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资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在我国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省是(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台湾省

    D.云南省

  • 2、下列A、B、C、D四列山脉为我国地形区的天然界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位于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B.B是晋、鲁两省的界山

    C.C为天山,地处我国西北地区

    D.D为昆仑山

  • 3、甲地的经纬度是东经20°,北纬35°,乙地的经纬度是东经35°,北纬25°,乙地位于甲地的:(   )

    A. 西北   B. 东北   C. 西南   D. 东南

     

  • 4、关于黄河各段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上游修建水库

    B.黄河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中游

    C.黄河泥沙主要来自中游

    D.黄河的下游形成了“地上河”

     

  • 5、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是

    A.南极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 6、海陆位置对哪个区域的降水影响最显著

    A. 低纬度地带   B. 中纬度地带

    C.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带   D. 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带

  • 7、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地区属于( )

    A.热带 B.亚热带

    C.北温带 D.北寒带

  • 8、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图沿箭头所示方向递变,符合我国自然环境要素变化规律的是(     

    A.气温年较差变小

    B.降水量减少

    C.夏季风增强

    D.台风影响增多

    【2】关于A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的温度带为中温带

    B.A处的干湿区为半干旱区

    C.A处为温带季风气候区

    D.A处的河流冬季不结冰

    【3】导致AB两处气候差异的因素是(     

    A.海陆因素

    B.地形因素

    C.纬度因素

    D.人为因素

  • 9、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均温在多少度以下(   )

    A. 0度 B. 5度 C. 10度 D. 15度

  • 10、在地图上,E表示

    A、东经 B、西经

    C、北纬 D、南纬

     

  • 11、小明同学在制作美国、日本、俄罗斯地理信息卡片时,漏掉了国家名称,请你帮他辨识出属于美国的地理信息: 

    ①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领土跨寒、温、热三带  ③亚洲经济发达国家  ④工农业现代化程度高、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⑤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⑥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②④⑥

  • 12、诗词中往往包含看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指夏季风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黄土高原地区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绘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

    D.“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描绘的是青藏高原地区

  • 13、亚马孙河流域人烟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湿热,不利于人类生存

    B.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C.旱涝频繁,农业落后

    D.资源不足,工业欠发达

  • 14、地球仪上,地轴与球面交点为两极,其中北极始终指向

    A.太阳

    B.北极星

    C.北极星附近

    D.月亮附近

     

  • 15、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东南风六级的是(  )

    A.

    B.

    C.

    D.

  • 16、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性河流是 ( )

    A.湄公河 B.红河 C.萨尔温江 D.印度河

  • 17、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象是(       )

    A.人类耕作形成的

    B.战争破坏造成的

    C.流水侵蚀形成的

    D.风力作用形成的

    【2】黄土高原地区露天采矿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所采矿产主要是(       )

    A.有色金属

    B.煤炭

    C.石油

    D.铁矿

  • 18、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据“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经过的大洋A是(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2】麦哲伦环球航行成功近400年后,人们才在美洲大陆的中间狭窄部分开凿了一条航道①,既沟通了大洋,又是大洲的分界线。①是(     

    A.苏伊士运河

    B.白令海峡

    C.土耳其海峡

    D.巴拿马运河

    【3】现在利用人造卫星不但知道地球的形状,还精确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以下不能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A.地球平均半径

    B.地球表面积

    C.地表海陆比例

    D.地球赤道周长

  • 19、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更替

    B.站得高望得远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四季的变化

  • 20、下列四国旅游资源丰富,如果珍珍去游览水城威尼斯,应该去哪个国家(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读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完成下列各题。

    ⑴A点的经纬度是______________,该点一年中有____次太阳直射现象。

    ⑵B点在A点的_______方向。

    ⑶B点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

    ⑷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示意图上的______处。

    ⑸地球由公转轨道的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北京市的白昼将变_____(填“长”或“短”)。

     

  • 22、读“中东地区”图,回答。

    (1)中东地区有“三洲五海之地”之称,其地理位置特别重要,其中F是_______海。

    (2)本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海湾附近(填字母)

    (3)该地区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这里的居民大多属于______民族,信仰______教,

    (4)本地区的石油输往欧洲最近的海上路线要经过_________运河,输往亚洲东部要经过________海峡。

    (5)中东地区主要的石油生产国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 2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世界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__________地带。

  • 24、欧洲西部有许多名胜古迹, 业发达。主要的旅游胜地有:(写出所在国家)

    伦敦塔桥(  ),风车( ) ,北欧峡湾风光(  ),阿尔卑斯山滑雪( ),

    巴黎埃菲尔铁塔( ),( )斗牛,地中海沿岸风光( ),雅典巴特农神庙(   )。

  • 25、我国东部最高峰是位于台湾省台湾山脉的主峰__________,海拔3952米。

     

  • 26、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是由于地球 ________  产生的; 一年四季,地球分五带是由于地球 ________  产生的; 地球自转周期是 ________  ,公转周期是 ________  ,方向都是 ________  .

