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9月30日,是我国第十个“烈士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连续第十年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举行这一仪式旨在( )
A.铭记英烈,学习英雄品格
B.勿忘历史,争做天下英雄
C.珍爱和平,争取民族解放
D.学习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2、从民主听证会到人大代表进社区,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一个又一个民主形式激情演绎着民主的真谛,即( )
A.努力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B.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C.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 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据统计,环境污染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这表明( )
A.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是自相矛盾的
B.可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
C.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D.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难免会破坏环境
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入推进,书写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对改革开放理解正确的是( )
A.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B.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C.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D.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6、在浙江安吉,从"卖石头"到"卖风景"之变,圆了乡亲们的生态小康梦;在山西右玉,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不毛之地变身塞上绿洲,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
上述材料说明①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共生共荣的②人类只有征服自然才能获得金山银山
③我国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回首来路,中国航天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中国人在被国际空间站拒之门外、被美国“沃尔夫条款”封锁限制后一步步独立自主完成的。正是凭着一股自立自强的志气骨气,中国不断攀登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这启示我们( )
A.中国的科技创新之路仍任重而道远
B.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已经实现
C.自主创新是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D.我国已占领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
8、在第30个“国际家庭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相继举行各种活动,聚焦家风文明建设,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弘扬好家风,用好家风撑起社会好风气。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
①有利于构筑中国价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③能够激励每个人都努力成为道德模范④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2023年10月以来,大连由各中小学核积极响应中共大连市委宣传部的号召,组织学生参加“爱大连、一起约”爱国主义红色研学话动。同学们参观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大连中华工学会阳量等红色教育基地后写下了自已的感悟。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爱国就应该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
②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满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
③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上义高度统一
④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在中国,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成为常态,来自基层的声音更加顺畅地到达各级决策层,群众意见更加科学地转化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下列漫画能体现民主决策的是( )
A.
B.
C.
D.
11、阅读以下数据:
年份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 (单位:亿元)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单位:元) |
1978年 | 3678.7 | 332 | 165 |
2022年 | 1210207 | 49283 | 20133 |
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城乡居民收入两者之间关系看,可以得出结论是( )
A.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取得了重大成就
B.现阶段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C.我国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D.认清现阶段主要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某研学小组决定开展主题为“乡村振兴进行时”的项目化调研活动,学生小王决定通过2023年一些重大会议了解“乡村振兴”的最新信息。你认为下列重大会议最为合适的是( )
A.12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
B.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C.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
D.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13、“法治建立在民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这体现了法治的要求是( )
A.良法之治
B.善治
C.人治
D.民主
14、5月,巴彦淖尔市政府为解决政府所在地的公共交通问题,面向市民开展问卷调查,希望广大市民就发展公共交通、方便市民出行提出合理化建议。下列是部分市民调查问卷中的内容,其中依法行使公民建议权的是( )
①不满足百姓的出行愿望,就到市政府静坐抗议
②对线路少、车辆不足的问题,利用网络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③针对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和布局提出合理化建议
④建议政府设立公交专用道,并保证公交车优先通行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图片是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按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③②①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③②④①
16、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我国的基本国情。14亿多中国人整体迈向现代化,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万事吃饭为大,十几亿人口要吃饭,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必须端牢粮食这个“饭碗”
B.建设农业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就能实现
C.没有农业现代化,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
【2】人口的高质量发展,既要看人口总量,也要看人口质量,既要看人口也要看人才。以下哪些途径可以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
①以教育发展为中心,推动我国从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
②加快构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加大人才对外开放和引进力度
③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走好基础学科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④补齐边远地区基础教育短板,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开通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监督举报直通车,引导网友晒出各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四风”问题。这一做法( )
A.扩大了公民民主权利,激发民主参与
B.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C.有利于公民便捷地履行监督义务
D.有利于政府依法执政,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18、近年来,越来越多大陆“网红”歌曲长期占据台湾点播排行榜,一首歌曲、一段舞步或一种美食也很容易通过社交平台迅速火爆两岸。这反映了( )
A.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
B.坚持“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C.港澳同胞同文同种,这是融合发展过程中新兴的文化交流现象
D.情感共鸣和文化共识可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内生动力
19、中国提出“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型强国”,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美国推出新版《美国国家创新战略》,各国之所以重视创新,是因为( )
①时代发展呼唤创新
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③创新已成为各国当前的中心工作
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民主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一个味道”。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民主道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 )
A.具体国情
B.国家利益
C.根本制度
D.国民素质
21、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全面提升综合素养,2021年12月2日,河南省某校师生前往宏远生态园开展了以“研学于行,快乐于心”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在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体会到了劳动的苦与乐。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提出异议,他们觉得接受教育很重要,但是这些知识在网络上一搜便知,参加这种活动就是浪费时间。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这部分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2、辨析题——同学甲说:国家安全受威胁,维护安全意义大。
同学乙说:维护安全靠国家,与你与我没关系。
23、材料 在城市、在乡镇,摩托车“炸街”、广场舞过于吵闹、房屋装修扰民、商家大喇叭等噪音引发纠纷的事件早已不是新闻。2022年6月5日,我国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为解决这些事端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对此,有同学认为:彻底治理噪声污染问题,必须坚持厉行法治,但这只是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职责,与其他单位和个人无关。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 材料一:2019年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习近平在文章中提出,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的正确方向。
材料二: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词: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活动全盘纳入法治轨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我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结合材料和九年级法治有关知识回答:
(1)材料体现我国正在落实哪一治国方略?道路决定命运,道路引领未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哪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
(2)如何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请谈谈你的建议。
25、材料:目前,我国市场上商品供应充足、品种丰富,人们的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子好了,也更会消费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助旅游、考驾照、去健身房健身、自费到国外留学等新的消费方式,教育培训、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与此同时,跟风、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等消费陋习也在一些人中大量存在。
(1)与过去相比,我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请说出其中的原因。(两方面即可,4分)
(2)与过去相比,目前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
(3)青少年应如何做到合理消费?(三方面即可,6 分)
26、2014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将“水陆空”三位一体开展污染防治。
(1)我国政府发出“坚决向污染宣战”的宣言,说明了什么?(2分)
(2)“坚决向污染宣战”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战略?坚持什么基本国策?(3分)
(3)我们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具体响应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至少3点,3分)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是什么?
28、3月12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周强在报告中首次提出“六个决不”:1.决不让国外成为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2.决不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3.决不允许任何人享有法外特权;4.决不允许对任何人法外开恩;5.决不允许对当事人要求相互推诿;6.决不允许让群众为立案来回奔波。
材料反映了课本中的哪些知识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