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是双胞胎兄弟俩,但他们的性格迥乎不同,一个活泼好动,一个沉稳内敛。
B.目前,网购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购物方式,它对实体店的冲击是不可理喻的。
C.全过程无接触测温安检一体机,让疫情防控事倍功半。
D.初夏的呼和浩特,大街小巷的丁香竞相开放清香扑鼻,惹得人们垂涎欲滴。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中“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博士”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B.《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课文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思念和哀悼。
C.《谁是最可爱的人》是抗美援朝时期,魏巍随军采访后写的一篇小说。 “最可爱的人”这个亲切而又充满敬意的称呼,也由此广为传颂。
D.小说《红岩》中的宋振中被大家叫作“小萝卜头”,遇害时年仅9岁。这个小英雄在狱中传递情报,为我党开展的狱中斗争做出了贡献。
3、填入下列文字中画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A. 天空是暗的,雨在闪光;田野是静的,雨却倾诉着。
B. 天空很暗的,雨却闪着光;田野静静的,雨在倾诉。
C.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顷诉着。
D. 雨却闪着光,但天空是暗的;雨却倾诉着,但田野很静的。
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课文《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海伦·凯勒是英国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
D.《繁星》《春水》这两部诗集的主题是: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只有孝敬父母的人,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高尚的人。
②孝老爱亲,是家事更是国事。有了千万个家庭幸福美满,才会有社会的和谐安定、国家的繁荣发展。
③习近平总书记说,在家尽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④将心与心的距离拉近,把对母亲、对家人的爱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里才是“孝”的初心。
⑤孝可以是物质回馈,可以是陪伴,可以是尊敬,甚至可以只是惦念。但孝首先要有“寸草心”。
A.③①⑤④②
B.①③⑤②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6、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开学季来临,北京画院也推出了一张“开学”海报,画面中齐白石笔下被大人牵着的小孩在哭闹着,令人忍俊不禁。
B.一个国家要有文化主体性,才能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否则,分辨能力就会差了,随声附和的东西也就会更多了。
C.“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窗口,国人藉此看世界,老外也藉此看中国。
D.小陈搭建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减少洪灾对果农的影响,助销葡萄五百万斤,看到这一数字,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7、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边远林区的人和沼(zhāo)泽地带的居民既无马也没有骡子。
B. 薄胎瓷俗称蛋壳(ké)瓷,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
C. 偌大的院子除了飕(sǒu)飕的夜风之外,居然空无一人,连一向胆大的张三也感到了恐惧。
D. 这首诗写的太拗口了,但他执拗(niu)不改,气的我把笔杆都拗(ǎo)断了。
8、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①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节选自《北史·傅永列传》)
[注释]①寻:不久。②深让:强烈的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3】选文引用皇帝的话运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全文告诉了我们______的道理。
9、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必答题:
①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④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选答题:
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
⑧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舍昼夜。
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这辈子做好您儿子
①父亲不是个受人尊重的人,一直不是。
②这跟他的目不识丁无关,七十岁往上数的乡下老头,认得的字可以用罕见来形容。父亲一辈子跟文化沾边的事只有两样。一是大集体时每年年底在超支单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为这个不算长脸的事,父亲花了三天时间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一个字一天工夫。把那些横撇竖捺绑架到一个方块里,对父亲来说,比耕田耙地轻松不到哪儿,父亲弄出了一身冷汗,骨子里,他更倾向于出一身热汗,那样每个毛孔都是透爽的。二是父亲的五个子女中,居然有一个我,靠文化吃饭了,还当了作家。这让他每次看我时,目光中总有藏不住的怀疑,这是那个曾经骑在他脖子上撒尿淘气的小儿子吗?
