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遭受的气象灾害是( )
A.寒潮 B.洪水 C.干旱 D.台风
2、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大洲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B.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大西洋
C.①有“热带大陆”之称
D.②③两大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3、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上通道是
A. 苏伊士运河 B. 马六甲海峡 C. 白令海峡 D. 土耳其海峡
4、近年来,我国多次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是( )
A.改变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比例
B.降低我国人口出生率
C.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D.协调东西部人口分布
5、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A.人口分布非常均匀 B.沿海和内地一样多
C.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 D.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6、按地理方位,亚洲通常被划分为
A.6个区域 B.7个区域 C.5个区域 D.8个区域
7、澳大利亚主要出口的农牧产品是( )
A. 小麦和羊毛 B. 棉花和羊毛 C. 小麦和牛肉 D. 奶制品
8、下列城市中,雨季最长的是( )
A.上海
B.北京
C.哈尔滨
D.深圳
9、随着“滴滴出行”、“饿了么”、“淘宝”、“微信”等APP的出现,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这主要得益于( )
①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 ②生物工程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的支持 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3年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施行。法律明确规定国家要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农业节水等降损措施,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图为黄河流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与图中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相适应的是( )
A.①--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源
B.②--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C.②--疏通河道,预防凌汛
D.③--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2】黄河流经河套平原之后,径流量减少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B.干旱地区蒸发量大
C.生产生活用水增加
D.河水农业污染严重
【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除发电之外,最主要作用是( )
A.防洪、减淤
B.航运、养殖
C.灌溉、养殖
D.旅游、航运
11、长江被称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长江( )
A. 年径流量大 B. 水力资源丰富 C. 航运价值高 D. 流域内多矿产
1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180° B. 20°W、160°E C. 20°E、160°W D. 赤道
13、为了守住“地球上最后一方净土”,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建设居民点,大量移民
B.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应大力开采
C.大量捕杀鲸鱼,丰富食物来源
D.各国加强合作,履行《南极条约》
14、关于长江黄河的共同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河段都有结冰期
B.水能资源都集中在中游河段
C.治理的首要任务都是防洪
D.均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三级阶梯
15、农业的主要生产部门不包括( )
A.种植业
B.畜牧业
C.林业
D.旅游业
16、手机微信是现在家人、朋友和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种常用方式。暑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去欧洲西部旅游并在朋友圈“晒”出了他的所见所闻,你认为可信的是
A.在法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欣赏音乐
B.清真寺随处可见,很多人信奉基督教
C.在德国乘船游览了雄伟的峡湾,观看了午夜太阳
D.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牛羊肉及乳肉制品
17、下列国家与首都匹配正确的是( )
A.日本——东京
B.印度——加尔各答
C.德国——赫尔辛基
D.俄罗斯——圣彼得堡
18、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是( )
A.寒潮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
D.地震
19、正确描述台湾经济特点的是
A. 台湾旅游业落后 B. 主要出口农产品
C. 出口导向型经济 D. 工业以重工业为主
20、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与更替。引起这些变化的是由于( )
A. 太阳的升落 B. 纬度的高低 C. 地球的公转 D. 地球的自转
21、东南亚是世界上—— 、
22、法国大西洋沿岸属________ 气候区。________ 河流域,特别是________ ,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________ 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2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是________ ,面积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_ .
24、台湾经济本来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20世纪60年代后,重点发展了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的经济。
25、发展中国家人口一般增长得比较 。
26、我国省级行政区中,共有______个直辖市;与北京市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
27、按我国二十四节气划分,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叫____,6月22日前后叫____。
28、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 和 ,统称聚落。
29、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分别是内蒙古的__________和河南的________,干流宛如一个巨大的___________字(汉字)型。
30、黄土高原上的渭河平原是我国春小麦的重要产区。_____
31、读“中国山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山脉A东侧的地形区为__,山脉A以西为__(季风区/非季风区).
(2)图中B为__高原,长江发源于图中的E__山,注入C__海.
(3)图中山脉D走向为__,其以南的耕地以__(水田或旱地)为主.
32、山东临沂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开展了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性学习。结合图中信息和相关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数据将图中各监测点的数据填入下表中相应位置,并作出你的分析。
监测点 | 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米3) | 年平均输沙量/亿吨 |
兰州 | 3.48 | 1.19 |
河口 |
|
|
龙门 |
|
|
陕县 |
|
|
(2)实验探究:下列一组图片展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各种影响因素(植被特征、降水特征、土质特征、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后,填写你的探究结论。
33、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开展野外考察活动,下图是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清河干流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同学们发现小清河的一条支流绘制错误,它是①②③④中的________河,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M、N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同学们在考察中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据此推测,当地的地理环境曾经为________(陆地或海洋)。
(3)乙地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__,⑥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_____。
(4)同学们为当地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建议在________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在小清河支流中的________河开发激流漂流项目。
3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作为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的棉花不仅柔软无暇,更是热销各地。新疆棉花品质优良,产量占国内产量的87%,约占全球产量20%,以机械化种植、采摘为主,人均管理超过100亩。下图为新疆棉花分布示意图。
(1)新疆地区河流的汛期出现在____季,主要原因是____。
(2)该区域自然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是____。
(3)新疆的棉花主要分布在____,影响该区域棉花分布的主导因素是____。本区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____。
(4)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种植棉花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一条即可)。
(5)有人建议新疆应大幅增加棉花种植面积,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请说明大面积种植棉花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____。(一条即可)
(6)关于新疆经济发展方向,不合理的是_____
A.与中亚等国家接壤,可发展边境贸易 B.山地草场面积广,适合发展畜牧业
C.拥有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可发展内河航运 D.昼夜温差大,光照强,可发展水果种植业
35、读大洋洲图回答问题。
(1)国家名称A_____,B_____.
(2)岛屿C是_____.
(3)A国最大城市D是_____,首都E是_____.
(4)山脉F是_____岭.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