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
B.“仰之弥高”“钻之弥坚”是孔子赞颂颜回的话。
C.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D.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2、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B.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C.《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再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
3、下面语境中加点词语不得体的一项是( )
尊敬的老师:
收到您惠赠给我的大作,心里十分高兴,连夜拜读,如在海滩上拾到一颗珍珠,颇有收获。您嘱咐我给您的作品写一篇书评,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怕难以胜任。写得不好,敬请原谅!
A.惠赠
B.大作
C.拜读
D.八斗之才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一项是( )
A. 《济南的冬天》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作家。
B.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先生最具代表性的小说集,本册所学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选自其中。
C. 《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D. 《秋天的怀念》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在母亲去世后,才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忍和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介词不能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B. 《木兰诗》是南北朝南方民歌,它既展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也表现了她的女儿情怀。
C. 《老王》选自《杨绛散文》,作者杨绛,代表作有《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
D. 《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
6、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女娲(wā) 澄澈(chéng) 掘起(jué)
B. 灵敏(mǐn) 寂寞(mò) 幽光(yōu)
C. 掺和(chān) 踪迹(zōng) 捏泥人(niē)
D. 蓬勃(péng) 绵延(mián) 模样(mó)
7、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B.孙悟空号称“美猴王”“齐天大圣”,他本领高强,会七十二般变化,在太白金星的炼丹炉里炼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C.猪八戒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错投猪胎,长成一副长嘴大耳、呆头呆脑的样子。
D.《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林庚先生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8、阅读课外文言文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有道士筑于其上以事佛,甚谨。
一夕,山水大出,漂室庐,塞溪而下。人骑木乘屋,号呼求救者声相连也。道士具大舟,躬蓑笠,立水浒①,督善水者绳以俟。人至,即投木索引之,所存活甚众。
平旦,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道士曰:“是亦有生,必速救之。”舟者应言往,以木接上之,乃虎也。始则矇矇然,坐而舐其毛;比及岸,则瞠目眡②道士。跃而攫③之,仆地。舟人奔救,道士得不死,而重伤焉。
(注)①水浒:水边。②眡:看,观察。③攫:用爪抓取。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苍筤之山溪水合流入于江/因往晓之 B.督善水者绳以俟 / 择其善者而从之
C.人至,即投木索引之 /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道士得不死/ 一狼得骨止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有兽身没波涛中而浮其首左右盼若求救者
【3】道士被“虎”伤害的原因是什么?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9、古今诗文填空。
(1)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何其芳《秋天》)
(2)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 ,它生长着。(朱自清《春》)
