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长春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找出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

    A.红(yān) 宁(wú) 俯(kàn) 气冲牛(dǒu)

    B.修(qì) 步(dù) 如(bì) 目不园(kuī)

    C.弱(yíng) 污(suì) 肚(qí) 怏不乐(yàng)

    D.钥(shi) 立(chù) 皑(kái) 为人知(xiǎn)

  • 2、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海拔  废嘘  地毯  沉默寡言

    B. 毅力  敬佩  干躁  源源不断

    C. 富饶  滚烫  硬朗  刨根问底

    D. 水渠  流淌  账蓬  不毛之地

     

  • 3、下面文学文化识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吉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天净沙·秋思》这首元曲采取寓情于景的写法来渲染气氛,显示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游子的愁思。

    C.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和杜甫称为“李杜”。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言辞,用于自称,例如称呼自己为“鄙人”。尊称是指含尊敬口吻的用语,表示尊敬,一般对人,例如称呼别人的父亲为“家君”。

  • 4、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第一次看到动物的眼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惊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

    ②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水,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

    ③只是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感到惊愕。

    ④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专有,而动物因没有感情,它们也就没有泪水。

    A.②③①④

    B.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①

    D.①②③④

  • 5、下列加横线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záo) 古( héng)  鸣(háo) 石(pán)

    B.(suǐ 笑(shàn) 躇(chóu)  语(lán)

    C.歌(lí  障(píng) chì 祷(qí

    D.立(zhù huì   (suì jí

     

  •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出自《朝花夕拾》。

    B.杨绛的代表作是《围城》,她翻译了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C.现如今“博士”一词成为一个学位称呼,是目前最高级别的学位;在古代则是一个官名,是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D.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如欧阳修的谥号为文忠。

  • 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扬州人民翘首以盼的瘦西湖隧道终于在919日正式建成通车了。

    B. 他这个人在每件事上都锱铢必较,一点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C. 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 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乐羊子游学,一年而归,妻问其故,羊子曰:“久客怀思耳。”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前功尽捐矣!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

    (出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释:①稽废:迟延荒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A.下车_________

    B.人不其忧_________

    C.未若柳絮风起 _________

    D.今若断织也_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3)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9、默写:

    (1)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 《夜雨寄北》)

    (4)《论语》中讲兴趣对于学习至关重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论语》)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熬”的境界

    ①熬,从火,敖声。“熬”有“抬高”的意思。与“火”放一起表示“隔空加热”,原指烹调工序,引申到人文领域,有“艰苦修行、持久忍耐、终成正果”的意思,所谓“多年媳妇熬成婆”。人们在劝解受过挫折、心情处于低谷的人时,常常会说:慢慢熬吧,总会有出头的日子。“慢慢熬”是过程,说多长就有多长;出头之日是结果,在这里还只是预期。

    ②一般来说,“熬”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似乎是一种消极心态。其实不然,同样一个“熬”字,所折射出来的境界并不相同。无可奈何地挣扎叫熬,无目标地混日子叫熬,执着地与命运抗争、有预期地奋斗也叫熬。都是“熬”,境界迥异。

    ③“熬”的过程是渐变,对象是时间,但不一定都是消极地混日子,关键要看你的心态和志向。越王勾践,时刻不忘复国梦想,卧薪尝胆,熬过了那些屈辱的日子,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惑,终于兴越灭吴。唐僧为了完成神圣的使命,遭遇重重危险,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修成正果。“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为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熬过了“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的日子。终于熬出了应有的境界。心态积极,志向不改,与时间斗,与困难斗,“熬”出来的就是高境界、大成就。

    ④“熬”字的分量和境界,平时也许觉不出来,关键时刻高下立判。最有说服力的是竞技场上的较量。就拿摔跤、柔道等赛事来说,双方体能势均力敌,竞技水平旗鼓相当。刚交手时难解难分,几个回合下来,筋疲力尽,特别是到了相持阶段,就看谁能经得住“熬”了。谁的心理强大,意志坚强,最终“熬”了下来,谁就是胜者。谁的心理脆弱,精神崩溃,最终“熬”不住了,谁就必输无疑,前面的拼搏付诸东流。在“熬”的过程中,力量和胜负渐渐发生微妙变化,在最后关键时刻决定了输赢。

    ⑤平常人的生活也是这样,不论是熬得出名堂,还是熬不出名堂,都得熬。问题是要辩证地认识这个“熬”字,理性地面对这个“熬”字。在平凡的生活中“熬”出应有的境界来,人生征途,有时候顺风顺水,有时候崎岖难行,只有处顺境不沉溺,处逆境不服输的,才能“熬”出名堂来,当然,这里的名堂,不限于功利,还应有更高的境界。正像智者告诉我们的那样,顺境熬秉性,逆境熬心志,岁月熬人也树人,熬去的是浮躁,熬出的是淡定:熬掉的是幼稚。

    (选自《读有所得》,作者王兆贵,有改动)

    【1】认真阅读全文,请你归纳第②段作者列举的几种“熬”的形态。(含标点限40个字内)

    【2】请你结合文体特征归纳第④段的文意。

    【3】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结尾段“岁月熬人也树人”这句话的。(含标点限120个字内)

  •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恩惠

    ①山和水是有滋味的,品它们的滋味可以用心,也可以用舌尖。

    ②苏东坡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清风与明月毕竟过于浪漫。山野苍茫,流水汤汤,自然生万物,万物各有用处,山和水才真正是人类用之不竭的无尽宝藏。山里、水中的物产让人在饥荒年月度过生死关口,让人在温饱富足时品出野的味、雅的味,这是大地的恩惠。