③父亲不受人尊重的理由很多。首先是固执,暴躁屈居第二,位列第三的,则是为人父而不尽责。不能再往下排了,做儿女的,总得给父亲留点脸面。但我还是想违背一下做儿女的原则,细说说父亲的不是。
④就从父亲的固执说起吧。父亲的固执,使我们一家人的生活,一再跌入生活的低谷。打我记事起,我们一家就生活在贫困交加中,好在那时大家都穷成一个模式。
⑤父亲当过不到一年的生产队长,不是他多有能力,而是他除了勤扒苦做,还干活不惜死力。队员们本以为,找了一个不偷懒的人当队长,干活时可以少摊点活,孰料,父亲以自己的苦做要求所有的队员向自己看齐。五个指头伸出来是有长短的,乡下有句老话,吃不过人怪各人的饭碗,做不赢人怪各人的能耐。吃不过父亲也做不赢父亲的人就使出手段,把父亲的队长拿了下来。人生的辉煌至此结束,父亲是不甘的。好在生产队很快解体,包产到户,父亲又独断专行着家里的生产。结果是,高产杂交稻进入农村五年后,父亲才接受这个新生事物,这是以家庭经济五年入不敷出为代价换来的。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父亲被两个哥哥拉下了马,大权最终旁落。那时他才五十岁,古人说的知天命的日子到了。
⑥父亲没有知天命,也没有顺应天命。他的脾气无端暴躁起来,沾不得酒,偶一沾酒就吼叫咆哮,为此曾吓哭过哥嫂刚出生的孩子,哥嫂口中就有了微词,不仅分了家,还不让他带孙子。没见识过父亲暴躁脾气的村里人很意外,在他们眼里,父亲是个和善的人,树叶掉下来都怕砸了头的那种。
⑦父亲是个懦弱的人,他在家里的暴躁,是要掩饰自己在外面的懦弱。明白了这点,我深为父亲悲哀。可惜,这种悲哀的日子老天爷都吝啬着,不愿意多给我几年。一向以勤扒苦做为命的父亲过了六十以后,做不赢别人,也吃不过别人了。先是心脏有了问题,再就是腿脚,肿得像牛膝。请医生看了,说是年轻时做得狠了,静脉曲张导致,用了药,腿不肿了,那血管却吓人地暴起。医生严重警告过,想多活几年,就少逞强,他的心脏承受能力极为脆弱。
⑧我是在父亲脸色真正白如锡纸时赶回的乡下。
⑨父亲七十有三了呢,居然叫父亲熬了过来。那晚,我在病房里百无聊赖陪床看电视打发漫漫长夜。是一个家庭伦理剧,里面有一个场景,比较煽情的那种,一对彼此仇视多年的父子冰释前嫌抱头痛哭,已是弥留之际的父亲问那个儿子,说你恨我不?儿子泣不成声说,不恨,如果有下辈子,我还要做你的儿子!我对这种戏向来不以为意的,所以没看出半分泪点,父亲忽然不看电视了,转头看我,看得我很不自在。末了他从枕头下摸出一本书来,我写的,他带到医院不是自己看,他是向医生护士炫耀他有一个作家儿子的。父亲把书扬了一下,冲我谄媚地说,如果真有下辈子,我会做好一个父亲的。
⑩我心里忍不住酸了。
⑪父亲不是会讨好子女的人,他定是觉得亏欠我的太多,因为家贫,初中未曾毕业的我就弃学务农,连我结婚,父亲都没拿出一分半毫作为帮衬。
⑫我站起来,把枕头替父亲抬高了一些,说,干嘛要等下辈子,下辈子想做好父亲的人多了去了,您只记住一点就够了,这辈子,我会做好您儿子!
(刘正权/文有删改)
【1】第①段为全文作了哪些铺垫?请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说明。
【2】“父亲”这个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请用原文中的一个词语作答,并另找出一处与之相照应的内容写在下面。
词语:______
照应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细数了“父亲”的种种“不是”,作者的真正用意是为了诋毁“父亲”吗?说说你的理解。
【4】第⑨段在描述“我”和“父亲”看电视剧的不同表现时,运用的是什么手法?这样写好在哪里?
【5】从全文看,第⑦段画线句“不愿意多给我几年”中的“我”是否用错了?换成“他”行不行?说说你的理解。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只母豹的复仇
马文秋
①我是一名业余摄影师,去年3月,我驾车入藏,深入到祖尔肯乌拉山深处,拍摄那里的高原野生动物。
②第4天,我透过长焦望远镜发现了一只雪豹!它从乱石中央蹿了出来,朝一座岩顶冲去。我忙向上看,原来半空中有一只个头极大的秃鹫,正伸展翅膀扑向岩顶。秃鹫,是青藏高原比较多见的一种猛禽。这只秃鹫的脖子上有一道明显的疤。秃鹫是空中的枭雄,雪豹是地上的霸主,它们井水不犯河水,今天怎么了?
