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标志着拿破仑退出历史舞台、也成为以后失败的代名词指的战役是( )
A.土伦战役
B.奥斯特里茨战役
C.瓦尔密战役
D.滑铁卢战役
3、下图是一幅古代政治机构示意图。请依据图例信息,判断该图内容展现的是 ()
A. 印度种姓制度 B. 罗马共和制 C. 雅典民主政治 D. 西欧封建制度
4、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林地与荒地归领主直接经营
B.份地是佃户的主要生活来源
C.佃户不需要耕种领主的领地
D.领主土地的收入归庄园所有
5、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说: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
A. 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号称日不落帝国
B.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C. 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6、美国历史的发展经历了众多坎坷。下图是美国某阶段的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下列关于美国历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遇到的阻力F2是英国的殖民统治
B.图中a处的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C.图中动力F1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D.图中c处《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美国诞生
7、“万国尽征伐。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下列关于这一事件说法准确的是
A.发生在唐太宗时期
B.引发了黄巢起义
C.导致唐朝由盛转衰
D.造成了唐朝灭亡
8、“1966~1970年,苏联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达4.2%,农业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改革步子不大,国家统得仍然过多,吃“大锅饭”问题依然存在。进入70年代,农业增长率滑坡。1971—1975年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仅为0.8%,1976—1980年为1.9%。苏联农业落后问题仍未根本解决。”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源是( )
A.苏联模式的弊端
B.赫鲁晓夫改革的成效
C.苏联解体的影响
D.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
9、下列图片内容不属于大河文明的是哪一项( )
A.
B.
C.
D.
10、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拿破仑法典》主要参照了罗马法,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仓法典》制定本国法律。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B.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C.体系完备,程序严谨
D.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11、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A.亚里士多德
B.荷马
C.大卫
D.苏格拉底
12、6世纪,教会利用《圣经》中农牧产品的1/10“属于上帝”的说法,开始向基督教信徒征收此税。799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规定,缴纳什一税是每个法兰克王国居民的义务…(所征实物)分为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水果)血什一税(牲畜)等,税额往往超过纳税人收入的1/10,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身上。上述材料无法提取的信息是
A. 查理大帝实行鼓励基督教的政策
B. 什一税最终以货币的形式缴纳
C. 中世纪西欧农民负担十分沉重
D. 宗教对西欧农民产生了重要影响
13、文艺复兴时期的《神曲》、《蒙娜丽莎》等作品体现的核心精神是
A. 人文主义 B. 民主法制 C. 进化论 D. 宗教神学
14、1600年,曾提出“宇宙是无限的”的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学家布鲁诺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见下图)。这一现象表明了
A.罗马教廷可以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
B.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C.西欧的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D.基督教会的势力不断扩
15、1862年10月,马克思在《北美事件》一文中大胆预言:“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马克思这一预言的依据是林肯( )
A. 领导北美人民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B. 参与制定和完善了美国1787年宪法
C. 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消除了美国社会存在的种族歧视现象
1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 工业革命 B. 美国南北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三角贸易”
17、“到了1800年,已有500台左右的机器投入使用,其中约有38%用于抽水,剩下的用于为纺织厂、炼铁炉、面粉厂和其他工业提供旋转式动力。”材料中的“机器”指的是( )
A.珍妮纺纱机 B.瓦特蒸汽机。
C.蒸汽机车 D.飞梭
18、下图中的礼盒是为了纪念
A.但丁
B.彼特拉克
C.达·芬奇
D.莎士比亚
19、下列关于法学方面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
A.《汉漠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
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D.《拿破仑法典》成为很多国家制定民法的参照蓝本
20、拿破仑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他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材料旨在表述拿破仑统治的( )
A.背景
B.特点
C.影响
D.经过
21、______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_____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2、【法制传统・源远流长】《____》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成为罗马法制建设 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3、希腊城邦:_________,希腊出现了几百个城邦。希腊城邦一般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把周围的农村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小国。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_________”。最大的城邦________,领土只有8400平方千米。
24、世界文化源远流长,许多文学名著千百年来一直为世人传诵。
(1) 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文献。
(2)古希腊悲剧作家_________ _______把古代悲剧推向成熟,代表作有《俄底浦斯王》等。
(3)______ __________是一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生动描绘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
25、在新国王时代法老_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向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26、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美国的发展 | 原因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 |
★表现 | (1)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2)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出现了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特征的“新经济”,美国的经济进—步发展 | ||
★日本的崛起 | 原因 | 外因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了“________” (2)冷战开始后,美国开始积极扶持日本 (3)________爆发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 |
内因 | 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 | ||
表现 | 经济 |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 | |
政治 | 日本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的欲望日益强烈 |
27、9世纪开始欧洲流行了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________
28、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
宗教名称 | 创始人 | 时间 | 主要教义 |
佛教 | ______ | 公元前6世纪 | ______ |
______ | 耶稣 | 1世纪 | 忍受苦难,死后入天堂 |
伊斯兰教 | ______ | ______ | 追求和平,顺从安拉 |
2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了国王______,建立了共和国。
30、罗马在欧洲历史上留下了绚丽的轨迹。
(1)经过三次“布匿战争”,罗马消灭了__________。
(2)公元前27年,建立罗马帝国的政治家是__________。
(3)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__。
(4)1453年,灭亡拜占庭帝国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
31、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亚欧各民族在封建时代的发展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西欧封建制度是哪个国家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后逐渐确立起来的?这个国家的哪一位君主被教皇称为“罗马人的皇帝”?
(2)由于长期战争导致财政的枯竭,拜占庭皇帝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西欧封建主为此组建的东征部队叫什么?1453年,拜占庭最终灭亡于哪个国家?
(3)公元12世纪晚期,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的幕府统治有何主要特征?
32、文学艺术反映了政治的演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反过来又影响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文学作品的作者是谁?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2)图二所示绘画作品的名称是什么?请简要阐述这部作品所诠释的时代精神?
(3)图三所示书籍中,对无产阶级发出了怎样的号召?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33、探寻新航路最早的国家是哪两个?探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产生的历史影响有哪些?
34、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某历史兴趣小组拟以“文明与社会进步”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
材料一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
(1)材料一中的“古学复兴”指什么?梁启超认为其意义是什么?
材料二 我们不应夸大仁慈的专制君主贯彻启蒙运动的种种学说所取得的实效,因为直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启蒙运动才大大地影响了欧洲的大众。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拿破仑在动乱之中,戏剧性地让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中所述的主权在民、法律平等、共和形式和行政改组——传遍了欧洲……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关注拿破仑时代最受争议的话题——拿破仑是否真正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并在历史中扮演了革命性的力量;还是说,他的独裁政府实际上“背叛了革命”?
——[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世界大历史》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拿破仑“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背叛了革命”的理由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大革命和启蒙运动之间的关系。
(4)如何看待不同的思想文化?请写出你的观点。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