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前,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平安中国”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定不移厉行法治,一个重要意图就是为子孙万代计、为长远发展谋。”厉行法治,需要( )
①行政机关公正司法
②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做尊法守法的榜样
④加强法治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天津自2010年开始对口支援新疆和田,近年来从民生援疆、智力援疆、产业援疆、就业援疆、文化润疆等方面加大支援力度,将援疆工作打造成为推动发展的工程、民族团结的工程、凝聚人心的工程。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睦邻友好平等自治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共同发展繁荣富强
D.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2】天津援疆工作的开展( )
A.彰显各民族一律平等
B.消除了民族发展差别
C.有助于推动各民族实现同时富裕
D.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2023年11月23日,以“版权新时代 赋能新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成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和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开启。这是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综合性、国际性、国家级版权专业博览会。时隔9年,再度落地成都。对版权的重视与保护是因为( )
①我们只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够了
②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③创新的时代需要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
④知识产权保护是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景迈山,古代、现在和未来,因茶而交融;茶人、茶村、茶企,因茶而聚首;传统与创新,因茶而互相浸润。茶,滋养着这里的一草一木,形成了对茶的信仰以及一整套文化体系。这反映了( )
A.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
B.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
C.中华文化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D.中华文化独一无二,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5、从下面漫画中,你能得到的正确认识有( )
①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改革开放是创新的生命
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改革和创新协同发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2年5月1日是中国首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5周年纪念日。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1929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内蒙古亲眼看到人们因为没有吃的而活活饿死,记录了一幕幕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2021年底,定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五年的德国人穆勒开了一家健康管理中心,他说,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4小时的外卖服务,无论是在省会,还是在旗县,都能完全覆盖。在历史鲜明对比中,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自古以来就已经形成了
B.国外人士独立评判是民族政策的唯一标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
D.民族区域高度自治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法宝
【2】自治区成立75年来,蒙古长调、呼麦、蒙医、兽皮制作、篝火节等44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保护;整理出版《蒙古秘史》《格斯尔汗传》等大批民族典籍、口传古籍,发掘整理上千种歌舞、音乐等民间艺术……悠久的草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传承弘扬。这些举措有利于( )
①保障内蒙人民的经济权利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③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④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列历史典故与其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张良拾履”——尊敬师长
B.“管鲍之交”——勤劳勇敢
C.“卧冰求鲤”——孝敬父母
D.“一诺千金”——诚实守信
8、下图《一双鞋的“旅行”》说明了( )
A.国家间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B.经济全球化对所有国家都只有利而没有弊
C.复杂的生产过程不利于发挥生产者的优势
D.商品生产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9、2022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作序言时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因为( )
①文化是国家兴旺与发达的不竭源泉 ②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③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最持久的力量 ④文化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0、为满足社会对测温仪器的需求,我国科技企业相继开发了5G测温仪和测温机器人。广州某公司还成功研发出一款无接触、可多人同时测温的手环。该产品可以排除外界温度影响等因素干扰,精确对70米范围内佩戴测温手环的多个行动中人员同时进行有效体温测量并实时显示结果。这说明了( )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0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介绍2019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情况时指出,2019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较上年提升7.3%。这说明( )
A.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
B.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C.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D.唯有网络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下列举措有利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杭州隆重举行
B.2023年9月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3部门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脱贫人口就业帮扶工作,全力稳定脱贫人口务工规模和务工收入
C.长沙市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一名为他人提供“代骂”服务、网暴他人的违法人员李某
D.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
13、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缓解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14、我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2023年环境日的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必须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每个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 )
①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②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③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④追求奢侈,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胜利召开了党的二十大,确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目标,奋楫再出发!新征程中,我们的新目标有( )
①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
③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
④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观察漫画“背水一战”是因为( )
①我国环境问题严峻,形势不容乐观
②环境污染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发展
③水污染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
④我国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它在我国古代经典《论语》《孟子》及浩瀚史书中,在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白杨礼赞》中……只要认真读它们,都能感受得到。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之中
C.优秀文化作品中必定凝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需要通过阅读经典作品
18、2022年7月15日,习近平主席来到新疆考察调研,再次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更好凝聚起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指明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①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自治区行使高度自治权
②是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
③需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消除发展差距
④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履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时强调,我们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改革开放是( )
①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②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的伟大历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国务院2023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提出: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方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学位法草案、学前教育法草案。这表明走法治道路要有( )
A.良法之治
B.民主保障
C.实行善治
D.公正司法
21、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我们要主动感受和体验社会发展变化,关注社会、服务社会。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一生各阶段的权利,都可以在民法典中找到依据。民法典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据此,有观点认为:“民法典是良法还需善治。”
运用“夯实法治基础”的知识,评析上述观点。
23、 为响应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要求,某校九年级学生积极开展“我与依法治国”学习宣传活动。下面是小莉和小明在学习活动会上的发言观点。
请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全国两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审查、讨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五年规划,诠释着中国制度和中国之治的独特魅力。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在我国____与非公有制经济都是__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的两大主题,履行哪些职能?
25、2021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党的光辉照耀下,雪城高原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如今的西藏,社会大局更加稳定、经济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良好、人民生活更加幸福,一个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呈现在世人面前。
运用所学,简要说明成就“崭新的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原因。(写出三点)
26、【构建和谐社会】(10分 )
材料一:某社区举办“构建和谐社会”漫画展,我们选取其中两幅进行思考分析。
材料二: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这次活动的主要任务是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
(1)材料二中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主要属于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内容?加强这一内容建设有何重要性?(4分)
(2)漫画二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对此政府应该注意什么?(3分)
(3)漫画中的不良现象违背了和谐社会的哪些特征?为减少此类现象,我们青少年可以怎么做?(3分)
27、202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73年众志成城,73年砥砺奋进,73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共建“一带一路”四海开花、硕果累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一个和平合作、生机勃发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1)世纪交汇,展望未来,请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谋划策。
(2)我们相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会实现。我们自信的来源是什么?
28、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1)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哪些重要的意义?
(3)中学生能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哪些具体的事?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