(3)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5)朱熹《观书有感》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 ”。
(6)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湖南龙标,李白用诗句“ , ”表达对友人的同情和思念。
(7)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阐明了《论语》中“ , ”的深刻含义。
10、一个鸡蛋的温暖
孙道荣
①朋友曾在一个边远省份支教。当地很贫穷,吃得很差,有的孩子早上去上学,甚至是饿着肚子去的。为了帮助这些山区里的孩子,由政府出资,每天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个免费的鸡蛋。
②早读完之后,开始分发鸡蛋,每人一个。农村家家都养鸡,鸡下蛋,可是,那些鸡蛋要被大人拿去换油盐酱醋的,都舍不得吃。没想到,学校会免费给大家分发鸡蛋,这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朋友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天发鸡蛋时,有个男孩一口将鸡蛋吞了下去,噎得直翻白眼。老师们又是拍背,又是抹胸,又是倒开水的,好不容易才帮助男孩将鸡蛋强咽了下去。每次想到这个情景,朋友心里就异常难过。
③可是,发鸡蛋没几天,就出现了意外情况,不少孩子拿到鸡蛋后,并没有自己吃,而是偷偷藏了起来。他们为什么要将鸡蛋藏起来呢?情况很快就弄清楚了,那些将鸡蛋偷偷藏起来的孩子,是舍不得自己吃,他们想将发给自己的鸡蛋带回家,给自己的奶奶吃,或者与年幼的弟弟妹妹分享。
④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学校作出了强制规定:发个每个学生的鸡蛋,必须自己吃,而且必须在早读后立即吃掉。为此,学校还组成了一个监督小组,负责检查、监督学生们每天吃鸡蛋的过程。朋友是监督组的成员。
⑤朋友告诉我们,真没想到,山里的孩子,为了能将发给自己的鸡蛋省下来带回家,竟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和监督老师“斗智斗勇”。
⑥有个瘦瘦的男孩子,每次拿到鸡蛋后,就表现出迫不及待的样子,噼里啪啦很夸张地用鸡蛋敲击桌面,剥完壳,张着大口,一口将鸡蛋吞了下去。嘴巴还“吧唧吧唧”地嚼得很响,有滋有味的样子。朋友站在教室窗外,一连观察了好几天,终于发现了这个男孩子的秘密:每次他剥好鸡蛋,都会悄悄将鸡蛋藏在一个塑料袋里,而将空手往嘴里一塞,装作鸡蛋塞进嘴里的样子。朋友问他,为什么要将鸡蛋藏起来?男孩说,他的父母都在遥远的城里打工,几年才回来一次,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他想将鸡蛋带回家,让奶奶补补身体。
⑦有个女孩子,拿到鸡蛋后,总是吃得很夸张,嘴巴里鼓鼓囊囊全是白色的蛋清和黄色的蛋黄。朋友一观察,发现每隔一天,女孩子的嘴巴里才会鼓鼓囊囊,第二天,则只是“吧唧吧唧”的空响声。原来她是隔一天吃一个鸡蛋,另一天的鸡蛋被她私藏了起来。小女孩说,家里穷,没钱买肉,难得有荤菜,她隔一天,省一个鸡蛋带回家,是为了让妈妈将鸡蛋做成菜。
⑧朋友说,每发现一个孩子偷藏鸡蛋,他的心就会既酸楚,又温暖;既难过,又感动。每次“抓”到藏鸡蛋的孩子,朋友从不当面指出来,他不想让这些孩子,在其他孩子面前难堪。而自知被他发现了的孩子,会当着他的面,将鸡蛋拿出来,恋恋不舍地吃掉。朋友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绝对想象不出来,那些孩子吃鸡蛋的样子,那么投入,那么享受,那么有滋有味,仿佛他们吃的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
⑨有一次,朋友对一个经常藏鸡蛋的男孩子说:“你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把鸡蛋吃下去,家人会更开心的。”男孩子看着他,郑重地点点头,很赞同的样子。朋友讲完了,男孩子忽然对朋友说:“可是,老师,我把鸡蛋省下来给奶奶吃,比我自己吃,我更开心啊。”那一刻,朋友的眼睛,湿润了。
⑩朋友感叹说,在城里生活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体会到,一个鸡蛋,给他所带来的如此强烈的触动。也许最好的办法,是让那些孩子和他们的亲人远离贫穷,远离饥饿,远离苦难。但是,无论多贫穷,也无论多艰苦,一个鸡蛋,就可以给我们传递无穷的温暖。
【1】阅读文章,理清文脉。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在ABC三处横线上将情节补充完整。
①第一天分发鸡蛋,一个男孩A。
②分发鸡蛋没几天,不少孩子B。
③为确保每个孩子吃掉鸡蛋,学校监督吃蛋。
④为了躲避监督,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C。
⑤知道偷藏鸡蛋被发现,孩子们无奈吃蛋。
【2】请你从人物描写的角度,为第⑥段画线的句子写几句赏析性批注。
【3】结合语境,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表达的感情。
(1)而自知被他发现了的孩子,会当着他的面,将鸡蛋拿出来,恋恋不舍地吃掉。(第⑧段)
(2)那一刻,朋友的眼睛,湿润了。(第⑨段)
【4】读完本文后,最触动你心灵的是什么?请联系文章内容及自己的生活来谈。
11、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隔壁的父亲
周海亮
父亲敲门的时候,我正接着一个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下巴上,还夹着叽里呱啦的电话。
父亲寻一双最旧的拖鞋换上。问:“要出去?”
