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 )
A. 塔克拉玛干沙漠 B. 塔尔沙漠 C. 卡拉库姆沙漠 D. 撒哈拉沙漠
2、认识世界,读下组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上组图中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图
A.①
B.②
C.③
D.③
【2】上组图中的图②所示区域的主要人种、通用的语言和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A.黄色人种、英语、基督教
B.黑色人种、西班牙语、佛教
C.白色人种、阿拉伯语、伊斯兰教
D.黄色人种、阿拉伯语、基督教
【3】上组图中有关图③所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常住居民为因纽特人、拉普人
B.站在A处,面北而立,该海峡西侧为太平洋,东侧为大西洋
C.该区域气候酷寒,地面全被冰雪覆盖,没有植物能够生长
D.B所在的大洲淡水资源丰富,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3、贝贝看到某酒店大厅墙上的四块钟表,发现同一时刻四个城市的的时间显示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的自转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4、 “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
A.0°纬线 B.极地 C.0°经线 D.地轴
5、实践证明:香港和澳门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祖国内地;台湾的持久发展也离不开祖国大陆。下列有关港、澳、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南端,与福建省
B.“一国两制”的政策对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长期稳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C.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海岸线曲折多良港
D.香港经济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经济特点是前店后厂
6、2023初, 中央一号文件推出 “一户一田”政策,即一个户口只能拥有一块农田。 该政策是通过土地整合,小田变大田,即将农民分散的土地整合成一块大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推出“一户一田”政策的目的是( )
A.减少农民土地面积
B.降低了土地的租金
C.加速城镇化的建设
D.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中央推出“一户一田”的意义有( )
①提高农民的耕作效率 ②降低土地价格 ③有利于大型机械化 ④提高农民收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落实“一户一田”政策应( )
A.加大政策宣传
B.降低税收
C.减少建筑用地
D.强制执行
7、读台湾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台湾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
B.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C.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D.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2】有关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纬度位置影响,岛上河流结冰期短
B.地形以山地为主,盛产水稻
C.台湾人口最多的民族是高山族
D.工业制成品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低
【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下列关于台湾说法正确的是( )
①我国第一大岛屿②东临大西洋③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④省会台北⑤高山族是主要民族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8、小玲想当翻译家,他想让俄罗斯的公民都能读懂中国的文学作品《人生》,他需要熟练运用的语言是( )
A.俄语、阿拉伯语
B.汉语、英语
C.英语、西班牙语
D.俄语、汉语
9、关于中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是白色人种
B.中东地处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位置
C.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信仰佛教,并且三教圣城是麦加
D.中东地区连年战争不断,一直是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
10、关于南方地区气候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高,全年皆夏
B.许多地方霜雪罕见,春秋相连
C.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D.全国四季最明显的地区
11、【民居与环境主题】“A”形茅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传统民居,因其外形酷似字母“A”而得名。图(a)为巴布亚新几内亚气候资料图,(b)为“A”形茅屋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气候特征是( )
A.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B.全年高温多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D.全年温和湿润
【2】“A”形茅屋的外形设计主要是考虑( )
A.保暖
B.防风
C.防潮
D.排水
12、与日本、蒙古相比,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 )
A. 海陆兼备 B. 位于北温带
C. 纬度差异大 D. 东西距离长
13、新西兰每年地震次数约为2万次。据英国《卫报》报道,2016年发生的7.8级凯库拉大地震,不仅使新西兰一些地区地表上升了8米,而且把新西兰的南岛、北岛拉近了5米,研究人员称,南岛向北移动的趋势还将持续数年。根据以上资料和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西兰一些地区的地表上升以及南岛和北岛距离拉近,主要是由于( )
A.人类活动
B.地壳运动
C.海平面上升
D.地球自转
【2】图中①代表的板块是( )
A.太平洋板块
B.澳大利亚板块
C.欧亚板块
D.印度洋板块
【3】地震发生时,我们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有( )
①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
②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
③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
④躲到高层教学楼下面
⑤来不及外逃时,应双手抱头躲避在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是( )
A. 雅典卫城 B. 五指山热带季雨林
C. 埃及金字塔 D. 云南丽江古城
15、关于世界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多雨 B.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
C.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冬季多雨 D.赤道附近各月降水都较少
