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希腊著名的厄瑞斯忒的传说,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哪种情况
A. 晚期智人时期 B. 母系氏族时期
C. 由母系氏族开始向父系氏族过渡 D. 奴隶社会时期
2、《全球通史》中写道:“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①促使日本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②促使日本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度
③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④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下图的石膏像《阿格里巴》是美术课常用的教具。它的原型是屋大维的女婿、著名的将军阿格里巴。在罗马内战中,他追随屋大维东征西战,最终帮助屋大维( )
A.建立罗马共和国
B.推行种姓制度
C.建立罗马帝国
D.打败波斯帝国
4、《舌尖上的中国》在国内外火了之后,为拍第二部,摄制组来到大西北,想了解北方远古居民的农耕生活,你不会给他们推荐
A.半地穴式房屋
B.出土的稻谷和干栏式房屋
C.挖掘出的彩陶罐,里面装着腐朽的粟粒
D.原始的纺织用的纺轮
5、奥运会是世界最隆重的体育盛会,它于1896年在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先生倡导下开始举办,每隔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起源于哪一个世界文明古国?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
6、某历史活动课场景:同学们激烈讨论,畅所欲言,内容涉及“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丕平献土”“城市自治”这堂课正在探究的是
A. 上古亚非文明
B. 上古欧洲文明
C. 亚洲封建社会
D. 欧洲封建社会
7、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 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文化传承、传播。”这个“独特的 民族”是指古代的
A.埃及
B.希腊
C.蒙古
D.阿拉伯
8、《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话:“‘砸烂可耻的东西’、‘自由放任’和‘社会契约’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此外,它们不仅对法国的现状,而且对整个欧洲甚至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这段话评价的是法国启蒙运动
②“社会契约”的提出者还提出了在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③“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实际指的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权威
④“对海外地区的现状,也是一个挑战”的一个很好的例证就是美国的独立战争受到其思想的巨大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毛泽东说,“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10、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现实,《共产党宣言》的传播也随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许多社会主义国家合法而系统地翻译、出版。研究和宣传阶段:同时在其他许多国家也进入翻译和传播的新阶段。由此可见,使《共产党宣言》得以在国际社会上推广的具体因素是
A.社会主义革命的推动 B.工人运动组织的联合
C.卓越领导人的介绍 D.资本主义力量的衰弱
11、唐太宗认为:“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盖德泽治,则四夷可使如一家”。为此唐太宗采取了( )
A.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西行
C.设立宣政院
D.册封达赖班禅
12、14-16世纪是“发现了人”和“发现了世界”的时代,下列选项能反映这一时代的特征的是
A.资本主义时代曙光初现
B.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C.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风暴
D.工业文明时代到来
13、意大利历史学家卡洛·奇波拉提出,17世纪对西班牙、意大利和德意志而言,是一个黑暗世纪,对法国至少也是灰暗的,但对荷兰来说却是黄金时代。该学者区分“黑暗的世纪”和“黄金时代”的标准是( )
A.自治城市的数量
B.工厂制度的普及程度
C.海外殖民程度
D.商业贸易的发展水平
14、百家争鸣虽原则上是各家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如荀子,虽以礼为思想核心,但也特别重法,以致有人将其当作法家。这主要说明( )
A.荀子主张实行礼治
B.诸子百家思想互相借鉴
C.法家思想受到各家推崇
D.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15、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以西方为榜样,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提倡( )
A.废藩置县
B.“殖产兴业”
C.征兵制
D.“文明开化”
16、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乌拉尔和卡累利亚等地设立了矿业学校;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相继开办了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学校。到18世纪20年代,40多个城市里开办了算术学校。由此可见,彼得一世改革
A.加强了俄国的中央集权
B.促进了俄国文化教育的发展
C.增强了俄国的军事实力
D.进一步强化了俄国的农奴制
1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国王不经议会许可,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建立共和制
C. 打击封建势力
D. 防止个人独裁专断
18、14世纪开始,英国开始出现梳毛工和纺毛工将买进的羊毛纺成毛线卖给织工制呢,商人收购呢绒拿去染色,然后装运出口。后来商人由流通领域直接插手生产过程:他们购买羊毛、工具、织机等生产资料,交给梳毛工、纺毛工和织工进行加工,产品归商人所有,生产者只领得一定的加工费(这种加工费实际上是工资)。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现在
A.西欧庄园
B.租地农场
C.手工工场
D.现代工厂
19、“华夫脱”是阿拉伯语“代表团”的音译,二十世纪初的华夫脱运动在埃及人民的积极支持下,迫使英国于1922年2月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当时“华夫脱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卡德纳斯
D.扎格鲁尔
20、下列相关搭配正确的是( )
A.图特摩斯三世、阿拉伯数字﹣﹣古代埃及
B.大禹、楔形文字﹣﹣古巴比伦
C.凯撒、种姓制度﹣﹣古代印度
D.伯里克利、民主政治﹣﹣古代希腊
21、17世纪英国共和国时期的“护国主”是________
22、英国的哈格里夫斯发明了“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被古希腊历史学家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的古文明是______。
(2)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______。
(3)“人的发现”体现了文艺复兴中的______思潮。
24、新航路开辟中,____的航行实际上已经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新航路开辟后,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____。
25、作为一个移民国家,19世纪20年代人口约为1000万,到1914年人口已超过1亿,这个移民国家是________。
26、(_____)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希腊神话特点(_____);古希腊哲学家(_____)提出原子论。
27、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是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8、请依据要求写出对应的内容。
(1)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2)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3)1868年日本开始的改革措施中被认为是最具有战略眼光的是( )。
29、下图人物是______。
30、【迁都改革・民族融合】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迁都____,推行汉化政策,顺应了民族大交融的历史趋势。
31、世界各国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请回答:
(1)古埃及在天文学上最突出的成就是什么?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历法的基础是什么?
(2)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德谟克利特提出了什么理论?创立逻辑学的学者是谁?
(3)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什么?
(4)如图所示绘画作品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运动什么精神?
32、实现近代化,是中国人民追求的主要目标。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过程充满艰辛,这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并解放思想的历程。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请分别解释“近代化”在经济、政治、思想上的含义。
(2)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
(3)结合当今中国的发展,说说中国近代化历程的探索史给了你哪些启示。
33、古罗马共和国是在什么时候建立的?其地理位置在哪儿?它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其颁布的《十二铜表法》有何影响?
34、2019年9月15日新华社发表了题为“在民主法治的道路上砥砺奋进”的报道,展现出“民主法治”更加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加显著的优越性。回顾世界古代史上民主法治历程,回答问题。
材料一 倘奴隶告其主人云:“你非吾之主人”,则此主人应证实其为自己的奴隶,而后其主人得割其耳。
材料二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握在多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
材料三 “罗马法律的演变时间轴”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它在人类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该文献维护的是哪个阶级的利益?
(2)据材料二指出“我们的政体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的依据。材料二中“多数人”主要指什么人?这一时期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
(3)试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三中①②两处所代表的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
(4)试据材料三的思维导图,谈谈你对罗马法及其形成的理解。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