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 )
A.坚持党的领导
B.依宪治国
C.全面依法治国
D.习近平法治思想
2、“饭圈”指喜欢某个明星或者组合的粉丝群体。随着“饭圈”的无序生长,诸多乱象产生,引发社会问题,如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饭圈”粉丝互撕谩骂等。对“饭圈”的治理,需要( )
①青少年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②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③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杜绝追星 ④立法机关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从2015年“部长通道”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沟通机制,到2017年中共十九大首设“党代表通道“再到2018年全国两会首次开启“代表通道”“委员通道”,中国重大政治会议有了四大“通道”。“通道”的相继搭起( )
A.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决策
B.可以更好传递民意民声
C.保障了全体公民的表达权
D.消除了百姓和政府的距离
4、2023年9月1日至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等五部法律草案在中国人大网上全文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社会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或者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可以制定或修改法律
B.公民可以依照法律,参与民主监督,实现民主权利
C.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D.民主思想和法治精神已成为全体公民的自觉信仰
5、2023年3月1日起,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执行。新版药品目录新增111个药品,药品总数达2967种,患者受益面更广。新增药品通过谈判,价格降幅达60.1%,患者费用负担进一步减轻。这表明( )
①我国是世界上医疗保障最好的国家 ②国家补齐民生短板,为人民谋幸福
③党和政府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④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增进人类福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绿色是杭州第19届亚运会的办赛理念之一,杭州亚组委还提出一个全新目标——打造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当56个亚运场馆实现100%绿色电能供应,零碳甲醇点燃亚运主火炬,每位亚运村“村民”拥有首个低碳账户……一张张落在实处的绿色成绩单,向世界交出一份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答卷。对于绿色办亚运,下列看法不正确的是( )
A.履行了对世界的承诺,展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
B.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C.这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实践,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D.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
7、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分别是( )
A.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建设现代化强国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和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D.增进民生福祉和建成现代化强国
8、“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必将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完成下面小题。
【1】《周易》中的《家人》《渐》《节》等,是最早讲家庭问题的。之后,先秦的礼法,汉代的家法,六朝以后出现的家训、家规、家仪,以及当代有关家庭教育的论述,都属家教的范畴。此外,散见于经、史等中的大量有关家教的名言、名篇,也是家教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可知,中华家教文化( )
①根深叶茂、一成不变②凝结智慧、薪火相传
③源远流长、底蕴深厚④中西合璧、历久弥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成由勤俭,败由奢”,这是老祖宗一代又一代不变的家训。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写给父亲的“拜寿信”中谈到“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时就感慨:“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从中我们感受到( )
①朴实淳厚的良好家风②红色基因内化于心
③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④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和目标,应填入下列表格空缺处的内容是( )
2020年 | 2035年 | 2050年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
|
A.基本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进入社会主义发达国家
D.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10、随着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在中国斡旋之下实现历史性的握手言和,中东地区多国关系回暖。中国积极倡导并践行全球安全协议,为动荡世界持续注入稳定正能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因素仍然存在
C.战争与冲突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D.共建与共享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1、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两者都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调整,法治和德治也成为国家治理的两种重要方式。对法律与道德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
③道德对法律具有规范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8月28日,2023版标准地图正式发布,共380幅。其中包括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专题地图。中国虽大,但一点都不能少;地图虽小,但一点都不能错。规范使用中国地图( )
A.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要求
B.要理解和包容地图中出现的小问题
C.自行标注上必要的涉密和敏感信息
D.要学习和掌握专业的地理测绘知识
13、杭州亚运村中,智能设施让入住者尽享舒适、便利的生活;开幕式上,数字人点火仪式不仅震撼了国内的人民,也震惊了全球人民;“百米级、分钟级”的精准气象预报,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有力保障……这表明(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②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③杭州亚运会体现科技办亚理念④我国科技创新独领风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确立了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建设法治政府,就要( )
①依法执政,防范权力的滥用 ②使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信力 ④扩大政府职权,打造全能型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近几年,“痕迹管理”在基层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其优势在于通过保留下来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还原干部对工作的落实情况。但由于一些地方出现以“痕”论绩,许多人就想制造假痕、虚痕来应对。这警示政府要( )
A.求真务实,关注工作实效
B.科学立法,实行良法之治
C.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D.全民守法,强化规则意识
16、“德润人心,法安天下”。下列关于德治与法治表述正确的是( )
A.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B.法治对德治具有促进和支撑作用
C.法治比德治更具有感召力和劝导力
D.法治重教化作用,德治重规范作用
17、经过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碳市场已经建立起基本的框架制度,有效提升了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意识与能力,实现了预期目标。截至2023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99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亿元人民币。这表明我国( )
A.资源短缺问题得到解决
B.生态环境形势已经十分乐观
C.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D.绿色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18、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七号,中国航天人像拧螺丝一样把自己拧在工作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赤心贯苍穹,中国航天人( )
A.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B.以个人利益为重,传播社会正能量
C.践行了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D.彰显了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9、“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段话告诉我们
①以德治国比依法治国更重要
②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③既重视法律的教化作用又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
④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下列能够直接体现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是( )
A.小明要求天天买肯德基,母亲不答应
B.小丽家境优越,全身名牌衣服
C.某地产企业因过度扩张致资金链断裂
D.某市缺少高水平医院,居民多赴外地看病
21、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从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战略高度,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材料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五十六个民族拧成一股绳,同心协力、踔厉奋发,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将为祖国增添更多风采。
有人认为,五十六个民族难以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
22、 某班就“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开展讨论,同学们搜集了如下素材。
据测算,中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高达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舌尖上的浪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截至2020年8月13日,全国31省份餐饮相关协会均发出倡议,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节约美德。全国人大常委会则正研究通过立法、决定等形式,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具体明确规定,建立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长效机制。
在讨论中,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
同学甲 法治是根本,制止餐饮浪费只能靠立法!
