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关键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一个学生的小论文里相继引用了出自某名著“暴力革命”“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等词汇和语句。据此可判断该论文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资本论》的影响
B.巴黎公社运动的成败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资本主义制度的衰亡
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称:“1863年1月1日起,……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此后,约20万黑人应征入伍,参与北方联邦军队,18万多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其中13万黑人来自南方叛乱各州,25万人担任联邦军队的后勤工作。材料主要说明宣言发表的作用是( )
A.使美国南北矛盾加剧
B.使黑人奴隶获得了土地
C.赢得了民心,补充了兵源
D.北方联邦军队都是黑人土兵组成的
3、“会议……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这是会议取得的一项最重大的成就。”这次会议的举办国是
A.印度
B.埃及
C.印度尼西亚
D.阿尔及利亚
4、我们获取历史信息,会有“事实的陈述”和“评论意见”。下列不属于“事实的陈述”的是( )
A.“遣徐巿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B.“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C.“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D.“(秦始皇)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5、有一首诗写道:“长征火箭破云端,力挽神州绽笑颜。轻吻蟾宫情已醉,科研项目梦犹欢。眼光凝聚十三亿,环宇逗留三十天,兄弟二人怀壮阔,东风一奏凯歌还。”诗中“环宇逗留三十天”主要得益于( )
A.生物工程技术
B.空间技术
C.新能源技术
D.原子能技术
6、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恒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王雷同学在学习美国历史时制作如下年代尺,①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独立宣言》发表
B.来克星顿枪声打响
C.约克镇战役
D.召开第二届大陆会议
8、某班级以话剧的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有一句台词是错误的,是( )
A.“我很苦恼,我爱上了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一个等级”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
9、19世纪六七十年代人类社会进入(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化时代 D.网络时代
10、下表显示的是苏联五年计划执行情况。导致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A.经济体制僵化
B.中苏关系破裂
C.欧共体的扩大
D.社会性质改变
11、如下图所示条款出自
…… 3、 施用各国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4、 不得因中国状况,乘机营谋特别权利,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并不得允许有害友邦安全之举动。 |
A.《凡尔赛条约》
B.《九国公约》
C.《雅尔塔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2、明朝时,手工业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下图所示明代青花扁壶手工艺品应出自的城市是
A.苏州
B.广州
C.景德镇
D.杭州
13、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国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对远东及世界局势产生了具体而深远的影响。材料叙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的( )
A.背景 B.目的 C.经过 D.意义
14、下列关于下图B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轮船、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B.19世纪70年代,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C.科学技术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内嫩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交通运输的发展
15、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和掠夺 B. 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C. 垄断组织的形成 D. 工业革命的进行
16、茅盾文学奖作品《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庭60多年兴衰历史。这个家庭信仰的宗教是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7、在某次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掩饰不住得意之色,说:“多亏了这个条约,对华‘门户开放’终于实现了。”下列对会议和条约叙述完全正确的是( )
A.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 B.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
C.华盛顿会议─《联合国家宣言》 D.雅尔塔会议─《对德和约》
18、如图是一组反映阿拉伯数字的人体艺术图片。这些优美造型所代表的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苏美尔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19、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列宁所说的“下一场战争”始于( )
A.苏德战争爆发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诺曼底登陆
D.偷袭珍珠港
20、“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作者是在抨击苏联的
A. 新经济政策
B. 农业集体化运动
C. 工业化运动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21、19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人类社会进入了“______”。
22、代表作:《_________》《最后的晚餐》等。
23、公元前46年,罗马统治者________进行历法改革,制定了一套新的历法,即________,从而奠定了今天广泛采用的公历的基础。
24、宗教是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也是一种信仰和文化。1世纪,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7世纪,诞生于阿拉伯半岛地区的宗教是________。
25、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标志_____________全面爆发。
26、欧洲中世纪流行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______,它既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生产单位,也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王国,享有行政权、司法权等权利;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______。
27、在新国王时代法老________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向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地跨亚非的大帝国)
2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共和国的权利落在了______为首的军队手中,议会尊其为“护国主”;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迎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______”。
29、以《权利法案》为基础,英国确立了____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地位;美国1787年宪法依据____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30、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_____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3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32、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有哪些?指出斯大林模式的特征及取得的成就。苏联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谈谈你对苏联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认识。
33、最早进行殖民的是哪两个国家?自诩为“日不落帝国”的是哪个国家?
34、科学技术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和国家前途命运。
【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科技推动社会】
材料二 18世纪和19世纪期间,人类摆脱了长期来自人口数量、食物供应、人类迁移以及经济产量等各方面的束缚。这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发展就是工业革命,而在工业革命当中,最为重要的突破就是人类对矿物燃料的利用。这一突破使人类的生存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据【美】约翰·R.麦克尼尔等著《麦克尼尔全球史:从史前到21世纪的人类网络》
【科技增强国力】
材料三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是由多种原因决定的。第一,美国开拓广袤无垠的西部,给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天然资息。……第二美国实行保护关税政策,对新兴工业起了保护作用。……第三,美国重视建立集体实验研究机构,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龚淑林《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郑材料
材料四 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经济腾飞的原因有以下四方面。第一,政治统一以及巩固统一的措施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第二,德意志民族的特性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相吻合,在发展大企业浪潮中成为重要助力。第三,帝国政府在经济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政府颁布专门法律,资助科学研究,颁布新的关税法,适时调整政策。第四、重视科技和教育。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并组建各种科研机构等。
——摘编自郑寅达主编《德国史》
(1)材料一中图一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如图的发明者是谁?白炽灯泡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使人类生存条件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具体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展开,人类社会进入什么时代?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作为新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从中获得哪些启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