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下图所示的现在国际通用的10个数字,改造并传人欧洲的是( )
A.波斯人
B.阿拉伯人
C.新罗人
D.印度人
2、下列历史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东北抗联的艰苦斗争
B.敌后战场的奋勇杀敌
C.中国远征军浴血奋战
D.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3、“在长期的移植过程中,日本对中国的任何东西都来之不拒:中国的经典、书法、建筑、制度和法律(唐律),推动日本进行改革。”7世纪后期的日本能看到的现象是
A.幕府将军掌握国家实权
B.郡的长官都由中央任免
C.奴隶在田间从事着劳动
D.允许农民自由买卖土地
4、“他是军事贵族和行政贵族,婆罗门思想的受众,他们拥有征收各种赋税的特权,主政军,负责守护婆罗门阶层生生世世。”这里的“他”当属古代印度社会中的
A.第一等级
B.第二等级
C.第三等级
D.第四等级
5、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在我很高兴的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对材料中“日出”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利于国家稳固
B.分权制衡,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
C.确定共和政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制定宪法,消除了种族歧视局限
6、“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其中“周制”指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7、1688年,英国议会拥戴威廉和玛丽为英国国王和女王,同时派代表将王冠连同《权利宣言》(《权利法案》的初稿)一起呈献给二人,并当面宣读,威廉和玛丽心照不宣地全部接受。这说明,英国议会制约国王的权力是以
A.武力手段
B.法律形式
C.谈判协商
D.全民投票
8、如下图所示,公元2世纪,它是发展进入黄金时期、版图达到最大的国家。这一时期人们生活中( )
A.全民信仰伊斯兰教 B.使用儒略历
C.基督教成为国教被人们普遍接受 D.受《罗马民法大全》的影响
9、世界三大宗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下列创始人与最晚诞生的宗教有关的是( )
A.汉谟拉比
B.穆罕默德
C.耶稣
D.乔达摩·悉达多
10、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在教皇居住的卡诺莎城堡外身披悔罪麻衣,在寒冷的雪地里站立了三天三夜,教皇最终同意接见他,这就是著名的“卡诺莎晋见”。.这一故事说明
A.德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集权国家
B.国王的权力依附于教皇的权力
C.西欧实行以土地为纽带的等级制
D.德皇与教皇矛盾从此彻底消除
11、上个世纪20年代,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是
A.凡尔赛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两极格局
12、促使古猿向人进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环境的变化 B. 劳动
C. 生产力的发展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13、列宁曾经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两个大国分别指的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德国 C.美国和日本 D.德国和中国
14、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提出进化论 C.创立相对论 D.发现了镭
15、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人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据此可知,罗斯福主张
A.解决就业问题是缓解经济危机的根本
B.解决民生问题是新政的首要举措
C.大力建设福利国家
D.社会保障举措和解决就业问题并举
16、“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这部著作是( )
A.《哈姆雷特》
B.《权利请愿书》
C.《和平法令》
D.《共产党宣言》
17、工业革命中,在动力机器的发明和利用上具有开创地位的是( )
A.哈格里夫斯
B.瓦特
C.富尔顿
D.史蒂芬孙
18、《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以__________文字刻在石柱上保存的( )
A.象形文字
B.阿拉伯文字
C.拉丁文
D.楔形文字
19、1871年3月18日,法国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共产主义者同盟
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
D.苏维埃政府
20、《全球通史》“……居于支配地位的统治机关是救国委员会。这个委员会以革命热情和热烈的爱国精神任免和罢免将军,鼓舞群众参加英勇的行动,实施对外政策,对无数的问题立法,并通过一个无情的恐怖统治时期来镇压反抗。”材料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
A.路易十六统治时期
B.第一次巴黎人民起义
C.罗伯斯庇尔掌权时期
D.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
21、冷战的发生
★含义 | 冷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____、____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
背景 |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____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并建立起以____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和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____体系,称霸的欲望十分强烈;美国认为它的制度和观念是最优越的,全世界都应该实行和它一样的制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的西部边界大大地向西推移。苏联还在____建立起与苏联类似的社会主义制度;苏联认为战争是资本主义垄断和竞争的产物 (3) 美、苏两国的国家战略的对立和____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 |
★表现 | 政治 | 1947年3月,____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 |
经济 |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____”,即马歇尔计划,企图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
22、对号入座(将序号填到适当的位置)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遣唐使来华 ③“交子”出现 ④郑和下西洋 /
⑤郑成功收复台湾 ⑥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⑦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⑧设立军机处
唐朝 宋朝_____________
明朝 清朝_____________
23、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总统是______。
24、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英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割_____给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7世纪中期在日本进行改革的天皇——
(2)伊斯兰教的创始人——
(3)文艺复兴的先驱——
(4)12世纪晚期在日本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26、船,劈波斩浪,促进人类不同地域、不同文明的交流,
(1)1519-1522年,________率领船队从西班牙起航,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2)从16世纪起,欧洲殖民者为补充劳动力,开始从________向美洲贩运黑人,史称“三角贸易”。
(3)1871年开始日本政府派岩仓具视使团乘船出访欧美,舰船搭载的动力机是________。
27、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见证。
(1)尼罗河流域古埃及人创造使用的古文字是 _____ _____。
(2)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古文字是 ______ _____。
(3)古代中国商朝人创造使用的古文字是 ______ ____。
28、拜占庭帝国的《罗马民法大全》由《___》《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组成,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29、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国际会议。
(1)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2)决定建立国际联盟
(3)决定成立联合国
30、俄国____________革命胜利后,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一个是___________,一个是 ___________ 。
31、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史上,出现过两个“黄金时代”:1850-1914年是第一个“黄金时代”,经济高速发展;1950-1973年是第二个“黄金时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4.9%。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美国财政部长福勒说:“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材料三 西欧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昔日的辉煌。
(1)材料一中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中“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说明在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分析这种地位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说说20世纪50-70年代西欧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32、近代殖民主义的开端是——
3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俄国和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世纪初期的哪次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19世纪中叶的哪次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19世纪中叶,威逼日本打开国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走上了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社会变革”是什么?
(3)俄日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有何相似之处?改革对两国有什么相同的作用?
(4)两国的改革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34、17-18世纪,英国、美国和法国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浪潮,推动了欧美向近代社会转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做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
——钱乘旦《各国现代化模式的比较》
材料二:爆发于18世纪末的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首先,两者都根源于同样的启蒙观念:自由、平等和正义;其次,两国在革命之初,曾经相互援助,互相鼓舞,许多法国将军和士兵曾参与了美国革命,美国政治家们也是乐意为法国政体设计出谋划策;再次,两者具有相同的革命目标,即建立一种以公共主权和大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政府。
——苏珊・邓思《姊妹革命——法国的闪电与美国的阳光》
材料三:拿破仑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大大加快了这一演变过程。蓬勃发展的文化、人民主权的宣布、浪漫主义的传播等都预示了民族主义的觉醒,拿破仑进行的领土调整和种种改革促进了这种觉醒。
——乔治·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材料一认为法国为什么要用暴力方式来克服封建王权?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是怎样“互相援助,互相鼓舞”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对近代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7-18世纪欧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