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个横渡太平洋的航海家是
A. 迪亚士
B. 达伽马
C. 哥伦布
D. 麦哲伦
2、图中的航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是( )
A.提高了航海效益
B.促进了商品流通
C.刺激了海盗兴起
D.促进了美洲开发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是在( )
A.18世纪末 B.20世纪初 C.20世纪末 D.19世纪末20世纪初
4、与物质生活的变化相比,思想观念的变化显得更艰难,更深刻。下列变化中属于思想观念变化的有( )
①科举考试被废除,现代教育制度开始确立
②清代官服演变成中山装
③对地位高的人称“先生”
④妇女在教育、新闻、政治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④
5、1916年2月21日,德军集中前线所有大炮,发射各类炮弹两万余发,并使用了燃烧弹和毒瓦斯,造成了寸草不生的“死亡带”,法军死守,一直持续到12月,双方伤亡人数共70多万,德军战败。战役之惨,被称为“绞肉机”。此战役是
A.萨拉托加战役
B.约克镇战役
C.凡尔登战役
D.滑铁卢战役
6、在青少年时代,卡尔•马克思就树立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为人类工作”成为他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下列属于卡尔•马克思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的是( )
①撰写《资本论》 ②起草《共产党宣言》 ③创立马克思主义 ④建立巴黎公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0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这场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是( )
A.莫斯科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柏林攻坚战
8、解读下边的示意图,能直接反映的是( )
A.有助于非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B.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C.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D.把欧洲文化传播到了殖民地
9、安全吞并奥地利后,希特勒又把目标对准了捷克斯洛伐克。有迹象表明,英、法政府准备放弃捷克斯洛伐克。1938年9月在慕尼黑,这种放弃发生了。英、法政府的做法
A.助长了法西斯的嚣张气焰 B.直接导致二战的全面爆发
C.牺牲小国利益换取了世界长久和平 D.有利于英法殖民地的扩张
10、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这里的“伟大转折”是指
A.新中国诞生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抗战胜利
11、哥伦布、麦哲伦的航海探险活动使地平说受到了事实的挑战……破除了人们对就基督教神学的迷信……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所谓的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由此可知,早期航海探险活动( )
A.为启蒙运动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B.推动了近代西方哲学的产生
C.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D.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12、“让统治者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最早发出这一呼声的是
A.鲍狄埃 狄盖特 B.马克思 恩格斯
C.毛泽东 邓小平 D.列宁 斯大林
13、下面是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人物的传记目录。他对世界历史的发展重大贡献是
A.打败欧洲反法同盟,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废除黑奴制度维护联邦统一
C.在本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进程
D.创立马克思主义,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4、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的共同原因是( )
A.都位于亚洲
B.都较早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C.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
D.都地处大河流域
15、俄国、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都进行了改革,下面关于两国改革正确的叙述是
A.改革前都面临民族危机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都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
D.都废除了农奴制度
16、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反法西斯国家提出建立战后国际安全组织的主张。体现这一主张落实的图片是
A. B.
C. D.
17、对秦的统一评价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B.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C.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D.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18、2020年,我国首部民法典出台。1804 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典,很多国家的民法都以其为参照蓝本,这部法律文献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
C.《十二铜表法》
D.《拿破仑法典》
19、《人间喜剧》的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者发迹、金钱罪恶三大主题,展示了法国19世纪早期复杂的社会图景,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这部书的作者是
A.贝多芬
B.列夫·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高尔基
20、最近十年来,美国把伊拉克、伊朗、朝鲜等国并称为“邪恶的轴心”,而伊朗则把美国、英国称为“邪恶的轴心”。20世纪30年代,对爱好和平的人们来说,真正的“邪恶的轴心”包括
①美国
②意大利
③日本
④德国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1、17世纪,荷兰一度控制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有“_____”之称。
22、《拿破仑法典》又称________
23、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______,美国内战的领导人______。
24、________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的成立,两极格局形成。
25、对比18世纪,英国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比工场的进步体现在
手工工场工厂
A. 出现雇佣关系
B. 产品面向市场
C. 存在劳动分工
D. 采用机器生产
26、为人熟知的________是古希腊大型建筑的重要代表。________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27、唐朝时,被誉为“诗仙”的诗人是_________,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了______。
28、填空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________的特权。
(2)________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29、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_____》,此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的《_____》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
30、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分别是(_________)和三国协约,其中三国协约的核心国是(________)。
31、探究
(1)在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中,各国都颁布了一些法律文献,请列举其中一部,并回答该文献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2)探究三依据以上探究内容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上述17—18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有哪些相同之处?(颁布法律文献除外,答出两点即可)。
32、14-17世纪,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期。在欧洲开始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地理大发现运动,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根据所学知识,探究如下问题。
(1)14世纪,欧洲出现的这次思想大解放运动其核心精神是什么?
(2)这场运动中出现的“美术三杰”除了达·芬奇还有哪两位?
(3)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哪一事件?
(4)世界上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航海家是谁?
(5)以上两个事件对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起到了什么作用?
33、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有哪些?
(2)13、14 世纪,农业和手工业分别出现的哪种生产、经营方式,推动西欧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 渐资本主义化?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政权是什么?
34、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提升史学素养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围绕世界史相关问题,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唯物史观】
材料一 某同学学完世界近代史部分内容,依据唯物史观制作了如下思维导图。
(1)完善思维导图中的内容。
欧洲步入① | 人的发现 | ②运动 | 打破了神学专制统治,解放了人们思想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初步确主资本主义制度 | 18世纪60年代④开始,生产领域发生革命性变化 |
世界的发现 | 新航路开辟 | 扩大商品市场和贸易,有助于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 |||
③ |
(2)④事件最早开始于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它使人类进入哪一时代?
【时空观念】
材料二(如下图)
(3)依据图片回答,新航路开辟中,“发现”美洲大陆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_________(填字母),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队的航行路线是_________(填字母),1488年到达非洲好望角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_________(填字母),到达印度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是_________(填字母)。
【历史解释】以下两段材料是俄国诗人普希金笔下的拿破仑:
材料三 “敌人(注:拿破仑军队)像浩荡的洪水/淹没了俄国的土地/…和平的城市和村庄在黑暗里燃烧/…敌人横冲直撞,不可阻挡/烧杀劫掠,一切都化为灰烬。”
——俄国诗人普希金《皇村回忆》
(4)根据材料三,普希金从什么角度对拿破仑(军队)进行历史解释和评价的?
材料四 “他为俄罗斯人民/指出了崇高的使命/给世界以永恒的自由/是他放逐生涯的馈赠。
——俄国诗人普希金《拿破仑》
(5)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拿破仑(军队)对外战争的积极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