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对近代史的学习,我们知道历史上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 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
B. 旧制度的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 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上起了主导作用
D. 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
2、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为振兴经济和提高国际地位面成立的组织是( )
A.华沙条约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组
C.欧洲共同体
D.欧洲联盟
3、阅读下表,说明农业总产值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的原因是
年代 | 农业总产值(亿元)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1978年 | 1397 | 133.6 |
1988年 | 3666.9 | 544.9 |
1990年 | 7662.1 | 686.3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4、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一文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依据下列图片判断日本此次“开国”事件是指(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化改新
C.日本幕府统治
D.明治维新
5、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的心情”的主要原因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C.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结束
D.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6、揭示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B.十月革命—一俄国成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凡尔赛条约》——引发中国五四运动
D.1936年宪法—一俄罗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7、著名学者刘景华在《人类六千年》中写道:“由于层层封受土地,9世纪至10世纪的西欧便形成了一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这种“金字塔式的封建等级关系”的特点是( )
A.“人人生而平等”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D.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下列人物中,创作了《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等不朽作品的是
A. 但丁 B. 达芬奇 C. 哥伦布 D. 莎士比亚
9、历史主题的归类和概括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能力,下图为艾同学在学习世界古代史时的课堂笔记。其中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主题是( )
A.两河流域文明成果
B.古印度文明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D.阿拉伯文化
10、历史图片是生动鲜活的历史事件的实景再现。下列图片中,能反映黄河流域半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11、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两汉时期生活在西域的民族有
A. 蒙古汉匈奴回纥(回鹘)
B. 匈奴汉大月氏乌孙
C. 乌孙汉维吾尔柯尔克孜
D. 匈奴汉维吾尔突厥
12、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恒河、种姓制度、佛教”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巴比伦文明
D.古罗马文明
13、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兴起
B.市民阶层的形成
C.庄园的兴起
D.大学的兴起
14、该帝国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但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大交汇。这个帝国的建立者是
A.汉谟拉比
B.伯里克利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15、从下图的人口迁徙图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B.北方民族大量迁往中原
C.中原人口大量迁往南方
D.人民的辛勤劳动
16、社会转型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质变,也就是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下列选项属于“社会转型”的是( )
①彼得一世改革②美国内战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明治维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7、现在的报纸、杂志、电视、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世界、开阔眼界的重要媒体,那么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是( )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
C.《申报》
D.《新青年》杂志
18、“中国经历上千年的分分和和,孕育出的古代灿烂文明,被日本通过一次革新,尽数吸收;欧洲通过上千年的探索,经历了黑暗中世纪才探索出来的政治文明,日本用短短数十年便收入囊中。”材料中的“革新”指的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维新
19、这个国家的出现,虽然只有24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崛起的罕见奇迹。它在欧洲文明的基础上,独创性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将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
A.《独立宣言》的发表
B.英国被迫承认其独立
C.1787年美国宪法的制定
D.《权利法案》的颁布
20、“……消息传来后,德国人民都感到无比震惊。”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在1943年2月4日这样承认,对听惯了捷报的德国民众来说,这场战役的失败是一个重大的心理转折点。材料中的“消息”是( )
A.德军在莫斯科遭到失败
B.斯大林格勒会战德军战败
C.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
D.美国在日本投掷了原子弹
21、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_____和_____。
22、1925年,________(人物)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________的形成。
23、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恺(凯)撒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称作______。
24、《_____》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的标志;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先河的是_____。
25、完成下列表格
领域 | 代表人物 | 主要成就/作品 | 地位/称号 |
物理学 | 牛顿 |
| 现代科学之父 |
生物学 | 达尔文 | 《物种起源》 | 物种起源的探索者 |
文学 | 列夫托尔斯泰 |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
|
绘画 |
| 《向日葵》 | 用生命作画的人 |
音乐 | 贝多芬 |
| 乐坛雄狮 |
26、科技、思想、文化、艺术成就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写出下列相关人物或相关事件。
(1)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的科学家是:_____________。
(2)他把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推向成熟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是巴黎最古老、最高大的天主教堂。
27、西汉时期,__________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元朝设置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8、(_____)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希腊神话特点(_____);古希腊哲学家(_____)提出原子论。
29、1861年,美国爆发了内战,这是______(性质)。
30、“三角贸易”示意图中,出程、中程、归程的顺序用字母表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
31、 人类文明从起源到发展,整个历程可谓丰富多彩。请回答:
(1)任举一项古代东西方的文学成就,说明古代东西方世界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
(2)革命往往是暴力冲突的代名词,但有些革命的胜利也会伴随着和平的妥协。请概述:西欧在17世纪末冲破封建制度的束缚、在妥协中建立了全新统治的史实。
(3)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请回答:20 世纪初中国以“民国”取代“帝制”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是谁?这场革命的民主革命纲领是什么?
32、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请回答:
(1)文字是文明传承的一种载体。请问产生于尼罗河流域的古老文字叫什么?
(2)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为近现代西方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请写出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兼收并蓄的拜占庭文化成就辉煌。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拜占庭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阿拉伯人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列举阿拉伯人在医学的成就一例。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交流的贡献是什么?
(4)丰富多彩的外来文化让我们应不暇接。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33、文明是指人类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世界上不同肤色的人们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请回答:
(1)亚非文明和欧洲文明形成环境有着很大的不同,指出他们的不同
(2)西方文明方面,公元前8世纪以来古希腊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哪个?政治上有何特点?
(3)“辉煌属于希腊”“恢宏归于罗马”,指出古代罗马人在建筑和天文方面的重要成就
34、发展资本主义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可逆转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约在14世纪末,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手工工场主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15--16世纪,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和地区的农村出现了租地农场。租地农场主雇人进行商品化种植或养殖生产,用雇佣劳动者取代了传统的依附农民。
——摘编自川教版九上历史教材
材料二 直到1500年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英国的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从经验社会向科学技术社会过渡。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14世纪末到16世纪的西欧在城市和农村分别出现了哪两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西洋从“一道栅栏”变成“一座桥梁”的变化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如何理解“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
(3)英国“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主要是哪一发明的广泛应用导致的?依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19世纪40年代对中国发动了什么战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