③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岩顶上有一只小雪豹,它像小猫一样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秃鹫钢钩一般的利爪牢牢地抓在它的背上。而那只母豹显然发现了险情,赶来援救。看到小豹被抓,它发出了可怕的咆哮,四足腾越,柔韧的身躯像弓一样猛烈地弹缩着,直扑向秃鹫!眼看就要冲到了,秃鹫突然振动了双翅,竟拖着小豹飞了起来。
④母豹赶到时,小豹已经在半空中极端痛苦地挣扎着。母豹撕心裂肺般地惨叫着,骤然跃起数米高,爪子伸到极限,但仍没抓到。它一次又一次地腾跳着,无奈秃鹫越飞越高,逐渐远离岩顶。母豹仍不肯罢休,它太专注,太忘我了,在一次腾空跃起时,栽进了深沟……
⑤第6天,我通过镜头取景,突然发现在一片裸露的山石上躺着一只死雪豹!凭感觉我认为就是那只母豹,只见它全身血迹斑斑,耷拉着脑袋,舌头也露了出来,很显然已经死了很久。
⑥母豹的尸体很快引来了几只秃鹫,它们一边盘旋,一边呼叫同伴。又过了一会,三四十只秃鹫停在死豹的周围,过不了多久,母豹就会被啄得体无完肤。这时,我发现一只秃鹫特别像前几天见到的那只。没错,是它!它的脖子上有一道疤,很显眼。
⑦秃鹫们开始啄食母豹了,可是就在此时,那只带伤疤的秃鹫“喳”地大叫一声,秃鹫们听了立即都停了下来,让到了一旁。看样子这家伙还是这帮秃鹫的头儿,它要优先享用安全的美食。
⑧带伤疤的秃鹫跳过去,恶狠狠地啄了雪豹腰部一口,一边吞咽,一边发出刺耳的叫声。
⑨它逐渐有些肆无忌惮了,跳到雪豹的头部,伸嘴猛啄它的眼睛。可就在刹那间,分明已经死了的雪豹骤然跳起来,咬住了秃鹫的脖子。带伤疤的秃鹫猝不及防,被咬了个正着,它拼命挣扎,但脖子已经应声而断!尸体翻在地上,仍在跳动、挣扎,鲜血喷溅着……
⑩原来,雪豹是在装死,是在等待时机!
⑪其余的秃鹫被雪豹突如其来的举动吓蒙了,惊叫着纷纷飞到半空。当它们意识到被骗,并且领头被杀,顿时恼羞成怒,顷刻间俯冲而下,与雪豹展开了厮杀。但雪豹毫不畏惧,惊天动地般地狂吼了几声,挥舞粗壮的前爪,当场打落几只秃鹫。与此同时,一群秃鹫的尖嘴和利爪也在雪豹的背上抓出了不少口子。一场激战过后,有大约20只秃鹫倒在了地上,在它们的中间是那只已经被鲜血染红了的雪豹。它的皮有一半已经不在了,许多地方因为少了大块的肉而露出了白骨。
⑫空中还有十几只秃鹫在盘旋,稍事休整,它们分成两路,再次袭向雪豹。
⑬雪豹以一种威武不屈的姿态站立着,微微昂起头。它的目光里一定有着胜利的喜悦,还有深深的不屑。可惜我看不到它的眼睛。它已经为自己和孩子报仇了。
⑭雪豹不再拼杀,身子轰然倒下……它是站着死的……
(选自《大河文摘报》2019年4月10日,有删改)
【1】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我发现岩顶上的一只小雪豹,它像小猫一样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
【3】请结合全文内容,为文章第④段的末尾补写一段描写母豹栽进深沟后的情形,使之和下文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母豹仍不肯罢休,它太专注,太忘我了,在一次腾空跃起时,栽进了深沟……
【4】概括母豹的形象特点。(答出三点)
12、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作文1:成长路上花团锦簇,也有断壁残垣;有星月漫天,也有狂风骤雨……这一道道风景,让你经历得意与失意,喜悦与哀伤,汗水与泪水……每经历一处风景,你就会拥有一份宝贵的阅历,人生将会多一份精彩。
请以“成长路上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扬起那面执着的风帆,到达他所追寻的“沧海”岸!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心中,同样有着属于自己的一面小小风帆。那面风帆或许是我们童年的梦想、现在的追求……亦或是我们正在享受的亲情、友谊、关爱……亦或是我们心中铭刻的快乐、勇敢、自信……亦或是我们坚守的努力、奋斗、超越……风帆上还可能写着我们热爱的文学、艺术、运动……扬起那面风帆,你就会跨越那片“沧海”,到达你理想的彼岸……
请以“扬起 的风帆”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不少于550字书写要规范、整洁、美观。文中不得出现本人姓名以及学校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