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这体现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 )
A.选举民主
B.直接选举
C.协商民主
D.民主监督
2、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乎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这是因为教育是( )
①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③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设立全国生态日( )
①有利于更好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②表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重大成果
③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④仅能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我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这说明我国( )
A.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支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B.坚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创新强国前列
C.坚持把创新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D.坚持科技是第一动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成都市检察院牵头组织开展“法治进校园”工作,积极构建校园法治教育长效机制,实现了“法治进校园”100%的覆盖率,取得突出成效。生活在法治社会里的中学生要( )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自觉守法
D.公正司法
6、改革开放45年来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如图说明改革开放( )
①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是强国之路②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是富民之路
③使我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草案在修订过程中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共有98512位网民对修订草案提出了513719条意见。此外,还收到近三百封群众来信。以上材料体现了( )
①让法律更好的体现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呼声
②公民积极行使监督权,积极参与立法工作
③立法过程广泛凝聚社会共识,有利于民主科学立法
④公民有序行使立法权,提高法律专业素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水价调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各地在调整水价时相继召开了水价听证会,众多市民踊跃报名参加。这表明我国公民积极参与(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民主管理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成长3%,经济规模达到121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这表明( )
A.我国成功跨入世界发达国家行列
B.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
D.我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
10、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事件内在逻辑顺序的是( )
A.以改革促发展→增加劳动者收入→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B.加大创业支持补贴→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C.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中华民族站起来了→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医疗健康、电子证明等“一站式”办理→推动智慧生活发展→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11、2023年11月21日晚,习近平主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巴以问题特别视频峰会并发表题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安全》的重要讲话。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体现了( )
①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②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③我国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态度
④世界文化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黄河保护法是中国第二部流域法律,以下是黄河保护法的立法进程。这过程体现了( )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高度重视黄河立法工作。 | 2021年4月,水利部门公布了《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 2021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和建议。 | 2022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2023年4月1日起执行。 |
①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行政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立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
A.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14、2022年11月30日,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江泽民同志离我们而去了,我们还要深刻铭记、认真领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其他理论成果( )
①毛泽东思想②邓小平理论
③科学发展观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2023年10月16日,四川成都4岁女童被未栓绳大狗撕咬引发巨大社会反响,“狗咬人”事件,“社区居民养犬问题”备受关注。为此,某小区居委会举办了“有事好商量·民生专题协商议事”座谈会,最后经过讨论取得一致意见。这充分说明( )
A.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公民当家作主
B.人民民主的真谛是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是政治协商
D.我国实行人民民主,这是发展选举民主的具体体现
16、“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说明(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治滋养道德精神,需要强化法治的教化作用
③法治承载道德理念,法律对道德建设有促进作用
④道德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有支撑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庾某在小区散步时,被从黄某家中高空扔下的矿泉水瓶惊吓而摔倒,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庾某跟黄某协商不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审理,人民法院依法判决黄某向庾某支付医疗费等八万余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一万元。该判决( )
①完善了法律法规制度体系 ②维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③体现了人民法院司法公正 ④捍卫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中国共产党二十大报告指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并安排了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间轴,下面能体现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阶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低矮的平房到高耸的高楼大厦,从一方讲台到“智慧课堂”,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都得益于( )
A.坚持依法治国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治国
D.坚持文化自信
20、中华文化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这些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 )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友善
21、违法行为就是犯罪,犯罪就是违法行为。你认为这说法对吗?为什么?(5分)
22、 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经历多少坎坷,创造了多少奇迹,要让后代牢记,我们要不忘初心,永远不可迷失了方向和道路。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爱国主义教育要加强,要让孩子们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守望红色信仰,传承红色基因。红素基因是要验证的。为此,两位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3、广大网民积极地通过“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向政府决策建言献策。
判断: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25、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材料中体现我国贯彻落实的哪一个新发展理念?
(2)除以上新发展理念,我们贯彻落实的还有哪些新发展理念?
(3)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26、2018年山东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各个部门都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全省还将对绿色低碳发展进行考核,并逐步常态化。
(1)材料中“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分别指什么?
(2)如何认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
(3)请你为宣传山东省的绿色低碳发展设计一句宣传语。
27、2017年9月1日,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今年的《开学第一课) 以“中华骄傲”为主题,通过“宇以潮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这五节课。多角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旨在引导中小学生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寻找中国自信的源泉,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据悉,你校正在开展“中华文化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谈谈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重要意义.(三个方面)
(2) 列单你所知道的国学经典中你印象最深的名言警句
28、材料一:2014年11月25日,在全国法院少年法庭三十年座谈会暨第三届少年审判论坛上,广东高院介绍广东省未成年人犯罪情况
在全国的比例 | 近三年犯罪的比例 | 2013年犯罪的未成年人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比率 |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
13% | 8.84% | 7.41% | 6.2% | 95.73% |
材料二:2014年6月4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预警书》,据该预警书通报,该院受理的涉未成年人权益违法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或网吧相关联的案件呈现逐年增多的趋势,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权益案件的发案率偏高,其中不乏抢劫、杀人、强奸、放火等严重暴力犯罪。据统计,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该院审理的430件涉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与网络或网吧相关联的案件超30%,其中有一部分是在校学生犯罪。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3分)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广东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4分)
(3)要解决上述问题我们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的防范意识(4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