  • 27、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顺地势呈_________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 29、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是____人和____人。

  • 30、我国有着丰富的__________矿和__________矿资源,为钢铁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日本是多山地、丘陵的岛国,陆地面积约37万平方千米,领土南北狭长。日本最长的河流(信农川)长约367千米。

    材料二: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

    (1)日本是个岛国,领土由若干大、小岛屿组成,其中,A是____岛,西侧濒临____(海洋)。

    (2)日本多火山、地震,主要原因是地处____板块和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根据材料二,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和____沿岸。这种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是____

    (4)根据材料一,日本的河流短的原因是____,急的原因是多山地、丘陵,落差大,水流急。

  •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外媒:“2022年北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俄新社近日报道称,随着第24届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北京冬奥会的一切已准备就绪。

    俄罗斯《劳动报》网站近日报道称,国家速滑馆拥有全世界最大的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冰面,它能把冰面温差控制在.5摄氏度以内,以避免出现各个部位温度不一样、冰面硬度不均匀的情况。这种制冰技术代替了对环境不利的传统方法,碳排放趋近于零,且可以节省40%以上的能耗。此外,还可利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制备温度为60至65摄氏度的热水,一年可节省约200万度电。

    绿色低碳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张闪亮名片,也成为外媒报道的热点。路透社介绍,冬奥会为北京和张家口的场馆提供了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氢气等清洁能源,此外张家口将在冬奥会期间在赛区投入655辆氢燃料公交车。英国《独立报》刊文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是一项碳中和赛事”。

    不少外媒注意到,在中国,随着冰雪运动成为“热运动”,冰雪产业也成为“热经济”。《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越来越近,中国滑雪市场越来越受到关注。欧美体育用品公司看好其中商机,纷纷赴中国拓展业务。2021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发布的《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冰雪产业从2015年的2700亿元迅速增2019年的4200多亿元。到2025年,预计中国冰雪产业的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在整个体育产业中占比接近1/5。

    材料二: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

    材料三:历届冬奥会举办地分布示意图

    (1)北京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双奥之城”,北京的“夏奥会”是________年举行的:两个吉祥物“冰墩墩”与“雪容融”的设计体现出哪些中国元素,请任选一个进行说明________

    (2)“绿色低碳成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张闪亮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总结北京冬奥会践行环境保护理念的做法(至少两点):________________

    (3)请举例说出北京冬奥会可能提供使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________

    (4)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油是化石燃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需要控制使用

    B.中国的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煤炭占比最大

    C.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也是可再生资源

    D.氢气是新型能源,也是清洁能源

    (5)“冰雪产业”属于________产业(第一/第二/第三);欧美的公司来中国投资冰雪产业,属于________(东西合作/南南合作/南北对话)。

    (6)请结合材料三的图示,分析总结历届冬奥会举办地的共性位置特点________;1月份北太平洋的平均气温高于同纬度的大陆地区,请分析其原因所在________

    (7)1月份张家口的气温低于北京,请分析其两点原因: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 33、读“五带划分图”回答。图中字母所标的温度带名称。

    A 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 3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原定于2020年7月在日本东京举行,因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将延期举行。东京是世界第5个至少两次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城市,同时也是亚洲第一个。

    材料二:俄罗斯与日本简图。

    (1)俄罗斯和日本共同濒临的大洋是____

    (2)日本工业与俄罗斯工业的分布及原因有显著不同。日本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而俄罗斯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亚洲/欧洲)与日本相比,俄罗斯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3)俄罗斯北部和东北部也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但港口很少,原因是____

    (4)日本北海道岛的气候类型属于____气候,北海道岛的樱花开花时间比九州岛要迟1个多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

    (5)关于日本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

    A.工业技术落后 

    B.对外依赖性强

    C.主要贸易对象有中国、美国、西欧和东盟等

    D.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汽车、电器、机械、化学制品等工业制成品

  • 3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天人合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景观图,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河流是______(内流河/外流河)。

    (2)甲处的森林所起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如果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流水文特征将会发生的变化是______(说出一条)。

    (3)图中的耕地主要分布在______(地形类型)上,如果乙处发展粮食生产,通常种植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

    (4)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原则,丙处湖泊通常发展_______。有人主张,填平丙处湖泊,你是否同意?_______(同意/不同意),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回答一条)。

    (5)有人认为,丁处部分种植粮食的耕地可以改种蔬菜和花卉,这种提议的依据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中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