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全国火热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之际,红色旅游也迎来新机遇,游客们纷纷踏上红色故土,在旅途中聆听党史,在行走中感受革命文化,在游玩中接受红色精神洗礼。这( )
A.有利于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
B.是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的伟大实践
C.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物质支撑
D.能有效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蚀和渗透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加强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拯救保护,大量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率提高到74%,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2022年我国在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功能良好的区域新设立一批国家公园。这说明我国( )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C.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D.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3、政府运用协商和沟通机制,尊民意、听民愿等依法行政行使公权力。这说明法治要求( )
A.实行善治
B.实行良法之治
C.实行全民治理
D.实行管理
4、2023年5月28日,我国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打破了波音和空客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这说明我国( )
①提高了航天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②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上已位列世界第一
③贯彻人才强国战略,人人均能全面发展
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科技自立自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23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此次全国生态日的活动主题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生态日的设立,对于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②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可以凌驾于自然之上
③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④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国家当前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6、小宁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多学科深度融合的综合性探究活动,他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以下学科融合做了解读。其中解读正确的是( )
选项 | 学科知识 | 解读 |
① | 班会课: 《真正的自由》 |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 社会规则的约束 |
② | 语文课: 《范进中举》 | 做自信的中国人,就是要妄自尊大,故步自封, 目空一切。 |
③ | 地理课: 《水资源》 |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公民要行使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权利 |
④ | 音乐课: 《爱我中华》 | 我国逐步形成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最新版《牛津英语词典》中,过去不少翻译成英文的中国词,如“孔子”“春节”“少林”“中国梦”“一带一路”等开始直接被汉语拼音替代,汉语拼音正从“中国的标准”变为讲述中国故事的“国际标准”,成为外国人掌握汉语的“语言钥匙”。这表明( )
①中国是世界格局中最重要的力量②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度互动
③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④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的民主。某社区创新“居民说事”制度,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下图是“居民说事”制度的主要流程。这体现了( )
A.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B.我国人民能够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C.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权利不断地扩大
D.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9、2023年9月10日,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各地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向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表达对教师的祝福、崇敬与关爱之情。这样做是因为( )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②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国家重视教育
③教育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校九年级开展了“我眼中的改革开放”手抄报作品展示活动,下列观点可以纳入这一次手抄报文字稿的有( )
A.改革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C.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11、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武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这离不开( )
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②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感召和指引
③国家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即日起至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通过网络开展此活动( )
①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 ②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有利于保障公民更加便利参与政治生活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3、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要全力开展搜救,及时救治受伤人员,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尽快组织调拨抢险救援物资,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请国务院派工作组前往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这表明( )
①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党和政府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③体现党和国家珍爱生命、敬畏生命
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事不避难,勇于担当。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致力于( )
①世界和平的建设者 ②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③全球规则的制定者 ④世界发展的领导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一个又一个民主形式激情演绎着民主的真谛,即( )
A.努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16、十年来,全国政协收到提案58000多件,一大批意见建议被采纳,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一事实反映了( )
①人民政协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②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形式越来越丰富
③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在国家政治生活之中④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重要形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这说明( )
A.承担责任只是职业的要求
B.责任一旦确定就无法改变
C.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不同
D.承担责任会有一定的回报
18、新年春运,VR导航、“聪明厕所”、“无人餐厅”、“智能机器人”……时下最流行的科技元素在中国铁路亮相。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生活科技化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我国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C.我国已满足人民的各种美好生活需要
D.我们的生活因科技创新变得更加美好
19、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雷锋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他以短暂的一生树起了一座思想道德丰碑:60年来,不断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世界,激励一代又一代人像雷锋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 )
①是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②是激励我们奋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全景体现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当直线的变化趋势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状况,下列选项最有可能为( )
A.人口增长
B.环境变化
C.科技创新
D.资源消耗
21、“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判断:
理由:
22、在课堂上,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同学们进行了讨论。试着辨析下面两种观点。
2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围绕“中华文化”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看法。
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24、请你回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仿照示例,填写下表中“日常行为”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4分)
| 日常行为 | 核心价值观 |
示例 | 主动使用“请、您好、谢谢”等礼貌用语 | 文明 |
1 | 对同学一视同仁,从不凌弱欺生 | ① |
2 | 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从不作弊 | ② |
3 | 认真学习法规,积极参加普法宣传 | ③ |
4 | 到敬老院为老人捶背、洗头、整理房间 | ④ |
25、仔细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在发展过程中,人类遇到过各种困难、挫折,甚至灾难,但从未停止携手共进的脚步,人类经受过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
(1)当今世界,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应对全球性问题,关心共同命运,应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6、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问: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7、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
(1)切好“蛋糕”,反映了我国怎样的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原则?(4分)
(2)请你从维护社会公平的角度分析政府“切好蛋糕”的重要现实意义。(6分)
28、2020年11月,多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密集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小闽收集相关材料,制作了“相聚‘云端,奏响时代强音”的新闻资料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习近平主席指出“时代主题没有改变”。这里的时代主题指什么?
(2)资料卡二、三中习近平主席的讲话,如何体现中国担当?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