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是小华收集的新闻,如果概括一个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新闻一:某中学教师作为民主党派代表,参加青岛市政协会议
新闻二:青岛市某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工作,居民们积极参与投票
新闻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
新闻四:中共中央举行民主协商会,向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代表通报情况、听取意见。
A.建设法治中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坚持宪法至上
D.崇尚法治精神
2、2023年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执行。新版药品目录新增111个药品,药品总数达2967种,患者受益面更广。新增药品通过谈判,价格降幅达60.1%,患者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这表明( )
①我国是世界上医疗保障最好的国家 ②国家补齐民生短板,为人民谋幸福
③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增进人类福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 )
A.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非公有制经济
D.市场经济
4、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2977名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有442名,占代表总数的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人大代表。这说明( )
①我国各民族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②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贯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方针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5、《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3年10月24日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形成制度,意义重大。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良法之治能更好地促进爱国主义教育
②法律的规范作用重于道德的教化作用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
④爱国主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将政府购买服务与直接提供服务相结合,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无人照顾等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这一做法( )
①有助于满足人民的幸福感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④将改变中国特色主义的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3年11月26日,云南丽江至香格里拉铁路开通运营,全长139.7公里,设计时速140公里,香格里拉从此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②是贯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体现
③有利于形成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
④将对香格里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下侧漫画《保护知识产权》启示我们( )
A.不需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
B.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C.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就够了
D.侵犯知识产权行为都是严重违法行为
9、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彰显了( )
①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
④我国人民生活幸福,已经实现共同富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第184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对这一法律规定理解错误的是( )
A.从法律层面鼓励更多人“路见危难,伸出援手”
B.体现国家倡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C.将导致更多的民事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D.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11、带有汉泥封印的毛笔手写通知书、寄托着“山海情”的普洱茶砖、可存千年的“复活”开化纸、手工绣制的精美彝绣卡套……2023年仲夏时节,各大高校的录取通知书纷纷“上新”“花式”秀文化、话传承。这一独特的“中国式浪漫”( )
①彰显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②打造学校“文化名片”,展现育人理念
③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学生文化自信④是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特别推出系列长图解说《总书记“公开课”》。无论什么年龄,从事什么工作,知识永不贬值、学习从未过时。只有不断学习,为自己充电蓄能,方能应对形形色色的挑战,让我们摒弃惰性。这段材料告诉我们要懂得( )
A.知行合一
B.学思并进
C.终身学习
D.学会学习
1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国家重视教育是基于教育( )
A.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B.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C.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D.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14、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十周年之际,14亿多中国人民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同心筑梦,并肩追梦,携手圆梦,以小我赴家国,以奋斗立天地,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迸发出磅礴伟力。这说明中国梦( )
①揭示了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②激励着亿万人民奔跑在追梦的赛道上
③让中华儿女追梦的脚步变得愈发坚实④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江苏省金华村积极探索治理路径:围绕村庄发展规划,百姓“急难愁盼”等问题问计于民,不断丰富听证会等形式,实现群众的决策参与;村里的财物、事务在村委会的公示栏上就能看到,财物收支明细表接受村民查询。对金华村做法背后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推导合理的是( )
①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村庄发展规划问计于民→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科学化
②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急难愁盼”问题问计于民→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独特优势→村委会公示村里事务→让村民通过投票、选举行使权利
④我国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收支明细表接受村民查询→增强村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热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为满足社会对测温仪器的需求,我国科技企业相继开发了5G测温仪和测温机器人。广州某公司还成功研发出一款无接触、可多人同时测温的手环。该产品可以排除外界温度影响等因素干扰,精确对70米范围内佩戴测温手环的多个行动中人员同时进行有效体温测量并实时显示结果。这说明了( )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重心
④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截至2023年9月,中国庭审公开网累计直播庭审2200余万场,访问量超过600亿次;中国裁判文书网累计公开裁判文书1.4亿余篇,访问量超过1000亿次。从中可以看出( )
①我国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②司法公开有利于提高司法的公信力
③互联网扩大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权利④我国公民不断提高和增强法治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在中国青年报社对2000余名青年人展开的一项问卷调查中,近九成受访者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67.4%的受访青年认为,“文创”出圈有助于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体现出更多的青年人充满( )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9、8月28日,2023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共380幅。其中包括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专题地图。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规范使用中国地图( )
A.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B.要理解和包容地图中出现的小问题
C.自行标注上必要的涉密和敏感信息
D.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地理测绘知识
20、从中国千年的历史巨变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的新生、发展和壮大。五千年的历史浓缩也给我们的民族展开了一个崭新的中国梦。下列对中国梦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实现中国梦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向我们指明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③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
④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鼓励学校和社区等组织开展学生生活技能展示活动。
对于开展劳动教育,下面两位同学各自发表了看法。对此,请你辨析。
22、
23、有同学认为,经济全球化给各国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经济全球化有百利而无一害。请作用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24、(文化自信)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5、 央珍的爸爸在国家电网拉萨分公司工作,她的妈妈开了一家甜茶馆,生意红红火火,一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谐。
结合材料回答:
(1)请分别说出央珍的爸爸和妈妈从事的职业属于哪一种所有制经济。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
26、 材料一: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2018年10月23日,历时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全球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是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数以万计建设者百折不挠、不懈奋斗,发挥聪明才智,克服了许多世界级难题,经受了无数没有先例的考验,交出了出乎国内外专家预料的答卷,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世纪工程、景观地标的共同追求,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个中国桥梁界的丰碑和旗帜。
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中国桥,不断刷新世界记录。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所有有难度、创纪录的桥梁,大部分由中国建造。目前,在世界前十名最高桥梁中,有8座在中国;将在2020年前完工的世界铁路10座最高大桥中,有9座是中国建造的。过去5年,中国在万里长江上同时建设着11座大桥,其中4座刷新不同桥型桥梁的世界跨度纪录。
“感受中国成就,展示中国力量”宣传教育活动正在进行,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你谈谈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的重要意义。(两个方面即可。)
(2)除中国桥外,中国还在哪些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试举两例。
(3)结合上述成就,谈谈你的感想。(两个方面即可。)
27、(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材料一:疫情发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倾情支援祖国抗击疫情,一箱箱医用物资、一长串行李托运单、一句句“武汉加油”,犹如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汇向中国。
材料二:截至2020年2月14日,全国各地共有217支医疗队,25000多名医务人员到达湖北省。他们当中既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也有“剃最帅的发型,去看最美的樱花”的90后援助护士陈杨媛,还有骑40公里电动三轮车为灾区送白菜的秦师傅……他们将危险与恐惧置之度外,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共同拯救灾区人民。
材料三:无论是驰援武汉的万名医护人员,还是十天建成“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基建狂魔”,或是加紧复工生产医疗用品的普通工人。他们是疫情防控中的“逆行者”,他们也害怕在疫情中暴露,他们也有家人要守护,但是“大义”让他们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他们义不容辞地冲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
(1)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的“最美逆行者”“最可爱的人”。他们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为什么“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3)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弘扬家国情怀,抗击新冠疫情。
28、【聆听时代声音 开拓创新】
(1)请简要说明青年创新对国家的重要性。
(2)请谈谈你将来如何培养创新能力,以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也要宽容失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为发明蓄电池失败了25000多次,最后终于成功;我国的天河科技工作者团队经过数亿次实验,才成功研制世界上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3)我们该如何面对创新过程中的失败与挫折?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