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搭建国家层面老有所为平台,发挥其有益补充、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
A.是因为我国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B.有利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C.体现银龄教师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D.是因为教育是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
2、党的二十大把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党代会主题。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的核心是( )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
C.自强不息
D.团结统一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两岸同胞要实现心灵契合,增进对和平统一的认同
C.解决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要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4、熄灯时间到了,同宿舍的同学都休息了,雯雯同学还在小声背诵英语。室友提醒她,她却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任何人不能干涉。”雯雯同学的观点是( )
A.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的权利受法律保护
B.错误的,因为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C.正确的,因为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
D.错误的,因为未成年人没有自由和权利
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群众民主意识的进步、参政意愿的增强,网络问政已成时尚。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 )
①督促政府工作人员依法办事 ②从根本上杜绝违法乱纪的现象
③促进政府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④有利于政府加强廉政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节目,解读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等典故的出处及思想。这启示我们实现中国梦
①既要自信还要以我为尊
②既要理性平和还要好高骛远
③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④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乌克兰教育和科学部发布声明称将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作家的作品从大纲中删除。除果戈里、布尔加科夫等生平和创作生涯与乌克兰紧密相关的作家外。乌克兰此举( )
①不利于政治的一体化 ②是一种贸易保护主义
③伤害了国家间的情感 ④阻碍文明的交流互鉴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党中央召开的新疆工作会议后,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正式拉开帷幕。据统计,2011年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这主要体现了
A.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尊重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我国巩固和发展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管理国家政权
9、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作为中学生,维护民族团结要( )
A.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B.与各民族同胞友好相处
C.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D.消除各民族之间的差异
10、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中国古代先哲很早就提出了“法”的理念。下列古语能够体现法治精神的是( )
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②法不阿贵,道不绕曲
③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1、在党的领导下,抚州资溪县在火车站社区、长兴村等4个地点建设“一老一小幸福院”,幸福院里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日间照料室、儿童活动室等功能活动室。4个“幸福院”共有常年“入家”老人42人,月均为留守儿童服务820人次。上述材料表明( )
①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
②党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尊老爱幼是中国共产党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2020年8月28日至29日,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西藏是我国藏族人民聚居的地方。我国在西藏实行的民族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一国两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2】处理西藏民族问题的原则是________。西藏地区取得的成就证明,西藏地区已经建立了_______的新型民族关系。( )
A.和平统一;自由平等
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自由平等
D.和平统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3、当今世界,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一些国家的人们依然生活在战争的阴影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非洲地区贫困、粮食危机、人民流离失所等问题日益严重。这表明( )
①应当反对全球经济一体化
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③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
④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我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 )
①发展教育是当前我国政府的中心工作
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我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为2023年环境日的主题。共建清洁美丽世界必须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此,每个社会成员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做到( )
①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②随手关灯,及时关闭不使用的电器
③绿色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④追求奢侈,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2021年,我国开始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这( )
A.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B.表明我国结束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C.有利于促进国家富强
D.解决了我国的人口问题
17、近期,第九届黄河戏剧节共收到河南、北京等地70余部参赛作品,涵盖豫剧、曲剧、越调等11个剧种,申报节目之多、覆盖范围之广,创历届之最。举办黄河戏剧节( )
①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②能迅速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④能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下列对于民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民主就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B.一般来说,民主在价值追求上致力于“全民民主”
C.民主价值的实现要靠民主形式和民主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是保障所有公民的一切权益
19、下列是学生小王在研学中搜集的部分资料
☆2023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对新建高标准农田亩均补助提高至1740元,较上年增加240元。 ☆十年来,中央累计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资金292.89亿元,促进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推进草原生态有效恢复。 ☆北京市政府印发《北京市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2023-2026年)》,继续为援疆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保证。 |
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明白( )
A.我国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B.全国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追求小康与富裕
C.党和国家在物力、财力等方面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D.党和国家支持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鼓励民族文化的保护
20、从“吃得饱”到“吃得好”,从低矮的平房到高耸的高楼大厦,从一方讲台到“智慧课堂”,人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这都得益于( )
A.坚持依法治国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民主治国
D.坚持文化自信
21、 2018年10月,有网民在网上发布“海淀区动物园丢失一头大象的警情通报”,引发关注。经核实,此消息系谣言。经警方调查,当日22时许,将造谣人员毛某抓获,警方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三日的处罚。而毛某却说只是想和大家开个玩笑,觉得这样的处罚太重了。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22、 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来。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辨析。
23、2018年4月27日下午6时10分许,在陕西榆林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巷道,发生了一场令人痛心疾首的惨案。事发正值放学期间,在学生回家的一段“必经之路”上,一名社会男子突然冲出,持匕首袭向放学回家的学生们,造成21名学生受伤,其中9人死亡。
据米脂公安局透露,经初步审讯,犯罪嫌疑人交代其在米脂三中上学时受同学欺负,遂记恨学生。十余年前所经历的校园欺凌在犯罪嫌疑人心中埋下的恨意和恶念,在十余年之后,发泄在一群与他无冤无仇、手无寸铁的孩子们身上,让我们在愤怒之余感到不寒而栗。
为此,广大同学针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展开了讨论:
张明: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必然走向违法犯罪。
林丽:一般违法和犯罪是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两者没有联系。
你同意谁的说法呢?请说明理由。
24、实践探究题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全面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新征程,推出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等新举措。
(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正在实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谈谈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
(3)你作为一名现代法治社会的青少年,应该具备哪些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4)学校开展“法律进学校”依法治校活动,为了使广大师生积极参与,请你向大家说明活动的重要意义。
(5)根据材料,回答在现实生活中,你将通过哪些途径行使监督权?
25、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从而开启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时代。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人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立法、行政还是司法,全面依法治国的步履坚实而有力。
某校九年级同学围绕“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这一主题开展实践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相关任务。
【理论探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依法治国的实施进程,同学们收集到了以下资料: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2015年两会的立法涉及领域更加广泛,从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到修改行政诉讼法破解“民告官”难题……更加注重反映民生诉求、回应社会关切。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依法行政。60个国务院部门集体“晒”权力清单,三分之一以上省份公布政府部门权力清单……
(1)同学们收集到的以上资料让你联想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中的哪些方面?
【出谋划策】
(2)2015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二个国家宪法日,某班准备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进行有关宪法知识的宣传,请你为他们设计几种有效的形式。(不少于三种,试卷中出现的除外)
【实践交流】
(3)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以“树立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的演讲会,请你将演讲稿的标题和要点写出来,与大家分享。(标题不能引用试卷中已经呈现的)
26、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颈调,改革开放是我们党-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党醒,孕有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次伟大节命,正是这个伟大的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1)请谈谈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
(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奇迹”背后蕴藏着哪些宝责经验?
27、我们应该怎样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6分)
28、法律,治国之重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宏伟蓝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明确了“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
简要回答:“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要求我们中学生具有怎样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4分)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