同学乙 强制非良策,弘扬节约美德才是关键!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23、据国家旅游局最新发布的旅游市场信息显示,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红色旅游成为旅游市场亮点,家庭式、亲朋结伴式等短线游和自驾游等出行方式日趋多样化。但是,让游客们不爽的是,节假日出行全国各地等于开启“拥堵模式”,各大景区人山人海、高速公路堵成“一锅粥”。真正是给游客们心头添堵。年年旅游年年闹心,人们不仅要问:咱老百姓关注的“交通难”“出行难”问题何时能得到有效解决?
24、 材料一:校园经典诵读一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把诵读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校本课程。走进校园,经常能听到“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的诵读声。
(1)国学经典属于中华文化的哪一方面的内容?时隔千年,为什么它们还能流传至今?
(2)学校开展这样的诵读活动对学生和学校分别有什么现实意义?
材料二:校园主题板报﹣﹣今年3月份,思远中学九(2)班刊出了一期“传承雷锋精神”的主题板报,下面是部分节选:山西省年龄最小的“中国好人”吉锐博是一名普通的八年级学生,一个典型的苦娃娃。生活中,他对自己很“抠”,除买必需的学习用品外从舍不得买零食,从不乱花钱。但是他累计爱心捐款却达5000元……
(3)雷锋小粉丝吉锐博传承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哪一内涵?学雷锋,人人可为、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学雷锋,你准备怎么做?试举两例。
25、材料一:深圳经济特区正式建立至今已走过35年的历程.35年来,深圳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锐意改革,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创造了“深圳速度”,35年来,我们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华大地焕发出了更新更强大的活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的35年,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35年! 35年的求索与奋斗,使一个经济上贫穷,落后的中国,迅速崛起在世界的东方!
材料二,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说明我国已经进入到发达国家的行列了吗?请说明原因。
(2)取得这些成就的最根本的一条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结合教材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4)西宁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也离不开我们青少年的努力.你准备如何为建设美丽西宁做贡献?
26、(14分)2015年3月,令世人关注的两会胜利闭幕了,但两会带给人民的喜悦、思考还余温未减。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样要关心国家大事,因为那也是我们的事情。
【高频热词】下图形象的呈现了今年热议的话题。从热议话题的属性来看,它们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将它们连起来看,则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出现频率较多的这些词都反应了一个问题。治理雾霾是这个问题的总方向,新能源汽车、限购限行和交通治理等则是它的手段。这三大热点话题基本上都涉及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而出租车改革和准入政策则触动行业神经。
【环境执法】在环境执法方面,报告指出要严格环境执法,对偷排偷放者出重拳,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对姑息纵容者严问责,使其受到应有的处罚。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高频热词】中提及的出现频率较多的词都反映了一个问题,这是什么问题?结合你的生活感受,谈谈为什么解决它再次成为两会的最强音?(可从多角度阐述)(4分)
(2)【环境执法】指出了依法治国的两个要求,结合材料说说是哪两个要求?(6分)
(3)作为苍穹下的一员,请你为净化我们的家园谏言献计。(从个人和国家两个方面,至少两条)。(4分)
27、材料一:今年,世界将迎来联合国成立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安理会2月23日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以史为鉴,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坚定承诺”为主题举行公开辩论。紧接着,第69届联合国大会2月26日通过关于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牢记创立联合国历史条件的决议。纪念这两个70周年的大幕徐徐拉开。
材料二:2015年3月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宣布,今年中国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包括举行纪念大会、阅兵式、招待会和文艺晚会,习近平主席等中国领导人将出席。中方还将邀请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领导人、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负责人、为中国抗战胜利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出席。
据悉,你校团委、学生会将联合举办“珍惜和平环境,实现民族复兴”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请列举两名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2分)
示例:彭雪枫——文武兼备,一代英才。(友情提示:答案与示例重复者不得分)
(2)我国隆重举行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意义何在?(至少两方面,4分)
(3)“珍惜和平环境,实现民族复兴”,你有何打算?(两个方面即可。4分)
28、 2020年春节,新冠病毒来势汹汹,举国上下总动员,全力投入疫情防控狙击战。疫情就是命令,各级人民政府立即组织力量开展防控工作,及时公布疫情信息,但也有个别官员,缓报疫情,延误时机,甚至为了地方利益,违法扣押征用途经本地的防疫物资,收获的不是政绩,而是追责。可见,依法履职,政府要“有作为、不乱为。”全面依法治国就要坚持厉行法治。
(1)法治的意义有哪些?
(2)怎样厉行法治?(请从国家、公民、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三个角度提建议)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