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时期的代表人物,通过对艺术和对人类、事物的仔细观察而孜孜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他的代表作品是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 C.《蒙娜丽莎》 D.《神曲》
2、下边的示意图所反映的史实产生的影响是( )
A.中世纪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B.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扩展人们对世界地理的认识
D.美洲丧失了大量精壮劳动力
3、小王同学在学习某段欧洲历史时在笔记上做了如下记录,据此判断小王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
1.意大利一些城市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生活哲学上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3.起源于意大利,向欧洲扩展。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光荣革命
D.法国大革命
4、在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这反映了
A.国王注重勤俭节约 B.王权逐渐衰落
C.科学技术水平下降 D.国王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
5、探究性学习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因美国侵略导致国内矛盾激化 B.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C.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罗马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是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最为和平、最持久的征服。“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A.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维持了罗马帝国的统一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7、以下事件属于具有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作用的改革是
A. 大化改新
B. 戊戌变法
C. 明治维新
D. 俄国1861年改革
8、罗斯福新政并非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罗斯福新政
A.导致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崩溃
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大规模干预
C.从根本上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D.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9、当今,联合国在推动阿以和平进程、救济难民、反对恐怖主义活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联合国致力于解决地区争端、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和促进国际经济文化合作开始于
A. 《九国公约》的签署
B. 冷战结束后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 联合国建立之初
10、以下对于欧洲中世纪(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C.“人人生而平等”
D.大学的兴起是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11、中国和日本,在受到西方影响之前,两国文化相通、国情相若,随后又在大致同一时期面临西方势力的严峻挑战,并且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境遇不可谓不似。然而,这一切的结果却几乎有天壤之别,日本成功完成了近代化进程,中国却步步沉沦,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甚至一度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近代造成中国和日本“天壤之别”原因是
A.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国戊戌变法的失败 B.日本大化改新的成功,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C.中国鸦片战争的失败,日本工业革命的完成 D.中国洋务运动的失败,日本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12、对下图所示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国家民主化进程 B.拿破仑对外战争 C.工业革命与殖民扩张 D.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13、2011年5月,在北京开幕的中国首届华佗文化节,集中展示了传统中医的优秀成果,旨在推动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下列属于华佗医学成就的有
①编著《伤寒杂病论》 ②世界上最早采用全身麻醉手术法
③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④编制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但丁是文艺复兴“文学三杰”之一,他的长篇诗作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该长篇诗作是( )
A.《蒙娜丽莎》
B.《神曲》
C.《哈姆雷特》
D.《荷马史诗》
15、大航海时代的来临,促使世界开始逐渐连为一个整体。请问下列人物中,谁最终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A.麦哲伦
B.郑和
C.达伽马
D.迪亚士
16、生产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要求和人们对大自然奥秘的执著探索,迎来了近代自然科学灿烂的春天。其中为原子能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对现代自然科学乃至人文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的是( )
A. 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 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
D. 生物工程技术
17、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描述:许多从事同一个或同一类(例如造纸、铸字或制针)的手工业者,同时在一个工场里为同一个资本家所雇佣。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是( )
A.租地农场
B.家庭手工作坊
C.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
18、拿破仑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它”指的是( )
A.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B.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
C.颁布了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
D.称霸欧洲
19、右图人物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
的最初一位诗人”,他是
A. 但丁 B. 莎士比亚
C. 达·芬奇 D. 欧几里得
20、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
A.《史记》
B.《尚书》
C.《春秋》
D.《道德经》
21、填空
(1)大化改新百余年后,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大庄园还享有________的特权。
(2)________和《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22、基督教的创始人是传说中的______;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______。
23、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亚历山大击败波斯主力军的地点:伊苏斯
B.亚历山大帝国的都城:巴比伦。
24、古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典型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5、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法国的( )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太多,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26、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__________。
27、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_____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8、填空题。
《反思二战就是要铭记历史与警示未来》中解读当今东亚局势:“与二战初期有一些相似之处,日本右翼势力不断膨胀,妄图否定二战胜利成果,一些国家对此置之不理……这与二战初期美英对德国法西斯 (政策)何其相似,是极其危险的玩火游戏。”中国国民党政府对日本法西斯的侵略采取了 (政策),导致东北三省沦亡。
29、根据提示写出一位相应的历史人物:
(1)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____
(2)他被美国人民誉为“合众国之父”________
(3)他率领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________
(4)他最先发现美洲大陆________
(5)他发动的对外战争给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以沉重打击________
(6)他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________
(7)他把法国革命推向高潮________
(8)他发明了火车________
(9)他改良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的是________
(10)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________
30、被称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的是___________。
31、我们常说技术的发明与革新是工业文明发展的主要途径和主要动力。在近代史上,我们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首先开始技术革新的是哪个行业?
(2)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主要动力来源是什么?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进入人类生产生活领域的新能源是什么?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
(4)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即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欣,也体验到很多新的痛苦。请写出这些国家社会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一例即可)这些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写出一点即可)
32、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
——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
材料二 在那个距今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
(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谁?战争结束后,哪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材料三 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四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在政治上采取什么措施?
33、写出与下列人物相对应的成就或作品。
(1)德谟克利特:
(2)莎士比亚:
(3)麦哲伦:
(4)爱迪生:
(5)贝多芬: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材料二 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说明我们错了。
材料三 苏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创造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在公有制基础上,国家运用行政命令的手段,集中一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有计划的生产,是与资本主义放任经济截然不同的一种经济模式,而资本主义的放任经济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的第一次尝试是什么?真正成功的是什么重大事件?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在承认错了以后实行了什么政策?
(3)材料三苏联创造的“一种经济模式”是指什么模式?这种模式有什么特点?从长远看,这种模式对苏联有什么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