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候灾害是
A.寒潮
B.台风
C.沙尘暴
D.水旱灾害
2、既是人口密集的地球,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球是
A.东亚 B.北美洲 C.西欧 D.大洋洲
3、下列地理事物中,为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乌拉尔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4、从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是
A.黑龙江
B.内蒙古
C.广东、广西
D.海南、台湾
5、关于尼日利亚人口和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发达,有“西非经济巨人”之称
B.几内亚湾沿岸人口密集
C.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D.是非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6、下列地点,适合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是( )
A.劳动力丰富地区
B.大学、科研所附近
C.煤铁产地附近
D.铁路
7、我们东北的大兴安岭,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的界线上,这座山脉的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南北走向
C.东北﹣西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8、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A.4万千米 B.6371千米
C.7000千米 D.5.1万千米
9、以下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季风区 B. 地广人稀 C. 气候温暖湿润 D. 小麦、水稻、柑橘的产区
10、一个开发公司来西北地区投资,以下四种投资方向,不适合的是
A. 饲养优质奶牛
B. 种植优质水稻
C. 发展羊毛纺织
D. 生产乳制品
1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下图城市中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西宁 B.昆明 C.呼和浩特 D.广州
12、下列河流注入太平洋的是
A. 叶尼塞河 B. 恒河 C. 长江 D. 印度河
13、关于下列大洲名称及其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一亚洲一被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包围的大洲
B.乙一非洲-物产丰饶,有“富饶大陆”之称
C.丙一南美洲一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大洲
D.丁一北美洲一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
14、我国领土位于( )
A.东半球、北半球 B.北温带、北寒带
C.中纬度和高纬度 D.太平洋和印度洋沿岸
15、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 )
A. 服务业 B. 交通运输业 C. 工业 D. 农业
16、位于长江中游的商品粮基地是( )
A. 太湖平原 B. 江汉平原 C. 成都平原 D. 江淮平原
17、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表示( )
A.海洋
B.云雨区
C.江河
D.陆地
18、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中国第一批攀登者肩负时代使命征服“地球之巅”的故事,不畏生死,勇攀高峰,最终两次都成功登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材料中的“地球之巅”是指( )
A.喜马拉雅山脉
B.青藏高原
C.珠穆朗玛峰
D.安第斯山脉
【2】“地球之巅”的海拔约为8844.43米,而陆地最低处死海湖面的海拔约为-4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
A.8844.43米
B.9244.43米
C.8444.43米
D.400米
19、下列关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一年当中,在北半球大陆上,7月份气温高,1月份气温低
C.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十二时
D. 在山地和丘陵,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20、从面积上看,亚洲是世界( )
A.第一大洲
B.第二大洲
C.第三大洲
D.第四大洲
21、请填写
交通运输工具 | 运量 | 运费 | 速度 |
( ) | 小 | 最高 | 最快 |
( ) | 小 | 较高 | 较慢 |
( ) | 大 | 最低 | 最慢 |
( ) | 大 | 较低 | 较快 |
22、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大洲:A____,C____
(2)左图是____半球,右图是____半球,界线是经线e____和经线f____(写出经度度数)构成的经线圈.
(3)EF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____洋,AE两洲的分界线是____海峡.
(4)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填字母),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____(填数字代号).
(5)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____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洲.
(6)赤道横穿F____洲和B____洲的大陆部分.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从____洋(填数字代号)的两岸轮廓相似而得到启示,创立了大陆漂移假说.
23、印度地形分三大地形区: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部_________南部________。
24、连接成都与陇海线的铁路线是_____;京沪线和陇海线相交的铁路交通枢是_____。
25、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阴、晴、冷、暖、风、雨等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下列是关于天气与气候的说法,请将它们分别归类。
A.暴风骤雨
B.四季如春
C.风和日丽
D.终年高温多雨E.阴雨连绵
天气__________________气候___________________
26、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有①____,②____。(写出两个即可)
27、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地________ 、甘蔗、________ 的产量居世界第一,有“________ 王国”之称.________ 、蔗糖、________ 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
28、当世界时(格林尼治时间)是10:00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_____。
29、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分布的人种主要是___ ,亚洲东部分布的人种主要是_____ 。
30、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____平方下米;我国地势分布特点是_______,呈阶梯状分布。
31、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当地时间12月7日10时加分左右在有“环保之城”美誉的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参加峰会。
材料二:
众所周知,二氧化碳的排放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近代工业革命200年来,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总排放的80%。
材料三:
(1)丹麦地处______洲,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
(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美国属于______国家,中国属于______国家,应该带头大幅度减排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 国家。
(3)据科学家研究发现,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的排放。
(4)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美国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是印度的_____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是___(国家)。
(5)有关下面的日常活动中,对缓解温室效应,没有起显著促进作用的是 ( )
A.出门的时候有一贯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B.优先选择和购买超市里的绿色食品
C.去超市随身携带自己的购物袋,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
D.相当频繁地革新或者升级换代各种家庭日用品
32、阅读有关“三江平原”的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三江平原位于东北地区的东北部,地势低平、沼泽地广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开垦了大量的沼泽,从而成为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本世纪初,该地区出现了湿地植物退化严重,珍稀动物急剧减少等问题。
材料二: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1)从20世纪五十年代到21世纪初,三江平原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最大的是____面积大量增加,而湿地面积大量减少。
(2)该地区纬度较高,发展农业生产最大的限制性自然条件是____,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并且在春秋季节,易受____的影响,发生低温冻害。
(3)东北平原具有____、____等优越的自然条件,同时人口稀少、机械化水平高,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区域内分布有重要的糖料作物____。
(4)目前,该地区由于长期开垦,造成了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一条合理的解决措施____。
33、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山脉是A、B两个区域的分界线,该山脉的名称是____,也是我国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2)图中②地区,每年深秋,层林尽染,景色怡人,这里的树木大多属于____ (填“温带落叶阔叶林”或“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3)图中A字母所标位置为我国的____高原,该地区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这里土质____;缺少____保护,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份等。
34、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地震带和___________地震带。
(2)A、B两地中,地壳比较稳定的是______,地壳比较活跃的是_____,原因____________。
(3)①处是_______山脉,是世界上海拔最______的山脉;六大板块中_______板块几乎全是海洋。
(4)分析③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____________。
35、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回答问题。
(1)两国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__
①主要在大陆东南沿海地区 ②主要在气候湿热的平原区
③主要在温带或亚热带地区 ④主要在高山高原区
(2)两国中北部人口都较为稀少,主要原因分别是:
澳大利亚中北部地区_______________巴西中北部地区_________________
(3)归类两国的优势自然资源,完成下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