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仪上的经纬网能够帮助我们( )
A.预测某地天气
B.寻找各种宝藏
C.确定地理位置
D.测量地形高度
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 )
A. 平原面积大 B. 水热条件优越 C. 降水偏少 D. 耕地集中连片
3、下列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撒哈拉沙漠
D.南极大陆
4、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符合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是
5、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西亚地区的人种主要是( )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2】阿拉伯国家的居民大多数信仰(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6、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肉,这与当地发达的畜牧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下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汁牧草、草场广布②欧洲人酷爱乳产品和牛肉③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④畜牧业发达
⑤这里气候温凉潮湿,多雨多雾;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A.③⑤①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⑤①③④②
D.②④③⑤①
7、通常在军事指挥中起重要作用的地图是
A.交通旅游图
B.城区地图
C.地形图
D.车载电子地图
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下列选择地图的方法正确的是( )
A.在面积大的陌生公园游览用交通图
B.去野外旅行用地形图
C.去勘察地形用政区图
D.确定国际时事发生地用降水分布图
9、2021年5月11日上午10时,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下表为我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普查次数 | 年平均增长率 (%) |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人口年龄构成(%) | 人口地区构成(%) | |||||
0-14岁 | 15-59岁 | 60岁及以上 | 东部 地区 | 中部 地区 | 西部 地区 | 东北地区 | |||
第六次2010年 | 0.57 | 49.77 | 16.6 | 70.44 | 13.26 | 37.78 | 26.62 | 26.9 | 8.18 |
第七次2020年 | 0.53 | 63.98 | 17.95 | 63.35 | 18.70 | 39.93 | 25.83 | 27.12 | 6.98 |
【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出我国( )
①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②劳动力数量严重不足 ③城镇化建设成就突出 ④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⑤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以缓解 ⑥人口地区分布趋于均衡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⑤⑥
【2】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比重增加较大,主要因为东部地区( )
A.人口出生率高,医疗卫生条件好
B.自然环境改善,更适宜居住
C.经济发达,就业和生活条件好
D.交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
10、图是东南亚的高脚屋,其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高寒
B.冷湿
C.干旱
D.湿热
11、某地8时,14时,20时,2时观测到的气温分别是5℃、15℃、10℃、2℃,其日平均气温是
A. 8℃ B. 9℃ C. 12℃ D. 16℃
12、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一货轮,自天津港航行至厦门港,沿途经过的海域和海峡分别是( )
A.渤海→渤海海峡→黄海→东海→台湾海峡
B.黄海→渤海→渤海海峡→东海→台湾海峡
C.东海→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台湾海峡
D.台湾海峡→东海→黄海→渤海海峡→渤海
【2】下列沿海省级行政区中,濒临南海的是( )
A.闽、浙、沪、台
B.辽、冀、津、鲁
C.台、粤、港、澳、桂、琼
D.鲁、苏、辽
13、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其农作物熟制是( )
A. 一年两熟 B. 一年三熟 C. 一年一熟 D. 两年三熟
14、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京沪线
B.②铁路线经过武汉、长沙
C.③铁路线经过济南
D.A山脉是昆仑山脉
【2】下列由青岛港运往海口的农产品,不可能是( )
A.小麦
B.甘蔗
C.苹果
D.棉花
15、“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所指的地区是我国的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6、下列地区和农作物的搭配,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一组是( )
A、四川盆地—水稻、油菜 B、东北平原—小麦、油菜
C、华北平原—水稻、花生 D、珠江三角洲—棉花、甜菜
17、下图A气候类型表示的气候特征是 ( )
A. 终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C. 常年干旱少雨 D.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18、下列旅游胜地与所在国家搭配中正确的一组是( )
A.柬埔寨—巴厘岛
B.泰国—下龙湾
C.印度尼西亚—吴哥窟
D.缅甸—大金塔
19、最适合晾晒衣物的天气是( )
A.
B.
C.
D.
20、读我国四大地区气温、降水数据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地点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甲 | 9.4 | 22.6 | 1000 |
乙 | ﹣6.0 | 23.3 | 500 |
丙 | ﹣9.3 | 21.4 | 125 |
丁 | ﹣18 | 6 | 300 |
A.甲位于南方地区,以内流河为主 B.乙位于青藏地区,突出特征是高寒
C.丙位于西北地区,突出特征是干旱 D.丁位于北方地区,1月均温低于0℃
21、日本的气候属于
22、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形区是________。
23、钢铁工业走廊是由上海宝山、安徽______和湖北武汉等钢铁工业基地构成。
24、我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横断山. (判断对错).
25、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________ 位置和________ 。
26、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
27、整个南极地区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那里不仅有______、____等矿产资源,还有____等丰富的生物资源.
28、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____________ _____。
29、人口_____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_____数。
30、零度经线是 。由零度经线自西向东增大的是 。零度纬线是 。由零
度纬线自北向南增大的是 。经度最大度数为 。
31、读“四个城市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题。
(1)四个城市各月降水柱状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向____逐渐减少。(填南或北)
(2)四地降水季节分配的共同特点是多集中在____季。我国北方雨季开始____,结束____(填早或晚)。南方雨季比北方雨季____(填长或短)。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____季风(填冬或夏)的进退决定的,受其影响期间,气候的主要特点是:____。
(3)比较北京与广州两地1月平均气温说明我国冬季的气温特点是____。
32、读气候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的是______地;冬季有结冰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地。
(2)四地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地;年较差最小的是 地。
(3)四地中属于全年多雨的是 地,降水较为均匀的是 地;属于冬季多雨的是 地。
(4)写出主要的气候类型及气候特征
B为 气候,主要特征是: 。
C为 气候,主要特征是: 。
(5)C地可能位于( )
A.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D.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
3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数码表示地形正确的是
A.①——鞍部
B.②——山顶
C.③——陡崖
D.④——山谷
【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4、读世界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几乎全部由海洋构成的板块是________板块,阿拉伯半岛位于________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所在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因为该山位于①________板块和②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
(3)安第斯山脉位于③________板块和④________板块的交界地带,板块之间________(填“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其海拔处于缓慢________(填“上升”或“下降”)的状态;红海位于板块的________(填“碰撞挤压”或“张裂拉伸”)地带,其面积正缓慢________(填“增大”或“缩小”)。
35、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核能、可燃冰等新兴能源崭露头脚。核能的开发主要通过铀等重元素的裂变,1千克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优质煤;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公里,同体积的可燃冰则能跑5万公里。
材料二: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布公告,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长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图1)。
材料三: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核能和可燃冰均属于____资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者与普通能源相比,其优点在于____。
(2)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____亩耕地红线,我们要在确保现有基本耕地的同时,开源与节流并举,对此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
A.合理控制建设占用耕地B.综合治理土地污染
C.东南丘陵大力开垦梯田D.复垦废弃土地
(3)写出图例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B____。在农业用地中,林地和____的90%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布在山区的主要是____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