我说朋友约吃中午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
这才想起又该七月七了。我们这里风俗:七月七,烙花吃。花,即发面烧饼。以前在老家,每逢七月七这天,心灵手巧的母亲都会烙出满锅金灿灿、香喷喷的烧饼,我进城以后,母亲便会将烙烧饼的时间提前几天,然后打发父亲将烧饼送到城里。老家距城市,不过两小时车程,然似乎,我总是没有回家的时间。
和父亲喝了一会儿茶,电话再一次响起。我跟父亲说,要不一起过去?父亲一脸惊慌,说:“这怎么行?我一个乡下人,怎好跟你的文化界朋友吃饭?”我说:“那有什么?正好把您介绍给他们。”父亲一听更慌了,说:“不去,不去,那样不仅我会拘束,你的朋友们也会拘束。”我说:“难道您来一趟,连顿饭也不吃?”父亲说:“没事没事,回乡下吃,赶趟儿。”我说:“干脆这样,我下厨,咱俩在家里做点吃的算了,我这就打电话跟他们说。”
父亲急忙阻拦我,说:“做人得讲诚信,答应人家的事情,再失约,多不礼貌……你去吃饭,我正好回乡下——乡下好多事呢。”我说:“您如果真不去的话,我也不去了……当爹的进城给儿子送烧饼,儿子却没管饭,等我回村,别人还不把我骂死?再说,我早就想跟您吃顿饭了。”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与父亲达成协议——偷偷在那个酒店另开一个只属于我和父亲的小包间。这样,我就既能不驳朋友面子,又能陪父亲吃一顿饭了。父亲倒是勉强同意,但路上还是一个劲儿地嘱咐我别点菜,就要两盘水饺就行了——一人一盘,聊聊天,多好。去了,小包间正好被安排在朋友请客的大包间的隔壁,我没敢惊动朋友,悄悄帮父亲点好菜,又对父亲说,等菜上来,您慢点吃,我去那边稍坐片刻,马上回。父亲说那你快点儿啊!还有,千万别说你爹就在隔壁啊!我笑了。父亲与刚刚进城时的我一样拘谨。
做东的朋友一连敬酒三杯,嘴里滔滔不绝。我念着隔壁的父亲,心里有些着急。我说:“要不我先敬大伙儿一杯酒吧,敬完我得失陪一会儿,有点事。”朋友说:“还没轮到你敬酒呢!我得连敬六杯,然后逆时针转圈……又没什么事,今天咱一醉方休。”我说:“可是我真有事。”朋友说:“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放你走,否则,罚你六杯。”我笑笑,说:“我爹在隔壁。”
满桌人全愣了。
我说:“今天我爹进城给我送烧饼,我把他硬拉了过来。让他过来坐,他死活不肯。现在他一个人在隔壁,我想过去陪他一会儿。”
朋友们连连叹气,说:“你爹白养你这个儿子了,你这算什么?在隔壁给他弄个单间?虐待他?你愣着干什么?快请他过来啊!”
我说:“他肯定不会过来。如果你们不想让他拘束让他难堪,就千万不要拉他过来。”
朋友说:“那我们现在过去敬杯酒,这不过分吧?”
我说:“这挺好。不过你们真想敬他一杯酒的话,就一起过去。千万不要一个一个敬啊!他喝不了多少……”
朋友们全体离桌,奔赴隔壁。然推开门我就愣住了,房间里只剩一个埋头拖地板的服务员。我问:“刚才那位老人呢?”服务员说:“早走啦!你点的菜,也都被他退啦!不过他还是打包带走了一盘水饺,他说,想给乡下的老伴尝尝城里的水饺。”
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一兜大蒜,一兜土豆,一兜菜豆,一兜韭菜,两个丝瓜,八个南瓜,然后,在一个小包间里独坐一会儿,再然后,饿着肚子回家。而他的儿子,却在隔壁与一群朋友吹牛扯皮胡吃海塞,还美其名曰:周末小酌。
我端起杯,对朋友们说,咱们敬我父亲一杯吧!朋友们一起举杯,那杯酒,就干了。
然我的父亲,既不会看到,更不会知道。此时他正坐在开往乡下的公共汽车上,怀里,抱着一个装了城里水饺的饭盒。
(选文有删改)
【1】请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从文中可以看出,“我”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中省略号、破折号的作用,以及当时父亲的心情。
【4】“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一兜大蒜,一兜土豆,一兜菜豆,一兜韭菜,两个丝瓜,八个南瓜,然后,在一个小包间里独坐一会儿,再然后,饿着肚子回家。”句中作者烦琐地列举了一大堆数字,又连用了“然后……再然后……”的句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发挥想象,设想一下,“我”和朋友一起举杯“敬”了父亲一杯酒后,“我”心里会想些什么?父亲饿着肚子,怀揣着装有城里水饺的饭盒,坐在返乡的公共汽车上时,他心里会想些什么?
12、写作。
只要用心地去看、去听、去想,我们就能在山川溪泉、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中得到心灵的共鸣,在衣食住行、待人接物、阅读写作中获得做人的启迪。
请以“我与_______在一起”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自选一个角度,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