16、京张高铁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交通保障,为选手和观众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下图为京张高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与公路运输相比,高铁运输的优势有( )
A.价格低廉
B.速度快捷
C.无需换乘
D.机动灵活
【2】与北京相比,张家口承担室外滑雪项目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形更平坦
B.基础设施完善
C.气温低,积雪时间长
D.观众更多
17、 俄罗斯分布在太平洋沿岸的港口是 ( )
A. 符拉迪沃斯托克 B. 圣彼得堡 C. 摩尔曼斯克 D. 苏维埃港
18、以下对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说法错误的是:( )
A. 起于塔里木盆地,终于东部沿海地区
B. 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
C. 促进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
D. 为缓解东部沿海地区油气资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19、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
A. 水稻和甘蔗 B. 小麦和甜菜 C. 小麦和甘蔗 D. 油菜和甘蔗
20、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
A.昆仑山脉 B.长江
C.秦岭—淮河一线 D.大别山
21、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台湾岛东北的 。
22、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国家是____
23、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_____地区,呈_______流向周边海洋;
24、地球上海洋与陆地的面积比大约是 分海洋 分陆地。
25、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誉的是____
26、(题文)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7、欧洲西部西临 洋,南临 海,北临 洋。
28、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有“ ”之称.
29、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与其发达的____有着密切的关系。
30、非洲北部住居的主要人种是_________,信仰_______宗教,语音是_______语。
31、读“中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和“山西省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左图中描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写出左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山脉:A 平原:B 高原:C 。
(3)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其中山西省位于地势三级阶梯的第 级,东部的太行山脉是二、三级阶梯分界线,此山脉西侧为 高原,东侧为 平原。
(4)描述山西省的地势特征。
(5)说出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
(6)山区发生地质灾害的频率较高,如遇泥石流,你该往哪个方向跑?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人口稠密的四个地区是_____(填数码),这四地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按纬度来说,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___地区。
(3)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______人种,欧洲分布范围最广的人种是 _______人种.
(4)图中①地的人主要讲_________语.
(5)图中⑥地的人主要信仰_______教.
33、读长江黄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都发源于我国____(填地形区),都流经共同的省级行政区:青海省和____。
(2)黄河①②③河段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____(填数字),形成地上河的是____(填数字)。
(3)长江示意图中④是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的行政中心____。
(4)长江水能蕴藏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被称为____;通航里程占全国内河航道里程的三分之二,被称为____。
(5)长江上游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中下游面临的是泥沙淤积、____、____。
(6)治理黄河的关键是____。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
(7)两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上、中、下)游河段。
34、农业作为国家的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是一个重要的产业部门,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上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其对应的农业及特点对号入座。
____——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
(2)由图可知,世界水稻生产绝大部分地区分布在____洲,主要包括____气候与____气候。
(3)据下图分析丁地居民主食为牛羊肉和乳制品的原因。
3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明前后,居住在江苏省高桥镇的人们都会做一种特殊的点心,叫“蒿蒿茧”。这是用蒿蒿(艾类植物)叶子、糯米等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绿莹莹的一小块,色香味俱全。据悉,在当地制作“蒿蒿茧”的习俗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材料二:如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1)图中③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流)线。
(2)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艾草的区域有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填名称)。
(3)分析材料一可知,“蒿蒿茧”是高桥镇地区的传统食品,该地区饮食种类丰富多样,烹饪使用的植物油最有可能来自油料作物________。
(4)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D区属于________气候,C区属于________气候,②线是A区与C区的分界线,确定这条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C、D两地区的冬季气温差异很大,主要是受到________因素的影响。
(5)下列四句话描述的景观出现在B地区的是________。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D.到了昆仑山,气息已奄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