下观点进行辨析。
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乙:中华文化底气强大、我们要在文化创新中坚定文化自信。
23、在2022年6月17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共建共享,让农民生活更美好》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必须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
据此,阳光中学九年级一班时事评论小组的两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甲:“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乙:“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就是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
请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10分)有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以下数据,请你阅读下表后回答问题。
年份 | GDP(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
1978年 | 3645 | 343 | 134 |
2013年 | 568845 | 26955 | 8896 |
(1)上述数据反映了什么?(3分)
(2)上述数据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3)为使这一变化趋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国家应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4分)
25、【努力践行,逐梦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国家的、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2020年11月8日至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党中央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如何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6、 材料一: 中央财经频道播出的纪最片《厉害了,我的国》记录了过去五年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中国人民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锻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
材料二: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得以实现。”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厉害了,我的国" ,请列举40年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哪些“厉害"的变化?
(2)我国40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充分证明了哪些道理?
27、(8分)2013年10月18日时许,北京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部分PM2.5监测站点达中度污染级别。随着静稳天气持续,污染程度及区域继续加重并扩散。当天下午,天空已呈现一片黄蒙蒙的景象,多地再度达到重度污染级别。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1)雾霾天气频现给我们什么警示?(2分)
(2)请你说明政府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有什么意义?(4分)
(3)我们青少年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做些什么?(至少写出两种,2分)
28、实践探究题。
材料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我国“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月17日~4月23日为主题宣传活动周。
(1)当前地球上有哪些人类需要共同关注的问题?请你列举四个。
(2)请用最简洁的文字写出你心目中理想的“地球村”生活,并与班上同学交流。
(3)作为“地球村”的一员,请你以“建设美好家园”为主题,设计一条公益广告。
(4)请你为解决“地球村”存在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