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检索,通过检索目录,可以明确历史阶段特征,把握内容主旨。读如图,第六单元的目录应该是
A.封建时代的亚洲
B.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扩张
2、一些埃及学家们把古埃及31个王朝划分成几个大的时期。他们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称为王国,如古王国、中王国、新王国;把国家分裂,政治混乱,经济衰败的时期称为中间期,如第一中间期、第二中间期、第三中间期。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他属于( )
A.古王国时代 B.中王国时代 C.新王国时代 D.第一中间期
3、世界三大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4、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哪里开始
A.城市 B.农村 C.国企 D.中央
5、罗马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曾与一个强大的商业帝国发生过布匿战争,这个强国是
A.波斯
B.迦太基
C.斯巴达
D.马其顿
6、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由此他们
A.测量尼罗河的水位
B.学会了制作木乃伊
C.开始进行集体耕种
D.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
7、通过图中箭头指向可看出下图反映的是
A.希波战争 B.罗马帝国扩张
C.佛教的传播 D.马可·波罗来华
8、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跌入深渊。”她说的“安全网”应指( )
A. 社会保障体系 B. 强化国防保障
C. 发展粮食生产 D. 劳动安全保护法
9、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 封建主直领地 B. 采邑 C. 封建庄园 D. 村庄
10、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理由是
A.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B.规模大、时间长、影响深远
C.担负了反封建反侵略的任务
D.贯彻平均主义的分配原则
11、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12、庄园的周围大多是林地、荒地等,全体佃户都可以按照规定共同使用这些土地。这些土地被称为
A.自留地
B.公用地
C.直领地
D.份地
13、中新社联合国2022年10月10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一委)正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中国代表团团长、裁军大使李松表示,当前国际安全以及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机制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严峻挑战。冷战结束30年了,但冷战思维仍是国际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21世纪仍然搞集团对抗的组织是( )
A.北约
B.华约
C.联合国
D.协约国
14、城市的初始概念包含“城”与“市”两个含义。其中“城”指城堡,具有防御功能,为防备野兽伤害及其他部落袭击而筑;“市”指市场,拥有商品交换的商业功能。随后,“城”与“市”的功能合二为一,逐渐形成了城市。下列关于西欧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②市民只能采用武力斗争的手段争取自治③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中取得“特许状”④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能够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 工业革命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珍妮纺纱机 C.汽船 D.火车
16、中古时期,在西欧一些地区盛行庄园经济,庄园中主要劳动者为
A.农奴
B.平民
C.奴隶
D.教士
17、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成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领主出租自营地,他们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
B.欧洲手工工场中出现的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
C.11世纪以后,欧洲各地开展垦殖运动,大量林地、荒地被开发
D.富裕农民、骑士、乡绅不断集中土地,逐渐控制乡村行政事务
18、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深刻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对其历史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开启近代化探索历程
C.开创完全意义上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标志中国沦为殖民地
19、下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
公元前3世纪统一了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64年——公元前146年进行布匿战争击败迦太基;公元前2世纪末取得了地中海霸权。 |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拜占庭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20、下面图示“?”处应该补充的内容是( )
A.地方控制的加强
B.思想控制的增强
C.选官制度的完善
D.中外交流的扩大
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法兰西第一帝国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
22、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对______发动了突然进攻,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l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突袭太平洋美军基地______,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2年的是二战的转折点,1945年9月2日,______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
23、图A人物_______________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图B人物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将法国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的所见所闻融入小说写作中,完成了一套名为_______________的小说集。
24、希腊神话影响广泛,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__________》是宝贵的文学遗产,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主要文献。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是长诗《__________》。
25、【成文法典】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
26、“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是抗倭英雄___________的愿望;“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是民族英雄__________的丰功伟绩。
27、罗马帝国建立的时间是年,美国建国的时间是年。
28、大学的兴起
兴起背景:______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_______、________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_____________也不断传入西欧。
29、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实施的时间是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年,重点发展___________。这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___________国变成了强盛的___________国,___________力量也大为加强。
30、1916年,德、法两国进行的____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因此,该战役有“绞肉机”“地狱”之称。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____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由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过渡的一次飞跃,它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间从哪一个国家首先发生的?
(2)这次工业革命在机器动力方面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
(3)第一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显著成就是什么?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
(2)废除黑人奴隶制度的美国总统:
(3)创作了《英雄交响曲》的德国作曲家:
(4)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领导者:
33、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上图反映了西欧的什么制度?
(2)简要说说该制度的特点?
34、对抗、结盟是传统国际关系的主要呈现形式,建立以合作共赢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国际关系代表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最后以同盟国战败而宣告结束。参加这场大战的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战火燃遍了欧、亚、非三大洲。双方军队共有840万人阵亡,另有2100万人受伤,大战中双方共支出军费2084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场“战争”是哪两个集团发动的?这场“战争”结束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材料二 “战役进行的约200天里,损失的德军及其仆从军队总数有150多万,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的消耗。对苏德战场,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产生了转折性质的巨大影响。”罗斯福在该战役结后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二判断这是哪个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次战争的两个军事集团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
材料四 这个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人类社会的时代之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赢得了世界的一片叫好,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的思想更是温暖了世界。
(3)根据材料指出材料三中的“世界新秩序”和材料四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实质区别?目前能体现人类共同命运的全球性政治和经济组织分别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