    ③真正懂山的味道与水的味道的,还是那些生活在山里和水边的人。

    ④初春,山野如桌。

    ⑤春食野胡葱,是南方乡间不变的传统。初春小雨如酥,土地像发酵的面包。当其他植物还只是小心翼翼地冒点尖、芽,打探一下春消息,野胡葱已经从泥土里冒出头来,在温煦的春风和细如丝缕的春雨里亭亭玉立。野胡葱有一种特殊的清香,非家葱可比,因香味奇异,多用来调味。野胡葱爆炒山羊肉,佐以山椒,过去只有贵客才可以享用。

    ⑥刺桐树上初生的嫩芽也是一味极妙的野菜。初春,杂花生树,草长莺飞,那山野间遍生的老刺桐的光杆上魔术般变出一簇簇肥嫩的叶芽。采摘老刺桐嫩芽比挖野胡葱难些,因为它遍身是刺,需小心翼翼地用弯镰将刺桐勾成一定弧度,再用小剪刀剪下嫩芽叶。这嫩芽叶要先焯水,再清炒,口感嫩滑清香。吃刺桐芽叶的时间极短,大约十天。春天万物生长迅速,十天后,嫩芽便散开,变成树叶,味道渐涩渐苦。

    ⑦在春天里,有几种花也可以用来做菜。

    ⑧一种是野栀子花。这是野外生长的一种大叶栀子,此花不仅几里外可闻到沁人心脾的清香,更让人快活的是可以清炒来吃。从山上摘下大朵的栀子花,在泉水中冲洗后下锅,见油便爆响连连,瞬间满屋香气。栀子花洁白肥嫩成朵不散,起锅装盘,一家人围桌而坐,分而食之。入口肥润而鲜嫩,清香充溢口鼻,直透脑门,有无法言说的妙味。

    ⑨桃花也可食。桃花盛开时,遇春风春雨便飘落如雨,所谓满地落红。乡村人家将一张细篾织的竹垫放在桃树林中,一夜过后,便有满竹垫的美丽桃花了。用小篓收了花,在山泉、瀑布前冲洗干净,然后回家在火塘里架起柴,拿出大瓦罐,罐内放入清水、糯米、红枣,炖煮约一个时辰后揭开罐盖,放入小篓中的桃花,再盖上盖,小火慢炖约半个时辰。开罐,盛碗,香气弥漫,让人食指大动。

    ⑩春天的南方,烟雨迷蒙,天上鸟飞,水里鱼游。

    春水在雨丝风片中悄然涨了,山涧、小溪,都漂着花瓣。桃花流水,如落霞,如彩雾,美了流水,也香了流水。桃花水一涨,乡村孩子就忙开了。

    发桃花水的季节约在暮春。此时水里的鱼叫桃花鱼,肥壮生猛,半斤左右。山溪的水是冷水,长不出大鱼。溪里的鱼由山泉水养大,肉质紧而嫩,鲜而甜,非河鱼、塘鱼可比。

    孩子们从家里的阁楼上找出渔具,二三人一伙。那是一种叫鱼喇叭的家伙什,竹质,细篾织成,形状像一个大喇叭。孩子们将溪水里的大石头拢在一起,在缺口处将鱼喇叭固定好,只等第二天早晨去取鱼。

    吃桃花鱼,也是有讲究的。春上山野间生有一种野生的紫苏,极清香,是上佳的调味品。将鱼虾清洗剖杀后,炸、煎、烹、焖,再撒点红辣椒、紫苏。紫苏紫、辣椒红,鱼虾炸得金黄,汤色洁白,色香味俱佳,是乡村的春天最奢侈的美味。

    春水发,有鱼呷桃花落,泥鳅多

    桃花落,是指暮春时节。水田与田沟里的泥鳅、鳝鱼、田螺,经过长时间休养生息,生长快速,已养得膘肥体壮。

    姜丝焖泥鳅是一道美味的农家菜。先将泥鳅养三五天,吐净泥沙后剖杀,下锅油炸或油爆,之后放入生姜丝、花椒,再爆炒,然后加入清水,盖锅盖,文火焖,香气四溢时,起锅上桌。而田螺,多同姜、葱、辣椒爆炒,鲜、香、辣。至于黄鳝,制作又别于泥鳅,以爆炒或和黄瓜炖煮为佳,营养丰富,多食强身。

    山里、水中,都生长着春天的味道,这味道充满情趣与野趣,也是童年的味道。生机勃勃的大地,永远以无尽的馈赠,养育每一个生命。我们都是春天和大地养大的孩子。

    (作者:刘鸿伏,选自 《光明日报》2022年3月25 日,有删改)

    【1】“山野如桌”是我们读这篇散文学到的新词汇,请你根据文中描绘的情景,说说你对这个词语的理解。

    【2】体会下面句子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语句的表达效果。

    当其他植物还只是小心翼翼地冒点尖、芽,打探一下春消息,野胡葱已经从泥土里冒出头来,在温煦的春风和细如丝缕的春雨里亭亭玉立。

    【3】“野胡葱、刺桐嫩芽、野栀子花、桃花、桃花鱼、姜丝焖泥鳅”,山野如桌。仿以上山野美食,深情介绍你家乡山野的一样(种)馈赠?

    【4】大地给予人们的馈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请结合全篇,说说你对“大地的恩惠”的理解。

五、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2、请以“幸福就在身边”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书写工整。2.不少于600字,少写酌情扣分。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60
题数 12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现代文阅读
五、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